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3.通过光学显微镜的观察可发现,有丝分裂过程中丧失着丝粒的染色体断片不能向两极移动,游离于细胞核之外形成微核.为研究Cd2+能否诱导龙葵根尖细胞产生微核,将培养的龙葵幼苗分别用浓度为5μmol/L、20μmol/L、50μmol/L、100μmol/L的氯化镉溶液处理3d、5d,以完全营养液作对照(CK).取根尖制片观察,按“微核细胞率(%)=(微核细胞数/观察细胞数)×100%”统计微核细胞率,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
(1)染色体向两极移动发生在有丝分裂的后期.观察计数微核的最佳时期应是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
(2)微核的化学成分主要是DNA和蛋白质.
微核的形成可能引起生物体的变异,该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畸变.
(3)为了在显微镜下观察龙葵根尖细胞是否产生微核,实验中使用稀盐酸溶液的作用是能够使组织细胞相互分离,使用龙胆紫染液的作用是使染色体着色.
(4)据图中实验结果分析,你可得出的结论是(写出两条)
①浓度低于20 μmol/L的氯化镉溶液处理龙葵幼苗,统计所得龙葵根尖分裂细胞的微核细胞率为0;
②超过一定浓度后,氯化镉溶液浓度越大,处理时间越长,微核细胞率就越高.

分析 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DNA.微核的形成属于染色体变异,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制作洋葱根尖临时装片的过程: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分析表格:香烟焦油能诱导微核产生,且浓度越高诱导作用越强.

解答 解:(1)在有丝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向两极移动.由于有丝分裂的分裂期时核膜核仁解体,不能观察到细胞核,因此观察计数微核的最佳时期应是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
(2)微核就是丧失着丝粒的染色体,因此其的化学成分主要是DNA和蛋白质.微核的形成可能引起生物体的变异,该变异属于 染色体(结构)畸变.
(3)为了在显微镜下观察龙葵根尖细胞是否产生微核,实验中使用稀盐酸溶液的作用是能够使组织细胞相互分离,使用龙胆紫染液的作用是使染色体着色.
(4)根据曲线图分析可知,浓度低于20 μmol/L的氯化镉溶液处理龙葵幼苗,统计所得龙葵根尖分裂细胞的微核细胞率为0;超过一定浓度后,氯化镉溶液浓度越大,处理时间越长,微核细胞率就越高.
故答案为:
(1)后   间 
(2)DNA和蛋白质   染色体(结构)畸变 
(3)能够使组织细胞相互分离   使染色体着色 
(4)①浓度低于20 μmol/L的氯化镉溶液处理龙葵幼苗,统计所得龙葵根尖分裂细胞的微核细胞率为0
②超过一定浓度后,氯化镉溶液浓度越大,处理时间越长,微核细胞率就越高(其他答案合理也可)

点评 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及探究实验,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分析表格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现有甲、乙两种植株(均为二倍体纯种),其中甲种植株的光合作用能力高于乙种植株,但乙种植株很适宜在盐碱地种植.要利用甲、乙两种植株的各自优势,培育出高产、耐盐的植株,有多种生物技术手段可以利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种植株均能稳定遗传
B.甲乙两种植株可能具有相同的染色体数目
C.将乙种植株耐盐基因导入到甲种植株的受精卵中,可培育出目的植株
D.两种植株杂交后,得到的F1再利用单倍体育种技术可较快获得纯种的目的植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某雄性动物体细胞中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①与②、③与④,则其1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4个精子中,染色体组合可能为(  )
A.①③、①③、②④、②④B.①②、①②、③④、③④C.①②、③④、①④、②③D.①③、①④、②③、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有关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叙述正确的是(  )
A.用含有充足有机物的完全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
B.以自身DNA为模板合成子代噬菌体DNA,利用宿主菌的氨基酸合成子代噬菌体外壳
C.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同位素32P标记的一组中,上清液中放射性较强
D.能在宿主菌内以二分裂方式增殖,使该细菌裂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甲图是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模式示意图,乙图为突触的模式图.

(1)若甲图A模式中,内分泌腺为甲状腺,其分泌物直接受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的影响,而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又反过来抑制垂体的分泌活动,这种调节方式称为(负)反馈调节.
(2)如果人体大量失水,血浆渗透压将升高,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3)体温相对恒定是保证内环境稳定的一个重要前提.与体温调节直接相关的两种激素分别是甲状腺激素,肾上腺激素.
(4)C模式中神经元之间的联系可用乙图表示,在该结构中,信息的传递是单向的(双向或单向),因为⑤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 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如图是某细胞在某项生命活动前后几分钟生物膜面积的变化图.在此过程中最可能合成(  )
A.血红蛋白B.糖原
C.唾液淀粉酶D.参与需氧呼吸的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冬季长跑对强身健体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某高二学生根据教材所学内容作出如图的调节图,并设置了相关问题,以理解和掌握人体在运动中各项生理活动调节的知识,请分析回答:

(1)运动前,运动员适当减少衣物,冷空气刺激冷觉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到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神经分泌细胞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运输到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最终使运动员产热量增加,抵御寒冷.
(2)运动过程中,运动员大量出汗,血浆渗透压升高,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分,以维持血浆渗透压的相对稳定.
(3)运动时肌肉收缩消耗大量的能量,会导致运动员血糖浓度降低,这时胰岛 A 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的量增加,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量相对减少;两种激素共同调节以维持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
(4)据图可得出,人体生命活动是由神经-体液共同调节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是(  )
A.血浆和组织液B.血浆和淋巴
C.淋巴和组织液D.血浆、淋巴和组织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表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苹果汁-吡罗红染液-50~65℃水浴-溶液变紫
B.马铃薯汁-碘液-变蓝
C.花生子叶-苏丹Ⅳ染液-橘黄色
D.细胞核-只含DNA-甲基绿-绿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