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5.科研小组以小鼠为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对照组一直饲喂普通饲料,实验组饲喂等量高糖高脂饲料,制造胰岛素抵抗糖尿病模型,然后再将实验组分为模型组与模型运动组(即加强运动),经过6周后,各组体重、血糖指标和脂肪细胞瘦素受体蛋白的含量见表.
 体重(g)瘦素(ng/ml)胰岛素(mIU/L)血糖(mmoI/L)瘦素受体蛋白(OD)
对照组 361.751.28 13.61 5.06 0.48 
模型组 436.60 7.9533.57 7.49  0.10
模型运动组 348.70 4.6225.69 5.77 0.28
注:瘦素是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可促进脂肪转化成葡萄糖,使体重下降.
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在正常机体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中,下丘脑通过神经系统分泌神经递质来控制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除此之外,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激素名称)对血糖调节也有重要作用.
(2)胰岛素抵抗模型组中小鼠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这可能与靶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含量减少有关.
(3)模型组中小鼠的瘦素含量高于对照组,但小鼠体重并未降低.据表分析,主要原因可能是模型组小鼠的瘦素受体蛋白含量少,瘦素的调节作用减弱,从而影响了脂肪的转化.

分析 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合成糖元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会减弱,结果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超过正常值,一部分血糖就会随尿排出体外,形成糖尿.糖尿是糖尿病的特征之一.

解答 解:(1)下丘脑血糖调节中枢,在正常机体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中,下丘脑是通过神经系统分泌神经递质 来控制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它们共同作用维持血糖平衡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发现,与对照组和模型运动型相比,模型组中血糖含量较高,但胰岛素含量较高,可能以胰岛素抵抗为主,这可能与靶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含量减少有关.
(3)模型组小鼠的瘦素受体蛋白含量少,瘦素的调节作用减弱,从而影响了脂肪的转化,因此模型组中小鼠的瘦素含量高于对照组,但小鼠体重并未降低.
故答案为:
(1)神经递质        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
(2)胰岛素受体
(3)模型组小鼠的瘦素受体蛋白含量少,瘦素的调节作用减弱,从而影响了脂肪的转化

点评 本题考查人体血糖调节及相关的探究实验,要求考生识记人体血糖调节的具体过程,掌握胰岛素作和胰高血糖素的具体作用;明确实验的目的,掌握探究实验的原则,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完善实验步骤并预测实验结果.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某遗传病是由控制氯离子通道蛋白合成的基因发生突变引起的,研究表明这些基因突变有的是显性突变,有的是隐性突变,此遗传病按照遗传方式可分为Ⅰ型和Ⅱ型,其中Ⅰ型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Ⅱ型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如图为其中一种类型的患病家族遗传系谱图,据此分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据图判断,该家族所患遗传病最可能是Ⅰ型
B.此遗传病的Ⅰ型和Ⅱ型致病基因与正常基因互为等位基因
C.一父母表现均正常的女性患者与Ⅲ-5婚配,后代可能不患病
D.突触后膜氯离子内流使得其所在的神经元更容易产生动作电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如图所示为小李同学建构的种群知识框架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①表示出生率或迁入率,⑤表示年龄组成.
(2)种群的“J”型曲线增长的条件是食物和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其数学模型:Nt=N0λt 中,λ值与增长率的关系是增长率=λ-1.
(3)利用方法⑦调査田鼠种群密度时,若一部分被标记的田鼠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偏大(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4)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了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从而降低该种群密度.这里运用的防治方法是生物防治(填“化学防治”、“生物防治”).
(5)在自然条件下,动植物在种群空间特征上差异较大,动物常常表现出集群分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蚯蚓是森林中的土壤动物之一,主要以植物的枯枝败叶为食.为探究蚯蚓对森林凋落物的作用,研究者做了如下实验.
(1)研究者选择4个树种的叶片做了不同处理,于6-9月进行了室外实验.每种叶片置于两个盆中,与土壤混合均匀,将数目相等的蚯蚓置于其中饲养,统计蚯蚓的食物消耗量,结果如表.单位体重蚯蚓日平均食物消耗量(mg/(g•d))
不同处理蒙古栎红松白桦
未分解叶2.445.944.797.30
半分解叶7.209.428.715.23
①为排除蚯蚓个体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所选择蚯蚓要生长状况基本一致.
②据表分析,蚯蚓对半分解叶的消耗量明显高于(或大于)未分解叶的消耗量;在不同叶片中,对杨的半分解叶最为喜好.
(2)依据上述实验分析,若在红松林和蒙古栎林中种植一些杨树,有利于增加蚯蚓的数量和种类,增加整个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或自我调节能力).
(3)用样方法调查盖森林中某种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时,图示是其中一个样方中该植物的分布情况(注:图中黑点表示该种植物),对该样方中该种植物进行计数时,应记录的结果是8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研究方法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单子叶植物、蚜虫、跳蝻等生物的种群密度都不适合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
B.经过一次捕捉的动物更难被重捕到,会导致标志重捕法计算出的结果偏小
C.密闭培养瓶中酵母菌的数量会呈“S”型增长,最终长期稳定在K值附近
D.标志重捕法调查得到的种群密度一般不是最精确的现实反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体细胞间隙液中的物质全部来自于血浆
B.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外局部电流方向相同
C.人体缺碘时,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减少
D.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可能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2016年4月6 日,墨西哥一名“三亲婴儿”诞生.婴儿的母亲(Fatimah)部分线粒体带有严重的基因缺陷,医学专家通过如图所示的操作获得了线粒体基因正常的早期胚胎,然后将胚胎移入母亲(Fatimah)的子宫内孕育,这个胚胎最终发育成了正常的婴儿.

(1)医学专家首先要给Fatimah和卵子捐献者注射促性腺激素,已获得足够数量的卵子.
(2)去除细胞核时普遍使用显微操作去核法.
(3)在体外受精前,需要对精子进行获能处理.体外受精后还需要将受精卵放入培养液中继续培养,以检查受精卵的发育能力.培养液的成分中,除一些无机盐和有机盐外,还有维生素、激素、氨基酸、核苷酸等营养成分,以及血清等物质.
(4)早期胚胎发育的过程大致为:受精卵→桑椹胚→囊胚→原肠胚.囊胚中的滋养层层细胞将发育成胎膜和胎盘.
(5)据图分析,该“三亲婴儿”中的三亲是指供核母亲(Fatimah)、(供精子)父亲、线粒体捐献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请回答下列有关生物及其技术的问题:
(1)在腐乳的制作过程中,有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酶.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2)平板划线法接种时,如果划线5个区域,灼烧接种环6次.
(3)某同学得到101、102、103倍稀释液计数的平均菌落数分别为760、269、16,则菌落总数为2.69×105个/mL(所用稀释液的体积为0.1mL).
(4)选择培养基能够“浓缩”所需微生物,“浓缩”的含义是适应本环境的微生物大量繁殖,不适应的微生物被抑制.
(5)萃取胡萝卜素的有机溶剂应该具有较高沸点.萃取时为了防止加热时有机溶剂挥发,还要在加热瓶口安装回流冷凝装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江苏省文创教育高三3月春季强化班调研测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根据下图,回答下列有关遗传的问题:

(1)图1是人类性染色体的差别部分和同源部分的模式图。有一种遗传病,仅由父亲传给儿子,不传给女儿,该致病基因位于图中的___________部分。

(2)图2是某家庭系谱图甲病属于_____________遗传病。从理论上讲,Ⅱ-2和Ⅱ-3的女儿都患乙病,儿子患乙病的几率是1/2,由此可见,乙病属于____________遗传病,其致病基因位于图1中的_________部分。

(3)若Ⅱ-2和Ⅱ-3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同时患两种病的几率是__________,这个孩子如果是个男孩,则其乙病的致病基因来自于Ⅰ中的_______。

(4)设该家系所在地区的人群中,每50个正常人当中有1个甲病基因携带者,Ⅱ-4与该地区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子结婚,则他们生育一个患甲病男孩的几率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