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细胞内基因表达过程,其中④代表核糖体,⑤代表多肽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所示的生理过程在线粒体中也能发生
B.①链中(A+C)/(G+T)的比值与②链中的不同
C.以③为模板合成⑤时需要三种RNA参与
D.③上所含有的密码子均能在tRNA上找到相对应的反密码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研磨不充分,色素未能充分提取出来 | |
B. | 乙醇加入量太多,稀释了色素提取液 | |
C. | 乙醇加得太少,色素未提取出来 | |
D. | 未加CaCO3粉末,部分叶绿素已被破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省四校高三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患红绿色盲的某家族系谱图,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其中7号的致病基因来自
A.4号 B.3号 C.2号 D.1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安徽合肥一中等教研高三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群落和生态系统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A.样方法可用于植物种群密度和群落丰富度的调查,也可用于某些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
B.随群落演替的进行,群落内物种丰富度增大,光能利用率增加
C.行为信息只能在生物与生物之间传递
D.人工高产鱼塘生态系统,物质可以自给自足,但能量需不断输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安徽合肥一中等教研高三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育种以及相关原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培育无子番茄过程利用了多倍体育种的原理
B.可通过人工诱变后选择获得高产青霉素菌株
C.三倍体无子西瓜花粉可经培养得到单倍体但不育
D.通过杂交育种方法培育高产抗病小麦的原理是基因突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安徽合肥一中等教研高三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表示某高等植物体内的生理过程,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阶段Ⅰ生成的NADPH将作为还原剂参与二氧化碳的固定
B.能够在叶肉细胞生物膜上进行的生理过程有Ⅱ、Ⅲ
C.过程Ⅲ可为细胞内蛋白质合成提供动力
D.过程④⑤进行的场所分别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安徽合肥第八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神经、体液、免疫共同调节的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图甲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体调节免疫功能的信号分子有____________。科学研究表明:长期的焦虑、紧张等会导致机体T淋巴细胞活性下降,使机体不能有效地消灭感染的病毒和癌变的细胞,从而影响了免疫系统的______功能;另一方面,T淋巴细胞活性下降还会导致____________的分泌量减少,影响了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的过程,间接引起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低,使人体的免疫功能减弱。
(2)效应T细胞发挥免疫作用的原理如图乙,其中FasL蛋白又称死亡因子,其基因只在效应T细胞内表达,Fas蛋白又称死亡因子受体,其基因可在各种细胞内表达。人们推测,精神因素引起T细胞活性下降的原因之一是由于在T细胞分化为效应T细胞过程中____________基因的表达受到了影响,从而降低了对靶细胞的识别和结合能力。当HIV 刚进人体内感染T细胞时,表明其突破了人体的第______道防线,而在被HIV感染的T细胞中______基因表达增强,从而使该T细胞成为相应效应T细胞攻击的靶细胞,使人体最终丧失了几乎全部免疫力。
(3)图丙表示神经系统调节免疫反射弧中的一个突触结构。乙酰胆碱受体的离子通道既允许钠离子通过,也允许钾离子通过,当前膜释放的乙酰胆碱作用于后膜受体时,则膜两侧离子移动情况是___________,引起突触后膜兴奋。
(4)为研究钙离子对神经冲动的产生及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否必需,研究者做了以下两个实验:①利用水母荧光蛋白标记突触前神经元,直接观察到当兴奋传递到突触小体时先出现钙离子内流,之后引发______,释放神经递质;②将能迅速结合钙离子的药物BAPTA注入突触小体内,同时电刺激突触前神经元,若__________,则说明钙离子不影响突触前神经元产生神经冲动,但对于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是必需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安徽合肥第八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当人们参加强体力劳动大量出汗时,机体通过多项调节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其中包括
①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
②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
③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④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