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将基因型为CcDdEE的水稻的花药通过无菌操作接入试管后,在一定条件下形成试管苗甲,对试管苗甲用秋水仙素处理得到植株乙.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愈伤组织是花粉细胞通过减数分裂后形成的不规则的细胞团
B、在愈伤组织的形成过程中,必须从培养基中获得水、无机盐和动物血清等物质
C、为促进花粉细胞分裂生长,需在培养基中加入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等植物激素
D、植株乙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有CDE、CdE、cDE、cdE
考点:植物培养的条件及过程,动物细胞与组织培养过程
专题:
分析:1、单倍体育种是植物育种手段之一.即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如花药离体培养等)诱导产生单倍体植株,再通过某种手段使染色体组加倍(如用秋水仙素处理),从而使植物恢复正常染色体数.单倍体育种的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且后代都是纯合子.
2、花药离体培养过程就是植物组织培养过程.植物组织培养过程是: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然后再分化生成根、芽,最终形成植物体.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解答: 解:A、愈伤组织是花粉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后形成的不规则的细胞团,A错误;
B、在愈伤组织的形成过程中,必须从培养基中获得水、无机盐和植物激素等物质,动物血清用于培养动物细胞,B错误;
C、为促进花粉细胞分裂生长,需在培养基中加入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等植物激素,C正确;
D、基因型为CcDdEE的水稻的花药离体培养形成试管苗甲基因型为CDE、CdE、cDE、cdE,用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数目加倍,则植株乙的基因型为CCDDEE、CCddEE、ccDDEE、ccddEE,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植物组织培养、单倍体育种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花药的离体培养、基因工程中的受体细胞的培养、植物体细胞杂交后杂种细胞的培养以及植物的大量快速繁殖都要用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光合作用中固定CO2的物质是(  )
A、三碳酸B、丙酮酸
C、RuBPD、三碳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水稻(基因型为AaBb)的花药通过无菌操作,接入试管,经过如下过程培育试管苗.以下选项中正确的是(  )
A、a:用花药离体培养法获得单倍体植株;      b: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愈伤组织;
c:培养基中至少应有乙烯和脱落酸;        d:试管苗的生长发育不需要光照
B、a:用花药离体培养法获得 二倍体植株;      b:通过减数分裂产生愈伤组织;
c:培养基中至少应有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d:试管苗的生长发育不需光照
C、a:用花药离体培养法获得单倍体植株;     b: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愈伤组织;
c:培养基中至少应有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d:试管苗的生长发育需要光照
D、a:用花药离体培养法获得二倍体植株;       b: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愈伤组织;
c:培养基中至少应有乙烯和脱落酸;         d:试管苗的生长发育需要光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孟德尔在分析生物性状时,由易到难,首先针对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情况进行研究
B、“假说-演绎法”的一般程序是:发现问题-提出假设-演绎推理-验证假说-总结规律
C、由F1高茎豌豆植株自交,F2出现了“3:1”,推测豌豆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这属于“演绎”过程
D、孟德尔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大量实验数据进行处理,从中找出规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科学研究过程一般包括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数据分析、提出结论等.在孟德尔探究遗传规律的过程中,使孟德尔发现问题的现象是(  )
A、具一对相对性状亲本杂交,F2表现型之比3:1
B、F1与隐性亲本测交,后代表现型之比1:1
C、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
D、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均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育种工作离不开相关的生物学知识,如图为某育种过程的流程图,则下列有关该育种过程所涉及的生物学原理的叙述恰当的是(  )
亲本甲×亲本乙
F1
花药
单倍体幼苗
纯合子植株
符合要求的植株.
A、过程②为减数分裂,涉及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B、过程③为花药离体培养,涉及的原理是植物体细胞具有全能性
C、过程④为染色体加倍,涉及的遗传学原理是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
D、该育种过程为单倍体育种,涉及的遗传学原理主要是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为使休眠状态的马铃薯块茎早发芽,以便早栽早收,用以处理块茎的植物激素是(  )
A、生长素B、脱落酸
C、赤霉素D、细胞分裂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从某地分离到能分泌淀粉酶的细菌,对此菌进行诱变,利用染色法筛选淀粉酶产量高的菌体.(染色法:染料和培养基中的淀粉发生颜色反应,当淀粉被菌体水解,培养基中会出现以菌落为中心的透明圈)
(1)实验材料:菌体悬液,紫外灯,添加
 
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培养皿等.
(2)实验过程及结果预期:
a.将菌体悬液稀释至适当浓度,平均分成甲、乙两组.
b.甲组用
 
的紫外线照射一定时间,乙组不做处理.
c.
 
接种至选择培养基上,在适宜的条件下恒温培养.
d.36小时后观察并测量相关数据.
e.若甲组中出现了淀粉酶产量高的菌体,其形成的菌落表现为
 
比乙组相应值的平均值大.
(3)甲组中会出现淀粉酶产量不同的菌体,此现象是由于紫外线的照射诱导发生
 
,体现了此变异的
 
特点.
(4)该细菌因没有
 
系统,其分泌淀粉酶与真核细胞蛋白质的分泌方式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某农场购买了一批生根粉准备用于某植物的批量扦插,说明书上没有注明该植物适宜的使用浓度,正确的使用方法是(  )
A、用高浓度,以保证生根
B、用低浓度,以降低成本
C、任选一种浓度进行扦插
D、先用不同浓度进行预实验,然后确定最适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