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5.以新鲜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为材料,适宜条件下坐骨神经纤维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中,由于钠钾离子的流动造成的跨膜电流如图所示(内向电流是指正离子由细胞膜外向膜内流动,外向电流则相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段正离子内流需要消耗ATP
B.cd段正离子与Na+通道蛋白结合排出细胞
C.c点时坐骨神经纤维的膜电位大于0mV
D.f点后,腓肠肌的细胞膜不一定去极化

分析 分析曲线图可知,内向电流是指正离子由细胞膜外向膜内流动,为钠离子内流;外向电流是指正离子由细胞膜内向膜外流动,为钾离子外流.
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兴奋就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下去.

解答 解:A、ab段钠离子内流是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ATP,A错误;
B、cd段钾离子与K+通道蛋白结合排出细胞,B错误;
C、c点时坐骨神经纤维的膜电位大于0mV,C正确;
D、去极化是细胞膜两侧由极化变为电中性,故f点后,腓肠肌的细胞膜去极化,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以新鲜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为材料,考查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图中甲、乙两图是渗透装置示意图,丙图是根毛细胞示意图.请根据甲、乙、丙三图回答下列问题(甲图是发生渗透作用的初始状态,乙图是甲图发生了较长时间的渗透作用之后达到的平衡状态).

(1)甲图中 ①和②处溶液浓度的大小是①小于②(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乙图中①和②处溶液浓度的大小是 ①大于②(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2)丙图中⑦被称为原生质层,其在渗透系统中的作用类似于甲图中的③(填序号).某次施肥后,农作物出现了萎蔫现象,其原因是土壤溶液的浓度过高,影响了根毛细胞吸水.
(3)适宜浓度的蔗糖溶液和KNO3溶液,能使丙图所示的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自动复原的是KNO3溶液,这是因为K+和NO3-能通过原生质层被吸收,蔗糖分子则不能.
(4)葡萄糖由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并消耗能量,小肠上皮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属于主动运输的过程;小肠上皮细胞中的CO2浓度比血液中的高,CO2由小肠上皮细胞进入血液,驱动CO2运动的动力来自CO2浓度差(CO2浓度差、ATP的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如图表示人体某免疫过程,有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图中表示的是细胞免疫过程,细胞a是吞噬细胞
B.同种抗原再次进入人体,b能迅速增殖分化成c
C.图中d为抗体,且能分布到血浆中起免疫作用
D.人体内结核杆菌的淸除不仅仅需要上述免疫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根据血糖得到来源和去路,回答下列问题:

(1)健康人空腹时,血糖的来源是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此时,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加.
(2)健康人进餐后,血糖浓度有小幅度的增加,然后恢复到餐前水平.在此过程中,血液中胰岛素浓度的相应变化是先增加后减少.胰岛素从胰岛B细胞释放到细胞外的运输方式是胞吐.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胰岛素可引起骨骼肌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其意义是加速骨骼肌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储存,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3)脂肪细胞是(填“是”或“不是”)胰岛素作用的靶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科学家用含有14C的二氧化碳来追踪光合作用中的碳原子,这种碳原子的转移途径是(  )
A.二氧化碳→五碳化合物→糖类B.二氧化碳→三碳化合物→糖类
C.二氧化碳→乙醇→糖类D.二氧化碳→叶绿素→糖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有关细胞全能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克隆羊的诞生证明了动物细胞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B.动物体内的细胞由于细胞分化导致全能性不能实现
C.卵细胞与受精卵一样,细胞未分化,全能性最高
D.植物细胞离体培养在一定条件下能表现出全能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在小麦地里施用一定浓度的2,4-D能除掉双子叶杂草,而小麦影响,对此现象的错误解释是(  )
A.小麦对2,4-D的敏感性差
B.2,4-D对小麦的生长无作用
C.双子叶杂草对2,4-D的敏感性强
D.同一浓度的2,4-D对小麦和杂草的作用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殉有关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选择了肺炎双球菌的菌落特征作为因变量观察指标
B.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给小鼠注射活的S型菌的DNA,小鼠即会患败血症死亡
C.格里菲斯之所以无法确定转化因子的具体成分,是因为要达到该目的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无法得到技术支持
D.如果用酶解法去除S型菌的荚膜,其将转化成无毒的型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生物的多样性是指哪三个层次的多样性(  )
A.基因、染色体、细胞B.细胞、物种、生物圈
C.基因、物种、生态系统D.物种、种群、生态系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