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6.下列化合物与其功能相符的组合是(  )
A.蛋白质--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B.葡萄糖--细胞中的直接能源物质
C.脂肪--细胞中的主要能源物质
D.脱氧核糖核苷酸--细胞中的遗传物质

分析 核酸根据五碳糖不同分为DNA和RNA,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RNA是RNA病毒的遗传物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和体现者.

解答 解:A、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A正确.
B、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又被称为“生命的燃料”,B错误;
C、脂肪--细胞中的主要储能物质,C错误;
D、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的知识点是糖类、蛋白质、脂质、核酸的功能,对于糖类、蛋白质、核酸的功能记忆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为研究细胞分裂素的生理作用,研究者将菜豆幼苗制成的插条插入蒸馏水中(图1),对插条的处理方法及结果见图2.

(1)细胞分裂素是一种植物激素.它是由植物体的特定部位产生,再被运输到作用部位,对生长发育起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
(2)制备插条时除去根系和幼芽的主要目的是减少内源激素的干扰,插条插在蒸馏水中而不是营养液中培养的原因是外来营养物质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
(3)从图2中可知,对插条进行的实验处理包括用细胞分裂素分别处理A、B叶片、不同插条上去除不同数目的A叶.
(4)在实验Ⅰ中,对A叶进行实验处理,导致B叶生长受抑制.该实验的对照处理是用蒸馏水同样处理A叶.
(5)实验Ⅲ、Ⅳ的结果表明,B叶的生长与A叶的关系是:A叶数量越少,B叶生长越慢.
(6)研究者推测“细胞分裂素能够引起营养物质向细胞分裂素所在部位运输”.为证明此推测,用图1所示插条去除B叶后进行实验,实验组应选择的操作最少包括a、e、g(填选项字母).
a.用细胞分裂素溶液涂抹A1叶b.用细胞分裂素溶液涂抹A2叶
c.用14C-淀粉溶液涂抹A1叶d.用14C-淀粉溶液涂抹A2叶
e.用14C-氨基酸溶液涂抹A2叶f.用14C-细胞分裂素溶液涂抹A2叶
g.检测A1叶的放射性强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关于生物可遗传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B.染色体变异仅能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
C.病毒、细菌和小鼠均可发生的变异是基因突变
D.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在光学显微镜下都可以观察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请回答生态系统的有关问题.
(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能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
(2)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渠道是食物链(网),流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除未被捕食的外,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热能)散失,一部分成为排出物、残枝败叶或残骸而不能进入下一营养级.
(3)桑基鱼塘生产方式:利用桑叶养蚕,蚕粪养鱼,塘泥肥桑.其设计理念是从人类所需出发,通过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生产效益.
(4)草原在遭到严重火灾或极度放牧后,恢复过程中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增加(先增加后稳定).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与间接价值相比,直接价值较小(“大”或“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在一个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光合作用过程的实验中,把含有放射性同位素(14C)的二氧化碳供给两组大豆植株的叶片,①植物A:一片位于植株较上位置的叶子;②植物B:一片位于植株较下位置的叶子.几小时后,分析两植株的各部分结构.表中数值为该植物器官中14C含量所占整株14C含量的百分比.得到结果,列在下表:
植物器官所含放射性碳量
植物A
(上部叶子被处理)
植物B
(下部叶子被处理)
处理过的叶子47.051.5
豆荚40.024.5
顶芽5.02.5
3.016.5
其他叶子1.01.0
4.04.0
(1)利用14C标记的CO2研究植物光合作用中暗反应,14C的转移途径是:14CO214C3→(14CH2O).
(2)由上表可知,14C被结合到光合作用生成的碳化合物中.这些碳化合物的主要目的地在豆荚里.
(3)通过表中的数据:植物A器官顶芽和植物B器官根放射性碳的含量,证明叶片在植株的位置与该叶制造的养料的目的地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科学发现与研究方法相一致的是(  )
①1866年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定律
②1903年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③1910年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④科学家获得不同形态的细胞器
⑤研究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
A.①假说-演绎法 ②类比推理法 ③类比推理法 ④差速离心法 ⑤对比实验法
B.①假说-演绎法 ②类比推理法 ③假说-演绎法 ④差速离心法 ⑤同位素标记法
C.①假说-演绎法 ②假说-演绎法 ③假说-演绎法 ④离心 ⑤对比实验法
D.①类比推理法 ②假说-演绎法 ③类比推理法 ④对比分析法 ⑤同位素标记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达尔文根据实验提出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后向下部传递了不均等的生长素
B.温特用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由一种叫吲哚乙酸(IAA)的物质引起的
C.植物体内产生的具有生长效应的物质除生长素(IAA)外,还有苯乙酸(PAA)、吲哚丁酸(IBA)、萘乙酸(NAA)等
D.有科学家用向日葵和萝卜进行实验,发现植物的向光生长可能是由于单侧光照射引起某些抑制生长的物质分布不均造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非洲爪蟾的卵黄原蛋白在肝脏中合成,经血液循环运输到卵巢,再进入卵母细胞.卵黄原蛋白进入卵母细胞的方式是(  )
A.扩散B.易化扩散C.主动转运D.胞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阅读下面的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甲:马铃薯是种植广泛的农作物,但病毒侵染后容易导致产量大幅度下降,培育脱毒和抗毒的马铃薯品种是提高产量的有效方法.
材料乙:最近,由于我国从美国进口大量转基因食品而引发了国民的关注和争论.网友们热议转基因食品可能带来的利弊.
材料丙: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污染日益严重,进而影响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导致很多城市出现雾霾天气,保证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1)若要通过转基因技术获得抗病毒的马铃薯植株,采用最多的方法是将病毒复制酶基因插入到农杆菌
中的Ti质粒的T-DNA上,构建出基因表达载体后,将其导入到马铃薯体细胞中,筛选出成功转化的马铃薯体细胞后,再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形成完整植株.马铃薯的分生区附近(或茎尖)含病毒极少或无病毒,因此可将此结构经人工培养获得脱毒苗.
(2)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争论主要集中在食物安全、生物安全和环境安全三个方面.
(3)一般来说,生态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与传统的工程相比具有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等特点.保证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体现了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
(4)胚胎移植是指将雌性动物的早期胚胎,或者通过体外受精及其他方式得到的胚胎,移植到同种的、生理状态相同的其他雌性动物的体内,使之继续发育为新个体的技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