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图甲中电表Ⅰ两端连在神经纤维同一点膜的内外两侧,电表Ⅱ两端均连在 膜外,图乙、图丙为电位变化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当兴奋从p 点传至R点的过程中,膜外电流方向与兴奋的传导方向相同
B.电表Ⅰ记录到①→②过程时,Q处膜内Na+的浓度逐渐升高
C.图乙中②→③电位变化对应于图甲中Q→R兴奋传导过程
D.在P点给予适当刺激后,电表Ⅱ电位变化波形与图丙基本相同
【答案】B
【解析】
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识图分析可知,图甲中电表Ⅰ两端连在神经纤维同一点膜的内外两侧,未受刺激时,Q点膜内外存在电位差,即静息电位,P点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以传至Q点,膜电位发生逆转,此时电表Ⅰ发生偏转,测到Q点的动作电位,而兴奋过后Q点恢复静息状态。当兴奋传至R点时,R点兴奋形成动作电位,电流表发生一次偏转,而后恢复静息状态,由于兴奋在突触间是单向传递的,因此兴奋不能由胞体传至下一个神经元的轴突。
图乙中:①→②过程表示动作电位的形成过程,该过程中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②→③表示恢复静息电位,该过程中K+外流,细胞膜上的钠离子通道关闭。
A、当兴奋从P点传至R点的过程中,即动作电位由p点传至R点,该过程中膜外电流方向与兴奋的传导方向相反,A错误;
B、电表Ⅰ记录到①→②过程时即Q点动作电位的形成过程,该过程中Q处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因此膜内Na+的浓度逐渐升高,B正确;
C、图乙中②→③电位变化即静息电位的恢复过程,说明此时Q点逐渐恢复静息状态,C错误;
D、电表Ⅱ记录到的电位变化是R点产生动作电位,后又恢复静息电位,而兴奋不能从胞体传递到轴突末梢,所以其波形与图乙基本相同,D错误。
故选B。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培育表达人乳铁蛋白的乳腺生物反应器的技术路线。图中分别表示:tetR为四环素抗性基因,ampR表示氨苄青霉索抗性基因,以及BamHⅠ、HindⅢ、SmaⅠ直线所示为三种限制酶的酶切位点。
据图回答:
(1)图中将人乳铁蛋白基因插入载体,需用____________限制酶同时酶切载体和人乳铁蛋白基因。能使人乳铁蛋白基因在乳腺细胞中特异性表达的调控序列是____________。过程①可采用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为检测人乳铁蛋白是否成功表达,可采用____________技术。
(2)过程②采用的生物技术是____________。在此之前,需要对代孕牛经过__________处理后,使之与供体的生理状况保持相同。如果对胚胎进行性别鉴定,可选用囊胚期的___________细胞进行鉴定。
(3)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其原理与细胞内DNA复制类似(如下图所示)。图中引物为单链DNA片段,它是子链合成延伸的基础。
①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时从理论上推测,第四轮循环产物中含有引物A的DNA片段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
②在第____________轮循环产物中开始出现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等长的DNA片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植物体内生长素含量较少,生产实践常用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类似物。某学校高二某班学习小组探究了激素类似物甲和激素类似物乙对微型扦插纸条生根和侧芽生长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1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甲和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分别是、。
(2)由图1的结果(填“能”或“不能”)判断0.5ìmol/L的激素类似物乙对生根的影响。
(3)由图1是否能说明激素类似物甲和激素类似物乙具有两重性。
(4)图2为激素类似物甲在X、Y和Z三种浓度下对微型月季茎段侧芽生长的影响,则:X浓度的甲对微型月季茎段侧芽生长具有作用。X浓度、Y浓度和Z浓度之间大小的关系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为某植物叶肉细胞中有关甲、乙两种细胞器的部分物质及能量代谢途径示意图(NADPH指[H],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可以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参与这一过程的两类色素为______________,其中大多数高等植物的_______________需在光照条件下合成。
(2)在甲发育形成过程中,细胞核编码的参与光反应中心的蛋白,在细胞质中合成后,转运到甲内,在__________(填场所)组装;核编码的 Rubisco(催化CO2固定的酶)小亚基转运到甲内,在_______(填场所)组装。
(3)甲输出的三碳糖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可被氧化为____________后进入乙,继而在乙的____(填场所)彻底氧化分解成CO2;甲中过多的还原能可通过物质转化,在细胞质中合成NADPH,NADPH中的能量最终可在乙的___________(填场所)转移到ATP中。
(4)乙产生的ATP被叶肉细胞利用时,不参与的代谢过程包括___________(填序号)。
①有丝分裂 ②内外物质运输 ③H2O裂解释放O2 ④酶的合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秀丽线虫是一种线形动物,多为雌雄同体,只有少数为雄性个体,繁殖能力强,后代数目多,是遗传学研究的模式生物。请根据以下两类秀丽线虫个体的特点回答问题:
雌雄同体(2n=12) 雄性个体(2n=11)
①两条X染色体:XX ①有一条X染色体:XO
②自体受精产生后代 ②产生的精子都能存活并能完成受精
③雌雄同体间不能杂交
(1)若要研究秀丽线虫的基因组,应检测_________条染色体的DNA序列。
(2)突变型雌雄同体()与野生型雄虫()做亲本混合培养。F1中秀丽线虫的基因型有______种;选出F1中的野生型个体进行培养,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
(3)若将野生型雌雄同体()与突变型雄虫()做亲本混合培养来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你认为是否合适?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Ⅱ型干扰素是效应T细胞分泌的一种淋巴因子,可用于治疗病毒感染和癌症。科学家将Ⅱ型干扰素基因与大肠杆菌的DNA分子进行了重组,成功地在大肠杆菌中得以表达。
(1)若用PCR技术扩增Ⅱ型干扰素基因,其前提条件是有一段______,以便根据这一序列合成引物。PCR过程需要经过多次循环,每一个循环包括:加热变形→冷却复性→加热延伸,其中冷却复性的目的是______,加热延伸过程中发生最主要的过程是______。
(2)已知限制酶Ⅰ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C—,限制酶Ⅱ的识别序列和切点—↓GATC—,Ⅱ型干扰素基因结构如图中所示。
①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过程中,用限制酶______切割质粒,用限制酶______切割目的基因。
②将得到的大肠杆菌涂布在一个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得到如图a所示的结果(圆点表示菌落),该结果说明能够生长的大肠杆菌中已导入了______。将灭菌绒布按到培养基a上,使绒布表面沾上菌落,然后将绒布按到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上培养,得到如图b所示的结果(圆圈表示与图a培养基上对照无菌落的位置)。与图b圆圈相对应的图a中的菌落表现型是______,这些大肠杆菌中导入了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我国某农场发展的桑基鱼塘生态农业模式图,请据此图回答以下问题:
(1)该图中,要想通过基因工程培养抗病桑树,用同种_____切割含有抗虫基因的DNA分子和运载体,再用_____连接,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桑树的叶肉细胞,再通过______技术将叶肉细胞培养成植株。
(2)该农场从国外引入几头良种猪,若想大量繁殖此良种猪,可采用________技术。该技术首先要对供体和受体进行_____处理,然后给供体猪注射激素,使其_____,从而获得更多的卵母细胞,然后培养至_____期,与经过____处理的精子进行体外受精,得到早期胚胎,移植到受体猪体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在人体中,基因 A 可以表达出某种特定蛋白(简称蛋白 A)。现欲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生产蛋白 A,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获取目的基因是实施基因工程的第一步,某同学想从基因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基因文库有基因组文库和部分基因文库,我们常用的 cDNA 文库属于上述_____文库。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实施基因工程的第二步也是基因工程的_____。下图 2 是三种不同的基因表达载体,图 1 是基因表达载体上 3 种限制内切酶的识别序列与切割位点,那么第一步中获取的目的基因应插入到基因表达载体的_____和_____之间。根据 3 种酶的识别序列与切割位点,图 2 中 3 种基因表达载体中最理想的是_____。
(3)大肠杆菌常常作为受体细胞,与真核生物相比,其优势是_____(答出两点即可)。若用家蚕作为表达基因 A 的受体,在噬菌体和昆虫病毒两种载体中,不选用噬菌体作为载体的原因是_____。
(4)若要检测基因 A 是否插入家蚕的 DNA 上,检测方法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将豌豆幼苗横放数小时后,将一段弯曲部位制成临时装片,观察到细胞大小如下图所示。检测到Ⅰ侧生长素的浓度低于Ⅱ侧(图中 · 表示生长素的分布状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部位是靠近尖端的分生区
B.该区段不可能取自根尖
C.Ⅱ侧可能是茎的近地侧
D.生长素在该区段未体现两重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