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动、植物激素的作用不同 | B. | 动、植物激素化学组成不同 | ||
C. | 动、植物细胞表面的激素受体不同 | D. | 动、植物激素的来源不同 |
分析 激素调节的特点:
1、微量和高效:激素在血液中含量很低,但却能产生显著生理效应,这是由于激素的作用被逐级放大的结果
2、通过体液运输:内分泌腺没有导管,所以激素扩散到体液中,由血液来运输.
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激素的作用具有特异性,它有选择性地作用于靶器官、靶腺体或靶细胞,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因此体内需要源源不断的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激素种类多、含量极微,既不组成细胞结构,也不提供能量,只起到调节生命活动的作用
儿童性早熟主要是性激素,它的化学本质是类固醇;生长素类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
因为植物激素(生长素)与儿童性激素是不同物质,其结构不同,功能也不同,故“激素水果”不会引起儿童性早熟.
解答 解:A、动、植物激素的作用相同,都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A错误;
B、动、植物激素化学组成不同,激素的化学本质是有机分子,不同的激素化学组成不同,童性早熟主要是性激素,它的化学本质是类固醇;生长素类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但不能说明儿童性早熟的原因,B错误;
C、激素与靶细胞表面的受体相结合,这种结合具有特异性,生长素在动物细胞表面没有相应的受体,故能说明“植物激素不会导致儿童性早熟”的直接原因,C正确;
D、动、植物激素的来源不同,植物激素无专门的分泌器官,由植物体的一定部位产生;动物激素由专门的内分泌腺分泌,如甲状腺、胰岛、性腺等.但不能说明儿童性早熟的原因,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动物、植物激素的作用和特点,主要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四川成都第七中高三4月8日测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使,能把某种调节的信息由内分泌细胞携带至靶细胞。下图 表示某高等动物激素的分泌及作用机制。请结合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激素①主要通过影响_________ 来调节生命活动。温度感受器受到寒冷刺激时, 就会出现 a→b→激素①分泌的现象,这体现了 激素分泌_______________的特点。人体内需要 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 平衡,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结构乙表示胰岛 A 细胞,激素②作用的靶 细胞主要是肝细胞,其引起的主要代谢变化是_______,产生的生理反应是_________。
(3)结构甲、乙、丙中具有神经传导和激素分泌双重功能的是__________。
(4)若激素①是甲状腺激素,在寒冷环境中能促进人体产热的调节过程是________(填图中字 母),同时人体皮肤减少散热的生理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请写出寒冷条件下皮肤立毛 肌收缩、起鸡皮疙瘩的反射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当环境温度降低时,血液中肾上腺素含量也会升高,促使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 为探究其调节模式,请完成以下实验方案设计:
①选取甲、乙、丙、丁四只 的实验狗。
②甲狗剪断支配肾上腺髓质的神经并结扎通向肾上腺的门静脉;乙狗 ;丙 狗 ;丁狗不做任何处理。(说明:垂体分泌的促激素通过门静脉进入肾上腺)
③将四只实验狗置于同一寒冷环境中 12 小时,每隔 2 小时测定一次血液中肾上腺素的含量, 分别记录其变化过程,对比分析。(说明:不考虑手术创伤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预期可能结果并分析结论:
a:若血液中肾上腺素的含量为丁=乙>丙=甲,其调节方式只为体液调节; b: ,其调节方式只为神经调节;
c:若血液中肾上腺素的含量为丁>乙>甲、丁>丙>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碳循环是指二氧化碳在甲与丙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 | |
B. | 乙在该生态系统中均处于第二营养级 | |
C. | 甲乙丙依次是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 |
D. | 生物X都具有细胞核,生物Y可能含有线粒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灰身 | 黑身 | 深黑身 | |
雌果蝇 | $\frac{3}{4}$ | $\frac{1}{4}$ | 0 |
雄果蝇 | $\frac{3}{4}$ | $\frac{1}{8}$ | $\frac{1}{8}$ |
A. | 果蝇体色中灰身对黑身为显性 | |
B. | 基因R、r中使黑身果蝇的体色加深的是基因r | |
C. | 亲代灰身雄果蝇的基因型为BBXrY | |
D. | F2中灰身雌果蝇中纯合子占的比例为$\frac{1}{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性状 | 花色 | 种皮颜色 | 子叶颜色 | 高度 | 子叶味道 |
所在染色体 | I | I | II | III | ? |
品系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性状 | 显性纯合 | 白花aa | 绿种皮bb 甜子叶cc | 黄子叶dd | 矮茎ee | 隐性纯合 |
A. | 若想通过观察花色进行基因分离定律的实验,可以选择亲本②与①杂交 | |
B. | 若想通过观察高度进行基因分离定律的实验,可以选择亲本⑤与④杂交 | |
C. | 若要进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验,可以选择亲本②与③杂交,也可以选择④与⑤杂交 | |
D. | 如要探究控制子叶颜色与子叶味道的基因是否位于同一染色体上,可以选择亲本③与④杂交,得F1种子,让其自交,若F2代中绿色非甜:绿色甜:黄色非甜:黄色甜=9:3:3:1,则控制子叶颜色和味道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性染色体 | 性别 | 育性 |
XXY | 雌性 | 可育 |
XO | 雄性 | 不育 |
XXX、OY | -- | 死亡 |
A. | 亲本雌果蝇产生XrY的卵细胞 | |
B. | F1中XRXrXr个体为红眼雌果蝇 | |
C. | F1中白眼雌果蝇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9条 | |
D. | F1中出现红眼雄果蝇的原因一定是初级卵母细胞中同源染色体未分开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γ分泌酶异常的原因可能是控制该酶合成的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 | |
B. | 淀粉样沉淀使突触数量减少可能导致已经形成的长期记忆丢失 | |
C. | 受体、载体和酶等膜蛋白均匀分布在细胞膜的两侧 | |
D. | APP水解产生的Aβ42肽中最多含有20种氨基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①②③都是黄色子叶 | B. | ③的子叶颜色与 F1 相同 | ||
C. | ①和②都是黄色子叶、③是绿色子叶 | D. | ①和②都是绿色子叶、③是黄色子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