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8.智能温室内的绿色植物,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突然停止光照,此时下列物质的变化是(  )
A.叶绿体内$\frac{ADP}{ATP}$减小B.叶绿体内$\frac{{NADP}^{+}}{NADPH}$增大
C.叶绿体内$\frac{{C}_{3}}{{C}_{5}}$减少D.$\frac{{胞间CO}_{2}浓度}{{外界CO}_{2}浓度}$减小

分析 光合作用光反应中发生的物质变化主要有:2H2O$\stackrel{光解}{→}$4H++O2↑+2e,ADP+Pi+能量$\stackrel{酶}{→}$ATP,NADP++H++2e$\stackrel{酶}{→}$NADPH.
暗反应过程中发生的物质变化有:CO2+C5$\stackrel{酶}{→}$2C3,C3$→_{酶}^{ATP、NADPH}$(CH2O)+C5

解答 解:A、突然停止光照,光反应停止,导致光反应产生的ATP减少,而ADP的含量相对增多,因此叶绿体内$\frac{ADP}{ATP}$比值增大,A错误;
B、光反应生成的NADPH的含量减少,NADP+的含量就相对增多,因此叶绿体内$\frac{{NADP}^{+}}{NADPH}$比值增大,B正确;
C、突然停止光照,光反应停止,导致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减少,单位时间内C3的还原量减少,相对含量增加,C5的相对含量减少,因此$\frac{{C}_{3}}{{C}_{5}}$比值增大,C错误;
D、光反应停止后,导致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减少,抑制暗反应,因此叶绿体内CO2的固定减慢,导致$\frac{{胞间CO}_{2}浓度}{{外界CO}_{2}浓度}$比值增大,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以及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考生在分析时明确罩上黑布后光反应将立即停止,然后根据光反应中物质变化判断ATP和NADPH的含量变化,进而确定对二氧化碳固定的影响.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抗维生素D佝偻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该病属于(  )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D.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0.如图是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乙病不可能是显性遗传
B.5、Ⅱ6再生3个都不患甲病小孩的机率是$\frac{1}{64}$
C.若Ⅱ4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则Ⅱ1和Ⅱ2再生一个两病兼患孩子的概率为$\frac{1}{8}$
D.若Ⅱ4携带乙病致病基因,则Ⅲ4和Ⅲ5是纯合子的概率均为$\frac{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关于免疫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自身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抗原
B.浆细胞可产生免疫活性物质而T细胞不能
C.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的主要细胞是淋巴细胞
D.体液中的溶菌酶清除细菌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第二道防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各种微生物对氧的需求是不同的,研究组开展了氧对微生物的影响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含有LB固体培养基(刚配好,尚未凝固)的锥形瓶放入高压蒸汽灭菌锅,若在121℃条件下灭菌,则灭菌时间一般为15min,灭菌时间从达到规定压力开始.灭完菌后将锥形瓶取出,待温度下降到60℃(不烫手的温度)时,用酒精棉擦拭桌面和双手,在超净工作台的酒精灯火焰旁将锥形瓶中的LB培养基分装到一系列试管中,并做标记.
(2)当试管温度下降到40℃(培养基还是液态)时,用灭菌过的移液器吸取0.1mL的各类微生物悬液加到相
应试管中并封口,双手快速搓动试管,使菌种均匀分布于培养基内后迅速将封口的试管放置在低温条件下使培养基凝固.
(3)将上述试管放置于常温条件下培养48小时后观察实验结果,下图中表示果酒制作菌种的图是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枣庄第八中学东校区高一3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越野滑雪比赛时运动员的内环境稳态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运动员大量出汗导致血浆内抗利尿激素的含量降低

B.比赛中血糖含量降低时,胰高血糖素的含量升高

C.寒冷刺激引起下丘脑产生兴奋并分泌相关激素

D.内环境稳态调节过程中内分泌系统受神经系统的调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枣庄第八中学东校区高一3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以下各项中参与思维等神经活动的基本单位是 ( )

A.神经元 B.反射弧 C.大脑皮层 D.语言中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北京市东城区高三第二学期综合练习(一)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通过下列生物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在植物体细胞杂交中加入灭活的病毒诱导原生质体融合

B.在接种酵母菌的新鲜葡萄汁中通入无菌空气制作果酒

C.研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将酶和反应物分别保温后再混合

D.鉴定DNA时向DNA溶液中加入二苯胺摇匀后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四川省资阳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为研究棉花去棉铃(果实)后对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者选取至少具有10个棉铃的植株,去除不同比例棉铃,3天后测定叶片的CO2固定速率以及蔗糖和淀粉含量。结果如图。

(1)光合作用暗反应利用光反应产生的 ,在 中将CO2转化为单糖,进而形成淀粉和蔗糖。

(2)由图1可知,随着去除棉铃百分率的提高,叶片光合速率 。本实验中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植株的CO2固定速率相对值是

(3)由图2可知,去除棉铃后,植株叶片中 增加。由此可推测,叶片中光合产物的积累会 光合作用。

(4)一种验证上述推测的方法为:去除植株上的棉铃并对部分叶片遮光处理,使遮光叶片成为需要光合产物输入的器官,检测 (填“遮光的”或“未遮光的”)叶片的光合产物含量和光合速率。与只去除棉铃植株的叶片相比,若检测结果是 ,则支持上述推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