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表示细胞中各种化合物或主要元素占细胞鲜重的含量,以下按①②③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水、蛋白质、糖类、脂质;N、H、O、C
B.蛋白质、糖类、脂质、水;O、C、N、H
C.水、蛋白质、脂质、糖类;H、O、C、N
D.蛋白质、水、脂质、糖类;C、O、H、N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福建省福州市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查生物试题 题型:071
Ⅰ.某小组研究了温室中不同遮荫处理方式(温室自然光、一层遮阳网遮荫、二层遮阳网遮荫)对黄瓜光合作用的影响,从7∶00-17∶00对三者的光照强度进行测定,同一时间内,温室自然光>一层遮荫处理>两层遮荫处理。遮荫10天后选择生长状况相似的功能叶从7∶00-17∶00每隔2 h对胞间CO2浓度和净光合速率进行测定,测定结果如图所示。
(1)在9∶00-15∶00这段时间内,黄瓜叶肉细胞中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两种物质是__________,这两种物质生成量最多的遮荫处理方式是__________。
(2)在9∶00-15∶00这段时间内,两层遮荫处理中叶片细胞间CO2浓度最高,但光合作用对其利用并不充分,限制其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
(3)温室种植最有利于黄瓜生长的遮荫处理方式是__________。
Ⅱ.过氧化氢酶(CAT)是生物氧化过程中重要的抗氧化酶,能有效地清除各种活性氧基团,从而防止这些基团对细胞膜系统的损坏。CAT活性的变化可以灵敏地反映外界环境条件是否对植物细胞产生了压力。某研究小组为探究N、P对小麦幼苗CAT活性的影响,设计了以下实验:
将长势相同的小麦幼苗均分三组,分别放人缺N、P的完全培养液中连续培养10天、20天、30天,以正常完全营养液水培小麦为对照。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1)为了保持营养液的渗透平衡,缺失的离子都用其化等当量的盐分来替换。缺N时,KNO3、Ca(NO3)2用等当量的K2SO4、CaCl2替换,缺P时,Na2HPO4用等当量的NaCl来替换,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实验的__________变量。
(2)上图a、b、c三条折线中,表示在完全营养液培养的是__________。
(3)在缺N、P的完全培养液中培养的小麦枝叶干枯、含水量减少、衰老速度加快。写出题意背景下衰老细胞的两个主要特征__________。
(4)据图绘制在实验条件下叶片细胞中过氧化氢含量变化的示意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胚胎干细胞是从人体或哺乳动物的早期胚胎中分离出
来的一类细胞,其作用如图所示,a~d表示不同的细
胞,①~④表示有关过程。请据图回答:
(1)各种组织和细胞的形成需要经过细胞的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过程.
(2)自然条件下,造血干细胞不能发化形成皮肤、神经等
其他的组织和细胞的原因是:细胞中_______________
_______的结果.成熟的红细胞失去全能性的原因是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b、c、d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其形成是经过了____________的刺激。
(4)据图分析胚胎干细胞、骨髓造血干细胞和神经组织干细胞分化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甲表示某高等植物一个细胞内的几个生理过程(字母A~F表示物质名称),图乙表示该植物光合作用速率随光照强度变化而变化的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图甲的场所Ⅰ中发生的能量变化是__________ __________。
(2)场所Ⅱ是________,场所Ⅲ中的C进入相邻的场所Ⅰ,需穿过 层磷脂分子层。
(3)如果用放射性同位素对B示踪,若只考虑细胞内的变化,则放射性物质最先出现在______(填物质)中。
(4)场所Ⅰ、Ⅱ、Ⅲ都有不同的酶催化其化学反应,在人体细胞内不具有的酶包括 _。
(5)炎热的夏季中午③过程往往减弱的原因是 _。植物在生长季节, _(填序号)生理过程大量发生不利于增产。
A.光合作用 B.细胞呼吸
C.根系吸水 D.根系吸收矿质元素
(6)在图乙中a点时,此时段 (填“有”或“无”)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发生,原因是 。
(7)提取光合色素,进行纸层析分离,对该实验中各种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未见色素带,说明材料可能为黄化叶片
B.色素始终在滤纸上,是因为色素不溶于层析液
C.提取液呈绿色是由于含有叶绿素a和叶绿素b
D.胡萝卜素在滤纸最前方,是因为其在提取液中的溶解度最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