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该实验结果通过标志重捕法获得 | |
B. | 除5号外,其他各监测点的葫产藓均呈“S”型增长 | |
C. | 该实验设置的自变量是污染物作用的时间和污染物浓度 | |
D. | 该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死亡数量的增加,各监测点的自然增长率逐渐下降 |
分析 根据曲线图分析,实验的自变量时污染物作用的时间和污染物浓度,自变量葫产藓的死亡率增加,另外在空气淸洁的采集地设罝了笫5号监测点,进行对照.
解答 解:A、调查葫芦藓的种群数量采用样方法,A错误;
B、除5号外,其他各监测点的葫产藓死亡的数量增加,说明种群数量在减少,B错误;
C、“从某化工厂到居民区每隔80米距离依次设置4个监测点”,距离越远,污染物的浓度越低,说明自变量为污染物浓度,另外曲线图中横坐标是时间,也属于自变量,C正确;
D、该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死亡数量的增加,但无法判断出生率,则自然增长率是否下降无法判断,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调查种群数量变化、种群数量变化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南校高一上10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甲图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象.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A.①比②的放大倍数大,③比④放大倍数小
B.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应选用③,同时提升镜筒
C.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调节顺序: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标本→转动细准焦螺旋
D.若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甲图中的组合一般是②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格里菲思实验证明了 DNA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 | |
B. | 格里菲思实验中肺炎双球菌R 型转化为S型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 |
C. | 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T2噬菌体的DNA是用32P直接标记的 | |
D. | 赫尔希和蔡斯实验证明了 DNA是T2噬菌体的主要遗传物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碱基组成相同的核苷酸不一定相同 | |
B. | 含有脱氧核糖的核酸为DNA | |
C. | 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 |
D. | 大肠杆菌和酵母菌体内所含的核酸的种类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具有单层膜的结构是⑤⑥ | B. | 原核细胞中也存在②③ | ||
C. | ⑤是细胞能量的主要来源 | D. | ⑥⑧在结构和功能上均没有联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若每代均自交得到F2,则F2中w基因的频率为$\frac{1}{2}$ | |
B. | 若每代均自交得到F2,则F2中正常植株所占比例为$\frac{1}{2}$ | |
C. | 若每代均自由交配得到F2,则F2中W基因的频率为$\frac{1}{2}$ | |
D. | 若每代均自由交配杂交得到F2,则F2中正常植株所占比例为$\frac{1}{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一上12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分析如图并回答:经数小时后,U形管A、B两处的液面会出现哪种情况(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期间小白鼠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忽略水蒸汽和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A.A处上升、B处下降 B.A、B两处都下降
C.A处下降、B处上升 D.A、B两处都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