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曲线①表示初生演替 | B. | ①过程中BC段的生物多样性减少 | ||
C. | 曲线②表示次生演替 | D. | ②过程中生物群落总能量是不变的 |
分析 分析题图:群落演替分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①开始时物种丰富度较高,因此甲群落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如火灾后森林上进行的也是此时演替;②开始时物种丰富度为0,因此乙群落发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在适宜条件下,演替的最终结果是形成森林.
解答 解:A、①开始时物种丰富度较高,因此甲群落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A错误;
B、据图分析,①过程中BC段的生物多样性,B正确;
C、②开始时物种丰富度为0,因此乙群落发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C错误;
D、曲线②是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开始的演替,表示初生演替,在此过程中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增加,生物总能量的变化趋势是增大,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以曲线图为载体,考查群落演替的相关知识,考查考生分析曲线图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辽宁沈阳二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小鼠的繁殖能力强,相对性状明显,是常用的遗传实验材料,用小鼠进行遗传学实验,小鼠的弯曲尾(B)对正常尾(b)显性。遗传学家针对小鼠的尾形进行了相应的遗传实验。
实验一:
父本 | 母本 | 子一代 |
弯曲尾 | 正常尾 | 弯曲尾(♀):正常尾(♂)=1:1 |
实验二:遗传学家将一个 DNA 片段导入到子一代弯曲尾雌鼠的体细胞中,通过 DNA 重组和克隆技术获得一只转基因正常尾小鼠。
说明:①插入的 DNA 片段本身不控制具体的性状;②小鼠体内存在该 DNA 片段,B 基因不表达,即该DNA 片段和B 基因同时存在是表现为正常尾,b基因的表达不受该片段影响;③若小鼠的受精卵无控制尾形的基因(B、b),将导致胚胎致死。
请回答:
(1)由实验一可知,控制小鼠尾形的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子一代雄鼠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
(2)该转基因小鼠的育种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
(3)遗传学家认为该 DNA 片段插入到小鼠染色体上的位置有 4 种可能(见右图)。为确定具体的插入位置,进行了相应的杂交实验。(不考虑交叉互换)
实验方案:让该转基因正常尾小鼠与非转基因正常尾雄性小鼠杂交,统计子代的表现型种类及比例
结果与结论:
①若子代正常尾雌鼠:弯曲尾雌鼠:正常尾雄鼠:弯曲尾雄鼠=1:1:1:1,则该 DNA 片段的插入位置属于第 1 种可能性;
②若子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 DNA 片段的插入位置属于第 2 种可能性;
③若子代全为正常尾,且雌雄比例为1:1,则该 DNA 片段的插入位置属于第 3 种可能性;
④若子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 DNA 片段的插入位置属于第 4 种可能性。
(4)如上(3)题的第二种情况插入DNA方式中,插入的该DNA片段与控制尾形的基因在遗传过程中满足遗传基本规律中基因的_________________(填文字)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倍性 | 相对电渗率 | 叶绿素含量 (mg/每克叶片) | 气孔导度 (molH2O/m2•S) | 光和速率 (umolCO2/m2•S) | ||
-5℃ | 0℃ | 40℃ | ||||
2x | 245.50 | 232.43 | 65.03 | 2.21 | 0.011 | 0.373 |
3x | 143.47 | 111.57 | 129.80 | 4.68 | 0.017 | 1.537 |
4x | 221.67 | 214.03 | 71.50 | 4.02 | 0.063 | 3.41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池塘编号 | 捕食者数量/只 | 蝌蚪存活率/% | ||
甲 | 乙 | 丙 | ||
1 | 0 | 87 | 7 | 40 |
2 | 2 | 58 | 30 | 25 |
3 | 4 | 42 | 32 | 11 |
4 | 8 | 20 | 37 | 10 |
A. | 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 | |
B. | 无捕食者时蝌蚪的种间竞争可能导致乙消失 | |
C. | 蝌蚪的种间竞争结果可能受捕食者影响 | |
D. | 捕食者数量增加使乙可获得的资源减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个体甲发生了染色体的缺失,可能会影响个体的表现型 | |
B. | 个体乙发生了染色体倒位,减数分裂可能发生异常 | |
C. | 个体甲、乙发生的变异都会导致染色体基因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 | |
D. | 个体甲、乙发生的变异,在显微镜下都不能观察到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云南省毕业生3月统一检测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发生在常染色体上的变化,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该变异能通过显微镜观察到
B. 该变异发生在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之间
C. 该过程导致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
D. 该变异导致染色体上基因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云南省高三复习第一次统一检测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良好合理的饮食习惯是人体健康的保障。请回答下列问题:
(1)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人们在膳食选择中,应重视各类食物的合理搭配,从而保证
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蛋白质含量丰富的熟食较生食更易消化,原因是高温使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变得 ,容易被蛋白酶水解。
(2)正常人饭后,血液中明显增多的激素有 和 ,前者能促进胰腺分泌消化液,后者可降低血糖浓度。若摄取糖类过多而体力活动过少,就会导致体内多余的糖类 ,造成肥胖。
(3)若所吃食物过咸,会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 (填“升高”或“降低”),刺激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兴奋,使 产生渴觉。
(4)某些人群的免疫系统对高蛋白食物过于敏感,会引起 ,该种免疫系统功能的异常具有明显的 和个体差异,这类人群在饮食中应避免高蛋白膳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四川省德阳市高三二诊考试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甘油进人红细胞的速率取决于膜上载体的数量
B.核糖体组成成分与染色质相同
C.抗体合成旺盛的细胞,其高尔基体膜和细胞膜成分更新速率快
D.侧芽生长缓慢是因为侧芽细胞不能产生生长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辽宁抚顺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在发展的过程中生物总能量(A)和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B)的变化,下面是据图得出的几个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A.第10~20年是该生态系统向营养结构复杂化发展的时期
B.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在30~40年期间比20~30年期间强
C.从a点开始,曲线B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消费者数量不断增加
D.该生态系统在40~60年期间的生物种类比60~80年期间要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