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如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过程,其中甲、乙、丙、丁构成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箭头表示物质循环方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②过程不一定需要氧气的参与
B.该图也可以表示信息传递和能量流动
C.类群丙的无氧呼吸是产生大气中气体X的途径之一
D.增加图中甲的种类可使食物网变得更加复杂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过程,其中甲、乙、丙、丁构成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首先根据双向箭头可判断出乙是生产者;其次判断分解者,分解者除了一个箭头指向无机环境外,其他箭头都指进来,因此甲为分解者;其余均为消费者,即丙和丁均为消费者.图中①表示光合作用,②表示呼吸作用,③和④表示捕食关系.

解答 解:A、图中②表示生产者的呼吸作用,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其中无氧呼吸不需要氧气的参与,A正确;
B、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而能量只能单向流动,因此该图不能表示信息传递和能量流动,B错误;
C、由图可知,气体X为二氧化碳,类群乙为生产者,类群丙为消费者,其有氧呼吸可以产生二氧化碳,但是其无氧呼吸不能产生二氧化碳,C错误;
D、图中甲为分解者,不参与食物网的组成,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能根据图中箭头判断各生物成分的名称;识记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具体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属于种群数量的内源性调节因素的是(  )
A.温度B.领域行为C.湿度D.疾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下面是有关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请回答:
(1)食醋可用大米为原料经三步发酵来制作:
第一步:大米经蒸熟、冷却后加入淀粉酶,将原料中的淀粉分解成糊精,然后进一步分解成葡萄糖.
第二步:用酵母菌将葡萄糖转化成乙醇,这一发酵过程中,玻璃发酵瓶不应完全密闭的主要原因是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CO2,使瓶内压力升高而可能引起爆裂.
第三步:用醋酸杆菌将乙醇转化成乙酸,这一过程需要消耗(填“需要消耗”或“不需要消耗”)氧气.
(2)腐乳是豆腐经微生物发酵后制成的食品.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该发酵过程,其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毛霉,其产生的蛋白酶可将豆腐中的蛋白质水解为肽和氨基酸;其产生的脂肪酶能将豆腐中的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3)泡菜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多种酸,其中主要是乳酸(或有机酸),还有少量的亚硝酸.对亚硝酸盐的定量测定可以用(光电)比色法,因为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的反应产物能与N-1-萘基乙二胺偶联成玫瑰红色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如图曲线能够表示的是(  )
①植物茎的生长与生长素浓度之间的关系曲线
②在最适环境条件下工业乳酸发酵时,乳酸生成量与时间之间的关系
③草原上狼被大量捕杀后,鹿的数量变化曲线
④人体肌细胞内ATP产生量与O2供给量之间的关系曲线.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在一个桦尺蠖种群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个体性状由基因R、r控制,R对r为显性,其中,显性的个体占96%,隐形的个体占4%.基因R的基因频率为$\frac{4}{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通过询问家长或调查的方式,分析你所熟悉的环境(如田间、坡地、小树林、公园等)的生物多样性增减情况及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某生物有10对同源染色体,生殖细胞中的DNA含量约为7×109个脱氧核苷酸对,假设每个基因中平均含有脱氧核苷酸1.4×104个,则该生物的生殖细胞中,平均每个染色体含有的基因为(  )
A.1×105B.1×106C.1.4×1010D.2.8×10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当环境温度接近体温时,人体维持体温恒定的散热方式是(  )
A.蒸发B.传导C.辐射D.对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高二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09•海南)下列关于动物机体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递质和激素发挥作用后均失去活性

B.有些神经细胞可以分泌激素

C.神经细胞释放的乙酰胆碱需经血液运输发挥作用

D.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可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与于靶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