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7.下列关于细胞有丝分裂的描述有误的是(  )
A.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染色体不含染色单体
B.间期复制后,每个细胞有适度生长,蛋白质种类和数量不变
C.分裂前期和分裂中期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相同的
D.分裂前期和分裂中期的每个染色体都含有两个姐妹染色单体

分析 有丝分裂过程的特点:
分裂间期:可见核膜核仁,染色体的复制(DNA复制、蛋白质合成).
前期:染色体出现,散乱排布,纺锤体出现,核膜、核仁消失    (两失两现)
中期:染色体整齐的排在赤道板平面上                      (形数清晰赤道齐)
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                    (点裂数增向两级)
末期:染色体、纺锤体消失,核膜、核仁出现                (两现两失)

解答 解:A、分裂后期的细胞中由于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染色体不含染色单体,A正确;
B、间期复制后,每个细胞有适度生长,蛋白质种类和数量也发生了改变,B错误;
C、分裂前期和分裂中期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相同的,C正确;
D、分裂前期和分裂中期的每个染色体都含有两个姐妹染色单体,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有丝分裂的过程,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平时学习可善记口诀:前期:膜仁消失现两体,中期:形定数晰赤道齐,后期:点裂体增均两极,末期:两消两现重开始.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如图表示植物组织培养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②试管的培养基中含有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含有有机物
B.③试管中的细胞能进行减数分裂
C.调节④培养基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比例可诱导产生不同的植物器官
D.⑤植株根尖细胞的全能性比①植株根尖细胞的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美国科学家以实验鼠为对象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一种在医学临床中常见的化合物2-脱氧葡萄糖能够有效抑制癫痫发作.这将有助于开发出治疗癫痫的新药物.下列关于2-脱氧葡萄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2-脱氧葡萄糖的组成元素是C、H、O
B.2-脱氧葡萄糖是构成核酸的主要成分
C.2-脱氧葡萄糖经过开发有可能成为治疗癫痫的特效药
D.2-脱氧葡萄糖是一种糖类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某种野生型油菜存在一种突变体,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均低,其叶片呈现黄化色泽.野生型和突变体的成熟叶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及相关指标见下表.请分析并回答:
指标

类型
类胡萝卜素/叶绿素叶绿素a/b净光合速率
(μmolCO2•m-2•s-1
胞间CO2浓度
(μmolCO2•m-2•s-1
呼吸速率
(μmolCO2•m-2•s-1
野生型0.286.948.13210.864.07
突变体0.329.305.66239.073.60
(1)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分布于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欲分析色素种类,可用层析液(溶剂)分离叶片中的色素.
(2)据测定,突变体处于发育初期的叶片,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的比值为0.48,可以推测,叶绿素在色素组成中所占的比例随叶片发育逐渐增加.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中发生的改变可能抑制(促进/抑制)叶绿素a向叶绿素b的转化.
(3)野生型成熟叶片光合作用中,水光解的产物有H+、e、O2,三碳糖的组成元素有C、H、O、P,离开卡尔文循环的三碳糖大部分转变成蔗糖,供植物体所有细胞利用.
(4)野生型成熟叶片中叶绿体消耗CO2的速率比突变体高2.94μmolCO2•m-2•s-1
(5)进一步研究发现,野生型油菜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运向种子有两条代谢途径(见图).
已知基因与其反义基因分别转录出的RNA可相互结合,从而阻断该基因表达的翻译过程.结合已知并据图分析研究人员设计了PEPcase酶Ⅱ(酶)基因的反义基因,并将其导入野生型油菜从而抑制种子中该酶的合成,最终培育出产油率提高的油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番茄植株有无茸毛(A、a)和果实的颜色(B、b)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已知在茸毛的遗传中,某种纯合基因型的合子具有致死效应,不能完成胚的发育.有人做了如下三个番茄杂交实验:
实验1:有茸毛红果×有茸毛红果→有茸毛红果:无茸毛红果=2:1
实验2:有茸毛红果×无茸毛红果→有茸毛红果:有茸毛黄果:无茸毛红果:无茸毛黄果=3:1:3:1
实验3:甲番茄植株×乙番茄植株→有茸毛红果:有茸毛黄果:无茸毛红果:无茸毛黄果=2:2:1:1
实验4:有茸毛红果×有茸毛红果→有茸毛红果:有茸毛黄果:无茸毛红果:无茸毛黄果
(1)番茄的果实颜色性状中,黄果是隐性性状.致死受精卵的基因型是AA.
(2)实验1子代中的有茸毛红果番茄的基因型有AaBB、AaBb,欲进一步确认,最简便的方法是让子代中的有茸毛红果自交,看果实颜色性状是否发生性状分离.
(3)实验2中甲、乙两亲本植株的基因型依此是AaBb、aaBb.
(4)实验4产生的子代有4种表现型,理论上其比例应为6:2:3:1,共有6种基因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关于基因工程操作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培育转基因动物可选受精卵或离体的体细胞作为受体细胞
B.为了避免花粉传递给近缘作物,可将目的基因导入到植物细胞的叶绿体基因中
C.来源于不同生物的DNA能拼接成功是因为生物共用一套密码子
D.碱基和脱氧核糖的交替排列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有关“DNA粗提取”的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在鸡血细胞液中加入2mol/L的NaCl溶液获取核物质
B.在“析出DNA黏稠物”时,要缓缓加入蒸馏水,直至溶液中的黏稠物不在增多
C.在用酒精凝集DNA时,使用冷酒精,效果更佳
D.用玻璃棒搅拌时要沿一个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如图是人体特异性免疫的过程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过程,英文字母表示细胞),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参与②过程的细胞除了T细胞外,还有吞噬细胞,其作用是摄取、处理和呈递抗原.
(2)由图可知,b和c细胞均是由a细胞分化而来的,但它们成熟的部位不同,其中c细胞是在骨髓中发育成熟的.
(3)e和f都是记忆细胞细胞,发生③过程后,分别产生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细胞.
(4)图中的各种细胞的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是一样的,它们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是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5)汶川大地震后,灾区居民因饥饿、寒冷等原因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易受细菌感染,主要是进行图中所示的是细胞免疫过程.
(6)图中c形成g和f是免疫的效应阶段,而g中产生的物质称为抗体.
(7)g细胞的产物的合成是在核糖体中(写一种细胞器).
(8)e和f的作用是抗原再次刺激机体时,分别产生效应T细胞和浆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氨基丁酸(GABA)作为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分布的神经递质,在控制疼痛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请回答有关问题.

(1)GABA在突触前神经细胞内合成后,贮存在突触小泡内,以防止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当兴奋抵达神经末梢时,GABA释放,并与位于图中突触后膜上的GABA受体结合.该受体是膜上某些离子的通道.当GABA与受体结合后,通道开启,使某种阴离子内流,从而抑制突触后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产生.上述过程除了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外,还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如果用电生理微电泳方法将GABA溶液施加到离体神经细胞旁,可引起相同的生理效应,从而进一步证明GABA是一种抑制性的神经递质.
(2)释放的GABA可被体内氨基丁酸转氨酶降解而失活.研究发现癫痫病人体内GABA的量不正常,若将氨基丁酸转氨酶的抑制剂作为药物施用于病人,可缓解病情.这是由于抑制氨基丁酸转氨酶的活性,使GABA分解速率降低,从而可抑制癫痫病人异常兴奋的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