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和种群的关系是( )
A.不同的生物种群通过自然选择而形成同一物种
B.同一物种可以形成多种不同的种群
C.种群间的个体相互交配而形成同一物种
D.一个种群中可有一个或多个物种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湖北省枣阳市高三上学期开学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将3根离体神经纤维(枪乌贼的巨轴突)分别放置于盛有海水(A)等渗KCI溶液(B)等渗葡萄糖溶液(C)3个培养皿中。若都给予适宜的刺激,_______(填A、B、C编号)培养皿中的神经纤维可以产生神经冲动,原因是________。
(2)图为神经-肌肉链接示意图。C1、C2表示免疫细胞,黑点(●)表示神经元胞体,①~⑦表示神经纤维。按图示,肌肉受到刺激不由自主地收缩,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出现的顺序依次为_______(填①~⑦编号)。大脑感觉到肌肉受到刺激。其信号(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出现的顺序依次为______(填①~⑦编号)。
(3)重症肌无力是自身免疫病,多数患者的免疫系统误将自身肌肉细胞膜(突触后膜)上的神经遂质受体当作__________,产生的自身抗体攻击了此类神经遂质受体,从而神经冲动传递受阻,肌肉收缩无力。图中免疫细胞C2的名称为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海南省高一文下期末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白化病患者的白化症状是由于控制酪氨酸酶的基因异常而引起的,这一事实说明( )
A.基因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B.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C.控制生物体的性状与酶有关系,与基因没有关系;
D.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海南省高一文下期末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具有100个碱基对的一个DNA分子片段,内含60个腺嘌呤,如果连续复制2次,则需要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个
A.60 B.80 C.120 D.18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海南省高一理下期末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人类遗传病发病率逐年增高,相关遗传学研究备受关注,下图是患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和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据图回答:
(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假设Ⅱ1不是乙病基因的携带者,则乙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与显性基因的连续遗传比较,乙病的特点是呈______________。
(2)Ⅲ4基因型为__________。
(3)假设Ⅲ1与Ⅲ5结婚生了一个男孩,则该男孩患一种病的概率为________。
(4)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为了降低后代患病的概率,达到优生目的,应该采取的措施有: (至少举出两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海南省高一理下期末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其遗传方式不可能为( )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C.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D.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海南省高一理下期末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假定五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则杂交组合AaBBCcDDEe×AaBbCCddEe产生的子代中,有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四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所占的比率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贵州省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种花的花色种类多种多样,其中白色的不含花青素,深红色的含花青素最多,花青素含量的多少决定着花瓣颜色的深浅,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a,B和b)所控制;显性基因A和B可以使花青素含量增加,两者增加的量相等,并且可以累加。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作父本与一个基因型为AABb植株作母本杂交,下列关于子代植株描述正确的是 ( )
A.理论上可以产生三种表现型的后代
B.花色最浅的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
C.与母本表现相同的概率为1/8
D.与父本基因型不相同的概率为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黑龙江省高二上开学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小麦籽粒色泽由4对独立存在的基因(A和a、B和b、C和c、D和d)所控制,只要有一个显性基因存在就表现红色,只有全隐性才为白色。现有杂交实验:红粒×红粒--63红粒:1白粒,则其双亲基因型不可能的是( )
A.AabbCcDd×AabbCcDd
B.AaBbCcDd×AaBbccdd
C.AaBbCcDd×aaBbCcdd
D.AaBbccdd×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