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两个课外活动小组分别对酵母菌细胞呼吸作用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请分析作答:
(1)甲组想探究的问题是:酵母菌是否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均能产生CO2。现提供若干套实验装置,如图Ⅰ(A—D)所示:
①请根据实验目的选择装置序号,并按照实验的组装要求排序(装置可重复使用)。有氧条件下的装置序号依次是:__________。
②B瓶中澄清的石灰水还可用______________代替。
(2)乙组利用图Ⅱ所示装置(橡皮塞上的弯管为带有红色液滴的刻度玻璃管),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类型。
①若想达到实验目的,还必须设置______实验,该实验装置设计为(装置编号为Ⅲ):用____________代替10%NaOH溶液,其他条件与装置Ⅱ相同。
②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实验结论:
若装置Ⅱ的液滴向左移动,装置Ⅲ的液滴不移动,则酵母菌只进行__________。
若装置Ⅱ的液滴______移动,装置Ⅲ的液滴_____移动则酵母菌只进行__________;
若装置Ⅱ的液滴__ __移动,装置Ⅲ的液滴_____移动,则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答案】(1)①C—A—B(或C—B—A—B,) ②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
(2)①对照 等量的清水(或蒸馏水) ②有氧呼吸;
不移动,向右,无氧呼吸;向左 向右
【解析】(1)①在探究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时,检验产生的CO2可以用澄清的石灰水,在向装置中通入空气时,为排除空气中CO2对实验结果的干扰,需要先通过10%的NaOH溶液除去CO2,所以实验装置的顺序为C→A→B(或C→B→A→B);B瓶中澄清的石灰水还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代替.
(2)①遵循实验单一变量原则,装置Ⅲ除用等量清水代替氢氧化钠溶液外,其他设计与装置Ⅱ相同,②若②装置Ⅱ的液滴向左移动,装置Ⅲ的液滴不移动,则酵母菌只能进行有氧呼吸;
若装置Ⅱ的液滴不移动,装置Ⅲ的液滴向右移动,则酵母菌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若装置Ⅱ的液滴向左移动,装置Ⅲ的液滴向右移动,则酵母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不同培养基的具体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有
A. 碳源、磷酸盐和维生素
B. 氮源和维生素
C. 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
D. 碳元素、氧元素、氢元素、氮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水在细胞内以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形式存在
B. 冬季,植物体内结合水含量相对增加,抗寒能力提高
C. HIV病毒的核酸中一共含有8种核苷酸
D. 蓝藻细胞中有两种类型的核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水稻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为显性,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将一株高秆抗病的植株(甲)与另一株高秆易感病的植株(乙)杂交,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如果只研究茎秆高度的遗传,则图中表现型为高秆的个体中,纯合子的概率为1/2
B. 甲、乙两植株杂交产生的子代中有6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
C. 对甲植株进行测交,可得到能稳定遗传的矮秆抗病个体
D. 乙植株自交后代中符合生产要求的植株占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图l为某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代谢活动图解,其中①~⑤表示代谢过程,A~F表示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物质;图2为该植物在CO2浓度为0.03%、温度及其它条件适宜且恒定的情况下氧气释放速率曲线。回答有关问题:
(1)图1中,①过程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提取①过程中吸收光能的物质用到的常用溶剂是___________。
(2)在图2实验中测定呼吸速率的条件是________。
(3)图1中,代表有氧呼吸中产生[H]最多的场所是________(文字)。图2中b点对应的时刻,叶肉细胞产生的O2与它产生的CO2之间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
(4)图2中光照强度为6klx时(呼吸速率不变),每天14小时光照,经过一昼夜葡萄糖(假如有机物全为葡萄糖)积累的质量是________mg该绿色植物c点产生的O2 除在图1中移动的方向外,还有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生物体细胞内有2对同源染色体,以下关于图示叙说不正确的是( )
A. 甲、乙、丙均表示细胞处于分裂的后期 B. 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甲和乙
C. 在该生物的精巢里可以同时发现这3种细胞 D. 丙可以产生卵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人在发高烧时,常常不思饮食,其根本原因是( )
A. 消化道内的食物尚未消化
B. 发烧使胃肠蠕动减弱
C. 体内食物残渣排出受阻
D. 高烧使酶的活性减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