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区分甲、乙两类细胞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

2)甲、乙两细胞结构相似之处为_________

3)如图一是在目镜为 10×,物镜也为 10×的显微镜下观察皮肤上皮细胞时的视野,图二是更换物镜后的视野,则更换的物镜应为________(放大倍数)。

4)细胞内的细胞质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不断地流动着,且多数呈环形流动。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一个细胞的细胞质沿逆时针方向流动,则实际的流动方向应是_____________

【答案】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两个细胞中均有细胞膜、细胞质以及核糖体等结构 40× 逆时针

【解析】

原核细胞在结构上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具膜细胞器,只含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并且通常具有细胞壁,细菌在结构上常常具有鞭毛。真核细胞通常具有细胞核和众多细胞器,动物细胞外层没有细胞壁。图甲为细菌,原核细胞,图乙是真核细胞。

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大的区别在于由于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由图示可以看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在结构上的共同点为细胞均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核糖体等结构。

3)根据题意,图一是在目镜为 10×、物镜也为 10×的显微镜下观察视野中可以看到一排细胞共有8个,图二只可以看到中间的2个,证明图二是在图一的基础上又放大了4倍,所以此时的物镜应该为40×

4)显微镜的成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虚像,所视野中观察到的为逆时针运动,经过上下、左右的颠倒后,运动的方向并不发生改变,还是逆时针运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为某生态系统部分碳循环示意图,其中①②代表相关生理过程,ⅠⅡⅢⅤ代表不同生物类群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V类群生物都属于异养型生物

B.图中体现的种间关系均为捕食关系

C.过程释放的能量可以通过过程进入生态系统

D.过程中交换的物质种类和能量形式均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干扰素是用于治疗病毒感染和癌症的免疫活性蛋白质,若人的干扰素基因在大肠杆菌内表达,产生的抗病毒性较低且保存困难,若将第17位的半胱氨酸改造为丝氨酸,则生产出的干扰素的抗病毒性是原来的100倍,且可在70℃条件下保存半年,下图是构建干扰素工程菌的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③过程将B导入大肠杆菌,需用____________对大肠杆菌进行处理,使其处于_________态。

2)要检测B是否导入大肠杆菌,将③过程后的大肠杆菌先接种于含_________的培养基上,然后将在该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接种在含_______的培养基上,在前者培养基上能生长而在后者培养基上不能生长的是导入B的工程菌。

3)基因工程自20世纪70年代兴起之后,在短短40年间得到了飞速发展,目前成为生物科学核心技术,在农牧业、工业、环境、能源和医药卫生等方面展示出美好的前景,据相关资料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上面是转基因抗冻番茄培育过程的部分示意图(ampr为抗氨苄青霉素基因),甲、乙表示相关结构或细胞。PstI酶和SmaI酶切割基因后将产生不同的黏性末端。图中甲代表的是____________,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取鱼的抗冻蛋白基因以避免目的基因末端发生任意连接,用此二酶切割质粒产生的DNA片段有____________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将从种植烟草的土壤里分离得到的尼古丁(C10H14N2)降解菌株SC接种到尼古丁培养基中,30℃摇床培养并定时取样,测定并计算发酵液中的尼古丁浓度和菌体浓度,得到的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分离SC时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或划线法

B. 培养36h时SC的数量为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C. 影响SC种群密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O2浓度和pH

D. 发酵液中的尼古丁为SC提供碳源和氮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不同物镜组合来观察某一细胞装片。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图甲所示。图乙是图甲中d条件下观察到的视野。如果不改变载玻片、光圈及反光镜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条件下比c条件下看到的细胞数多

B.a条件下视野的亮度比d条件下大

C.a条件下可能观察不到细胞

D.d条件转变为c条件观察时,应先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为探究膜的通透性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渗透装置,开始时烧杯内的液面和长颈漏斗内的液面相平。在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的过程中( )

A. 液面上升的速率先逐渐加快后逐渐减慢最终维持稳定

B. 水分子只能通过半透膜从清水向蔗糖溶液扩散

C. 当漏斗内液面保持不变时,水分子不再通过半透膜扩散

D. 当半透膜两侧水分子进出速率相等时,长颈漏斗内液面最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番茄营养丰富,是人们喜爱的一-类果蔬。普通番茄细胞中含有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控制细胞产生多聚半乳糖醛酸酶,该酶能破坏细胞壁,使番茄软化,不耐贮藏。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将- -种抗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导人番茄细胞,获得了抗软化番茄。下图是通过基因工程培育抗软化耐储藏番茄的过程及原理。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基因工程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目前采用最多的方法是_______,该方法中用到的载体是_______,目的基因需插人到该基因载体的_______上。

2)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必需的工具酶有_______

3)图中步骤①②使用的生物技术是_______,这种技术可保留番茄植株抗软化保鲜时间长的优良性状。

4)根据图中转基因番茄细胞中的信息传递过程,分析转基因番茄抗软化的原因:_______

5)培养转基因植物为避免外源基因通过花粉传播进人其他植物,可将外源基因导人_______(填细胞核细胞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为白菜甘蓝的培育流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用到的酶是胰蛋白酶和果胶酶,目的是除去细胞壁便于细胞融合

B.过程可用灭活的病毒促进细胞融合

C.过程无光,过程要给光,④⑤过程要改变培养基的成分比例

D.整个过程利用的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淀粉和蔗糖是西瓜叶片光合作用的两个主要末端产物。蔗糖是光合产物从叶片向各器官移动的主要形式,淀粉是一种暂贮形式。蔗糖从叶片中输出会减少叶肉细胞中淀粉的积累。淀粉和蔗糖生物合成的两条途径会竞争共同底物磷酸丙糖。磷酸转运器能将卡尔文循环产生的磷酸丙糖不断运到叶绿体外,同时将释放的Pi(无机磷酸)运回叶绿体基质,是调控磷酸丙糖运输的关键结构。

1)若磷酸转运器的活性受到抑制光合作用速率会降低。据图分析,导致光合作用速率降低的原因是叶绿体内磷酸丙糖、____________积累,抑制暗反应和____________积累,抑制光反应。

2)当Pi缺乏时,磷酸丙糖从叶绿体中输出____________(填增多减少),在农业生产上可以采取____________措施增加蔗糖的合成,从而增加西瓜产量。

3)某兴趣小组欲用适量的P2O5充当磷元素补充剂,在满足西瓜基本生长需要的两块沙质土壤上进行西瓜种植实验,探究磷元素是否会减少西瓜叶片中淀粉的积累,写出该探究实验的简要思路并预期结果(请设置两组实验,只考虑磷元素对磷酸转运器的影响)。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