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是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培育杂种植物的过程,其中①②是通过酶解法去除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的过程;③是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如聚乙二醇试剂)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过程;④是再生细胞壁形成杂种细胞的过程;⑤是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完整植株的过程.
解答 解:(1)进行植物体细胞杂交时,需用酶解法(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植物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在诱导原生质体融合时采用聚乙二醇作为诱导剂.
(2)杂种细胞形成的标志是杂种细胞再生出细胞壁,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的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3))①→④利用了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⑤过程利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其理论基础是细胞膜的流动性和细胞全能性.
(4)在⑤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除了提供水分、无机盐、糖类、维生素以及氨基酸外,还需要在培养基中加入植物激素,包括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5)若番茄是二倍体,马铃薯是四倍体,则杂种植株为异源六倍体.
故答案为:
(1)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聚乙二醇(或PEG)
(2)杂种细胞再生出细胞壁 高尔基体
(3)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细胞膜的流动性和细胞全能性
(4)植物激素
(5)异源六倍体
点评 本题结合番茄一马铃薯杂种植株的培育过程图解,考查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原理、过程及意义,能准确判断图中各过程的名称;识记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过程及条件,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四川省雅安市高三9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老鼠皮毛的颜色黄色对非黄色为显性(用A、a表示)正常耳朵对卷耳为显性(用T、t表示),控制该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且只要是毛色中的显性纯合在出生前全部死亡。请回答问题。
(1)若只考虑耳朵形状这一对相对性状:
①如何将正常耳朵的TT、Tt区分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TT与tt雌雄老鼠杂交得F1,F1中雌雄相互交配得F2,再将F2中所有正常耳进行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只考虑皮毛的颜色这一对相对性状,黄毛鼠种内杂交,后代表现型比为2∶1,则双亲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同时考虑两对相对性状
①基因型为AaTT和AaTt雌雄老鼠杂交,子一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现提供纯合的亲本若干,利用杂交方法能否培育出双杂合的后代?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江西省高三B部第三次周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同物种的细胞中①、②和③的种类均不同
B.a物质可能是氧气,b物质可能是葡萄糖
C.b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
D.细胞间的识别和细胞的癌变与②有密切的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河南濮阳油田教育中心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市统考模拟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根据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与普通水稻生态系统相比实现了能量多级利用
B.人工鱼塘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往往大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C.水产养殖业,为充分利用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应以食物链长的鱼类为养殖对象
D.营养级越高的生物种群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所获得的能量越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河南濮阳油田教育中心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市统考模拟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示意图,其中a、b和c表示人体内三种内分泌腺,①②③表示三种不同的激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表示垂体,b表示甲状腺,c表示下丘脑
B.激素③可作用于多种器官
C.血液中激素③水平降低会引起激素①分泌减少
D.幼年时激素②和③过少会导致成年后身体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经胚胎分割技术得到的后代之间具有一半不同的遗传物质 | |
B. | 受体母畜必须处于供体母畜同步发情时才能进行胚胎移植 | |
C. | 精子获能后才能完成与卵子的受精过程 | |
D. | 控制动物性别可使奶牛场获得更多的雌性牛犊以增加经济效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