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5.对下列几项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给马铃薯叶片标记C6H1218O6,马铃薯块茎有可能产生含18O的C2H518OH
B.用H218O浇灌一密闭容器中的植物,给与一定光照,容器中可能有C18O2
C.小白鼠吸入18O2后最先出现含18O的物质是H218O
D.水稻标记14C6H12O6,则其根细胞在缺氧状态下有可能出现14C2H5OH

分析 同位素示踪法是利用放射性核素作为示踪剂对研究对象进行标记的微量分析方法,即把放射性同位素的原子添加到其他物质中去,让它们一起运动、迁移,再用放射性探测仪器进行追踪,就可知道放射性原子通过什么路径,运动到哪里了,是怎样分布的.如利用18O作为示踪原子研究细胞呼吸过程中物质的转变途径,揭示呼吸作用的机理.例如,用18O标记的氧气(18O2),生成的水全部有放射性,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无放射性,即18O→H218O.

解答 解:A、给马铃薯叶片提供C18O2,其经光合作用可以产生放射性的葡萄糖,葡萄糖可以参与马铃薯块茎的无氧呼吸,有可能产生含18O的乳酸,A错误;
B、用H218O浇灌一密闭容器中的植物,给与一定光照,放射性的水可以直接参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产生的二氧化碳中会有放射性,B正确;
C、小白鼠吸入18O2后会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因此最先出现含18O的物质是H218O,C正确;
D、水稻标记14C6H12O6,则其根细胞在缺氧状态下会进行无氧呼吸,因此有可能出现14C2H5OH,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以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实验为素材,考查细胞呼吸、光合作用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过程,能对各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需要注意的是C选项,需要从有氧呼吸三个阶段的反应着手考虑.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如图是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所示的过程为转录,该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在该过程中,DNA首先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将DNA分子中碱基对间的氢键断开,该过程称为解旋.然后在RNA聚合酶的催化作用下,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mRNA,m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共穿过了0层生物膜.
(2)图中②所示的过程为翻译,该过程发生在核糖体(细胞质)中.a表示tRNA分子,其共有61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科学研究发现,苹果含锌量高,而锌是形成与记忆力相关的蛋白质不可缺少的元素,儿童缺锌就会导致大脑发育不完善,记忆能力较弱.这说明无机盐离子(  )
A.能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B.对维持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
C.对维持细胞的形态有重要作用D.对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如图所示,图甲表示某大棚蔬菜叶肉细胞的部分结构和相关代谢情况,其中a-f代表O2或CO2.图乙表示该植物在一定的条件下,O2净产量(光合作用的O2产生量-呼吸作用的O2消耗量)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甲中,b可代表O2,物质b进入箭头所指的结构后与[H](或还原氢)结合.
(2)在适宜的条件下,若用CO2、H218O供给植物进行代谢,则甲图中的d所代表的物质应是18O2
(3)在图乙中,A点时叶肉细胞内能生成ATP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在N点后O2净产量的增长逐渐减慢并趋向平衡,其制约的内在和外在因素分别是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分子的数量或酶分子的数量(叶绿体的数量)、二氧化碳浓度(或温度).
(4)在图乙P点所处的状态时,叶绿体内ATP移动的方向是从类囊体薄膜到叶绿体基质(或从叶绿体基粒到叶绿体基质).A点状态时,可以发生图甲中的哪些过程(用图中字母表示)?ef;D点时发生(字母表示)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B.生物圈有多层次的自动调节能力,其基础是生物的多样性
C.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是指对生态平衡、生物圈稳态的调节功能
D.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个体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如图为苹果酒的发酵装置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发酵过程中酒精的产生速率越来越快
B.发酵过程中酵母种群呈“J”型增长
C.集气管中的气体都是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CO2
D.若发酵液表面出现菌膜,最可能原因是发酵瓶漏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分析如图中肝细胞与甲、乙、丙三种细胞外液的物质交换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如果甲中蛋白质含量偏低,将会出现组织水肿
B.NaHCO3可与乙中的乳酸反应,使乙pH稳定在7.35~7.45
C.甲、乙、丙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调节
D.乙中的葡萄糖通过甲进入肝细胞再被彻底氧化分解共需穿过3层磷脂双分子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酸奶是牛奶经过乳酸菌(主要是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发酵制成的.乳酸菌可将牛奶中的乳糖转化为乳酸,从而减轻某些人群的乳糖不耐受症状.请回答问题:
(1)为鉴别市售酸奶中的菌种,应该采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法,在固体培养基上进行接种,观察所获单菌落的特征.还要对菌落中的菌种进行涂片,并用显微镜进行进一步的观察和鉴定.
(2)实验前需要进行灭菌的是ab.
a.培养基   b.培养皿  c.恒温培养箱  d.实验者的双手  e.酸奶
(3)某同学在配制平板时加入CaCO3,从而成功筛选出高效产生乳酸的菌株,其筛选依据的原理是乳酸会与CaCO3反应形成透明圈,透明圈直径越大,产生乳酸能力越强.
(4)抗生素在现代畜牧业中的广泛应用,不可避免地造成牛奶中抗生素残留.若长期饮用含有抗生素的牛奶,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利用嗜热链球菌对抗生素的高敏感性,该生进行了如下实验:
将灭菌的滤纸圆片(直径8mm),分别浸润在不同处理的牛奶中一段时间后,放置在涂布了嗜热链球菌的平板上(如图),在37℃下培养24h,测量结果如表:
组别牛奶处理方法抑菌圈宽度(mm)
1含抗生素消毒鲜牛奶4.5
2不含抗生素消毒鲜牛奶0
3含抗生素鲜牛奶4.6
4不含抗生素鲜牛奶0
5待测奶样5.8
注:消毒方法为80℃水浴加热5min,然后冷却至37℃以下
通过3、4组实验可得出的结论为抗生素能够杀死嗜热链球菌,形成抑菌圈;通过1、3组实验可得出的结论为80℃水浴加热5min的消毒方法不会使牛奶中的抗生素减少或消除;第5组的实验结果表明,此待测奶样是否适合用于制作酸奶?不适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面关于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直接作用的是生物的基因,进而导致种群基因频率改变
B.不同种群基因频率改变能导致种群基因库的差别越来越大,但生物没有进化
C.地理隔离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D.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