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生物体新陈代谢的部分内容,据图回答。
(1)写出图中B表示的生理过程的名称: _____ 。
(2)硝化细菌、蓝藻合成有机物的方式分别是_______和_______ 。(填字母)
(3)硝化细菌、酵母菌分解有机物获得能量的方式分别是_______和________。(填字母)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3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甲、乙两个箱子中,放置了两种相同颜色的小球。若用此装置表示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 甲、乙箱子可分别表示雌、雄生殖器官,小球代表雌、雄配子
B. 从箱子中抓取小球的过程模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及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C. 甲、乙箱子中两种颜色的小球数目之比均为1:1,且两箱子中小球总数一定要相等
D. 每次抓取的彩球一定要放回原桶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山西省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基因工程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重组DNA技术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DNA连接酶
B. 所有的限制酶都只能识别同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C. 质粒是拟核或细胞核外中能够自主复制的很小的链状DNA分子
D. 只要目的基因进入了受体细胞就能成功实现表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天津市和平区高三第一次质量调查(一模)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糖原贮积病是由于遗传性糖代谢障碍,致使糖原在组织能过多沉积而引起的疾病,临床表现为低血糖等症状。下图1为人体糖代谢的部分途径:
(1)据图1可知,抑制葡萄糖激酶不仅制约糖原的合成,还会制约体内细胞的______________呼吸,使产能减少。
(2)Ⅰ型糖原贮积病是6-磷酸葡萄糖酶基因(E)突变所致。血糖浓度低时,正常人体分泌______ (激素)增加;给Ⅰ型糖原贮积病患者注射该激素______(能、不能)使血糖浓度恢复到正常水平。
Ⅰ型糖原贮积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图2为某家族此病遗传情况家系图,在正常人中,杂合子概率为1/150。若Ⅱ-3与表现型正常的男性结婚后生育一个孩子,则患病概率约为________。
(3)某新型糖原贮积病是由磷酸酶基因(D)突变引起,家系遗传图与图2一致。研究者合成了两种探针,能分别与正常基因和突变基因相应的DNA序列互补。利用探针对该病家系进行检测,结果如右图所示。
体外扩增DNA时,解链的方法是___________。结合图2和图3分析:该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I-1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天津市和平区高三第一次质量调查(一模)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某些物质的数量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和丙都可表示DNA的含量变化
B. 丙和丁都表示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
C. 乙中的I→J、丙中的N→O及丁中的R→S变化的原因相同
D. 乙可以表示染色体的数量变化,G→H变化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广东省广州市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平行班)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用含18O的葡萄糖跟踪有氧呼吸过程中的氧原子,18O的转移途径是( )。
A.葡萄糖→丙酮酸→水 B.葡萄糖→丙酮酸→氧
C.葡萄糖→氧→水 D.葡萄糖→丙酮酸→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广东省广州市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平行班)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以下哪项不是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共同点
A. 具有双层膜 B. 含有DNA C. 产生氧气 D. 产生AT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广东省广州市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平行班)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雨水过多时,农作物发生烂根现象,原因是( )
A.土壤中缺乏氧气,根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对根细胞有毒害作用
B.土壤中水分充足,微生物繁殖而引起烂根
C.土壤中有毒物质溶解到水中,使根遭到毒害
D.土壤因水涝温度低,使根受到低温损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实验中的实验器材或实验方法的使用,错误的是( )
A. 利用低倍镜可确认细胞染色体组数是否变化
B. 利用纸层析法观察四种光合色素的吸收光谱
C. 利用血细胞计数板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
D. 利用五点取样法调查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