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图是生物体内四种有机物的组成与功能关系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豌豆种子细胞中,物质A是葡萄糖,物质E是淀粉
B.相同质量的E和F彻底氧化分解,释放能量较多的是F,消耗氧较多的是E
C.物质C的种类约20种,G分子的多样性完全取决于C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
D.埃博拉病毒的物质H彻底水解后,产物是CO2和H2O
【答案】A
【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A是葡萄糖,E是多糖;B是甘油和脂肪酸,F是脂肪;C是氨基酸,G是蛋白质,D是核苷酸,H是核酸。
A、分析题图可知,E是大分子且是主要能源物质,E是多糖,A是其基本单位葡萄糖,豌豆种子细胞中,物质A是葡萄糖,物质E是淀粉,A正确;
B、分析题图可知,E是糖类,F是脂肪,相同质量的脂肪与糖类相比,脂肪中氢元素的含量相对较多,产生的还原氢较多,消耗较多的氧气,释放较多的能量,B错误;
C、分析题图可知,G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G是蛋白质,其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根据R基团不同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G分子的多样性与C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以及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有关,C错误;
D、分析题图可知,H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H是核酸,埃博拉病毒的核酸是RNA,彻底水解的产物是磷酸、核糖、碱基,D错误。
故选A。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某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A 是种气体,B、C、D、E 和 F表示生物成分。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箭头可以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
B.C处于第二营养级,是次级消费者
C.F-A 途径的增强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D.E是生产者,F能将有机碳分解为 CO2 释放到大气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将植物放在密闭透明的玻璃小室内,置于自然光下培养。假设玻璃小室内植物的生理状态与自然环境相同,一昼夜测得玻璃小室内CO2浓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植物在CF段时,光合作用速率小于呼吸作用速率
B.B点时,叶肉细胞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
C.植物在6~12时之间的光反应速率大于在12~l6时
D.经过24小时新陈代谢后,植物体内有机物含量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动物运动时,神经支配同侧肢体屈肌收缩活动和伸肌舒张活动协调进行。如图表示传入神经纤维的轴突末梢释放兴奋性递质,引起伸肌运动神经元兴奋和屈肌运动神经元抑制的机理。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屈肌和伸肌运动在神经纤维上均发生膜电位的反转
B.抑制性中间神经元上不能检测到膜电位的变化
C.抑制性中间神经元接受刺激释放抑制性化学递质
D.完成该反射活动的反射弧由三个神经元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秋冬季,为更有效利用秸秆内营养成分,在相对密封的塑料大棚内,建成秸秆生物反应堆如图。在耕作士上栽培番茄,然后每隔一段时间在生物反应堆上进行等距离“浇水---打孔透气”处理。一段时间后,测定相关指标,结果见下表。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指标 组别 | 棚内CO2浓度 | 地表温度 | 有效氧含量 | 有效磷含量 | 速效钾含量 | 微生物密度 | 害虫卵密度 | 番茄生物量 |
对照组 | 低 | 低 | 低 | 低 | 低 | 低 | 高 | 低 |
处理组 | 高 | 高 | 高 | 高 | 高 | 高 | 低 | 高 |
(1)在生物反应堆中加入牛粪,其主要目的是提供______________,以加速秸秆的降解。打孔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表中的__________须通过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进入番茄根尖细胞。
(3)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提高了番茄生物量。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表中可提高能量输入番茄的直接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降低番茄能量输出的直接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临床上用于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药主要成分是cAMP,它是ATP经过一系列转变而成,ATP也是生物体内最直接的能量来源,如图是ATP和cAMP的分子结构简式,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ATP水解供能时①、②、③之间的高能磷酸键都将断裂
B.ATP在细胞中能与ADP相互转化实现储能和放能,从而实现能量的循环利用
C.②和③之间的高能磷酸键断裂后所释放的能量主要以热能形式散失
D.水解①和②之间的高能磷酸键后的产物之一可作为RNA分子的合成原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人体免疫反应的部分过程示意图,其中①~④表示相关过程,甲~己表示细胞。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己都属于淋巴细胞,其中甲在骨髓中发育成熟,丁在胸腺中发育成熟
B.丙、丁都能分泌免疫活性物质,这些物质只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C.过程②④都具有特异性,过程④完成需要细胞膜上蛋白质的参与
D.乙与细胞内的mRNA种类有差异,二次免疫反应主要与戊密切相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植物的三个基因A、b、d分别控制①、②、③三种酶的合成,在三种酶的催化下可使一种无色物质经一系列转化变为紫色物质。基因A、B、D分别对基因a、b、d为完全显性。假设该生物体内紫色物质的合成必须由无色物质通过下面的途径转化而来(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以上信息可以看出,基因与生物性状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则基因型为AaBbDd的两个亲本杂交,出现紫色子代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
(3)如果要验证b、d两个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请写出选用的亲本(基因型)及简便的实验方案,并预测后代的性状分离比____________。
(4)如果A、a,B、b两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为图片,在没有突变、交叉互换的情况下,对基因型为AaBbDD的个体进行测交实验,后代的表现型及性状分离比为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普通小麦中有高杆抗病(TTRR)和矮杆易感病(ttrr)两个品种,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实验小组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
(1)A组用F1获得F2的方法是_____,F2矮杆抗病植株中不能稳定遗传的占____。
(2)A、B、C三组方法中,最不容易获得矮杆抗病小麦品种的是____组,原因是______。
(3)通过矮杆抗病Ⅱ获得矮杆抗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获得的矮杆抗病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占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