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1表示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有关操作,图2是利用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酒精发酵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X溶液为 ,其作用是使 。
(2)图1中制备的凝胶珠用 洗涤后再转移到图2装置中。图2发酵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为了使
。
(3)在用海藻酸钠包埋酵母菌形成凝胶珠的过程中,加热溶解海藻酸钠时需注意用 加热,然后将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 后,加入酵母菌充分搅拌混合均匀。
(4)研究发现,固定化强度强的酵母颗粒发酵效果好,且稳定性高、使用寿命长。某机构利用上述装置,将2%、2.5%、3%的海藻酸钠分别利用2%、3%、4%的X溶液进行凝胶化处理,所得到的固定化酵母颗粒的强度及在28 ℃下发酵48 h后的酒精产量见下表:
海藻酸钠(%) | 2 | 2.5 | 3 | 2 | 2.5 | 3 | 2 | 2.5 | 3 |
X溶液(%) | 2 | 2 | 2 | 3 | 3 | 3 | 4 | 4 | 4 |
固定化强度 (g/30个) | 930 | 950 | 990 | 1 030 | 1 100 | 1 140 | 1 170 | 1 170 | 1 160 |
酒精量(%) | 6.7 | 6.5 | 6.5 | 6.7 | 6.4 | 6.2 | 6.7 | 6.4 | 6.3 |
可以看出,随着X溶液浓度的增加, 增加;凝胶固定化效果较好的海藻酸钠与X溶液浓度分别是 。
(1)CaCl2溶液 海藻酸钠形成凝胶珠 (2)蒸馏水 培养液与酵母菌充分接触
(3)小火(或间断) 冷却(至室温) (4)固定化强度 2%、4%
【解析】图1为固定化酵母细胞的步骤,X溶液为CaCl2溶液,作用是使胶体聚沉,即使海藻酸钠形成凝胶珠。图2为发酵过程,因是无氧呼吸,故搅拌的目的只是增加培养液与酵母菌的接触面,而不是增加溶氧量;溶解海藻酸钠时需注意用小火间断加热,然后将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冷却至室温后,加入酵母菌充分搅拌混合均匀,防止高温杀死酵母菌。表格分析可知随着X溶液浓度的增加,酵母细胞的固定化强度增加,固定化强度和产酒精量都较大的海藻酸钠与X溶液浓度分别是2%、4%。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高三生物一轮总复习备课资源包:专题21基因工程(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科学家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与某种细菌(不含抗生素抗性基因)的DNA分子进行重组,并成功地在该细菌中得以表达(如下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过程①所示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是 。
(2)细菌是理想的受体细胞,这是因为它
。
(3)质粒A与目的基因结合时,首先需要用 酶将质粒切开“缺口”,然后用 酶将质粒与目的基因“缝合”起来。
(4)若将细菌B先接种在含有 的培养基上能生长,说明该细菌中已经导入外源质粒,但不能说明外源质粒是否成功插入目的基因;若将细菌B再重新接种在含有 的培养基上不能生长,则说明细菌B中已经导入了插入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
(5)检测工程菌中的生长激素基因是否转录出mRNA和是否翻译出生长激素,可采用的技术分别是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高三生物一轮总复习备课资源包:专题1细胞的分子组成(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下列有关核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盐酸能加速甲基绿进入细胞,并有利于甲基绿与DNA结合
B.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部分原核生物遗传物质是RNA
C.DNA分子的每个脱氧核糖上均连接一个磷酸和一个含氮碱基
D.RNA病毒的遗传物质均能在宿主细胞中反向转录生成D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高三生物一轮总复习备课资源包:专题1细胞的分子组成(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人脑中有一种与人的痛觉和学习记忆有关的物质,叫脑啡肽,其分子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脑啡肽有一个氨基,两个羧基
B.脑啡肽水解可产生五种氨基酸
C.脑啡肽是五肽,含有四个肽键
D.脑啡肽具有复杂的空间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高三生物一轮总复习备课资源包:专题1细胞的分子组成(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胰岛素的A、B两条肽链是由一个基因编码的。下列有关胰岛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胰岛素基因的两条DNA单链分别编码A、B两条肽链
B.沸水浴加热之后,构成胰岛素的肽链充分伸展并断裂
C.胰岛素的功能取决于氨基酸的序列,与空间结构无关
D.核糖体合成的多肽链需经蛋白酶的作用形成胰岛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高三生物一轮总复习备课资源包:专题18酶的应用(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回答下列关于微生物和酶的问题。
环境污染物多聚联苯难以降解,研究发现联苯降解菌内的联苯水解酶是催化多聚联苯降解的关键酶。
(1)下列培养基中能有效分离联苯降解菌的是 ,原因是 。
A.培养基(g/L):某生长因子2.0,(NH4)2SO4 2.0,K2HPO4 3.0,MgSO4 1.0,pH 7.4,多聚联苯50 mL
B.培养基(g/L):牛肉膏10.0,蛋白胨20.0,葡萄糖20.0,NaCl 5.0,pH 7.4
C.培养基(g/L):某生长因子2.0,淀粉20.0,NH4NO3 2.5,MgCl2 0.5,K2HPO4 3.0,多聚联苯50 mL,pH 7.4
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的金属离子对联苯水解酶的活性有一定影响,结果见下表:
金属离子(mmol/L) | 联苯水解酶相对活性(%) |
对照组 | 100 |
Mn2+ | 123 |
Co2+ | 79 |
Mg2+ | 74 |
(2)①依据表中结果,金属离子 对该酶的活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金属离子对酶的活性有促进或抑制作用。可能的原因是 。
②通过酶工程可将联苯水解酶用于生产实践。酶工程通常包括酶的生产、 、酶的固定化和酶的应用等方面。酶固定化的好处是 。
③下图实线表示联苯水解酶催化的反应速率与酶浓度的关系,虚线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底物浓度增加一倍,反应速率与酶浓度的关系,能正确表示两者关系的是 。
④红球菌和假单孢菌都能降解多聚联苯,但研究发现以每克菌体计算,两种菌降解多聚联苯的能力有所不同,对此现象合理的假设是 或 。
点睛:本题综合考查有关微生物的培养和酶的固定和影响因素,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能力、理解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高三生物一轮总复习备课资源包:专题18酶的应用(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食品种类多,酸碱度范围广。生物兴趣小组拟探究在食品生产应用范围较广的蛋白酶,查阅相关文献,得知:
(1)pH对不同蛋白酶的活力影响有差异。据图可知, 更适宜作为食品添加剂,理由是 。蛋白酶的活力可用 的量来表示。
(2)该蛋白酶的提取工艺流程如下:
兴趣小组分别对酶保护剂浓度、提取液pH进行了探究实验。结果显示,酶保护剂浓度在0.02~0.06 mol/L范围内,酶活力较高;提取液pH在6.0~8.0范围内,酶活力较高。他们认为,要进一步提高粗酶制剂的酶活力,以达到最佳提取效果,还需对酶保护剂浓度和提取液pH进行优化,并确定以此为探究课题。请拟定该课题名称,设计实验结果记录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高三生物一轮总复习备课资源包:专题17微生物的利用(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微生物的培养或纯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微生物在培养前要先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再接种
B.培养液中溶氧量的变化会影响酵母菌的繁殖和代谢途径
C.分离自养型微生物的方法是用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
D.分离纯化微生物的常用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高三生物一轮总复习备课资源包:专题15种群和群落(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08年,在重庆武隆某地下洞穴的水体中发现了一种数量少、眼睛退化的“盲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盲鱼眼睛的退化是黑暗诱导基因突变的结果
B.种群密度是限制盲鱼种群增长的关键生态因素
C.洞内水体中溶解氧的增加将提高盲鱼种群的K值
D.盲鱼作为进化研究的材料体现生物多样性间接使用价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