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1.如图中的曲线①、②表示不同类型的群落演替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曲线①表示初生演替B.①过程中BC段的生物多样性减少
C.曲线②表示次生演替D.②过程中生物群落总能量是不变的

分析 分析题图:群落演替分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①开始时物种丰富度较高,因此甲群落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如火灾后森林上进行的也是此时演替;②开始时物种丰富度为0,因此乙群落发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在适宜条件下,演替的最终结果是形成森林.

解答 解:A、①开始时物种丰富度较高,因此甲群落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A错误;
B、据图分析,①过程中BC段的生物多样性,B正确;
C、②开始时物种丰富度为0,因此乙群落发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C错误;
D、曲线②是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开始的演替,表示初生演替,在此过程中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增加,生物总能量的变化趋势是增大,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以曲线图为载体,考查群落演替的相关知识,考查考生分析曲线图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辽宁沈阳二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小鼠的繁殖能力强,相对性状明显,是常用的遗传实验材料,用小鼠进行遗传学实验,小鼠的弯曲尾(B)对正常尾(b)显性。遗传学家针对小鼠的尾形进行了相应的遗传实验。

实验一:

父本

母本

子一代

弯曲尾

正常尾

弯曲尾(♀):正常尾(♂)=1:1

实验二:遗传学家将一个 DNA 片段导入到子一代弯曲尾雌鼠的体细胞中,通过 DNA 重组和克隆技术获得一只转基因正常尾小鼠。

说明:①插入的 DNA 片段本身不控制具体的性状;②小鼠体内存在该 DNA 片段,B 基因不表达,即该DNA 片段和B 基因同时存在是表现为正常尾,b基因的表达不受该片段影响;③若小鼠的受精卵无控制尾形的基因(B、b),将导致胚胎致死。

请回答:

(1)由实验一可知,控制小鼠尾形的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子一代雄鼠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

(2)该转基因小鼠的育种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

(3)遗传学家认为该 DNA 片段插入到小鼠染色体上的位置有 4 种可能(见右图)。为确定具体的插入位置,进行了相应的杂交实验。(不考虑交叉互换)

实验方案:让该转基因正常尾小鼠与非转基因正常尾雄性小鼠杂交,统计子代的表现型种类及比例

结果与结论:

①若子代正常尾雌鼠:弯曲尾雌鼠:正常尾雄鼠:弯曲尾雄鼠=1:1:1:1,则该 DNA 片段的插入位置属于第 1 种可能性;

②若子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 DNA 片段的插入位置属于第 2 种可能性;

③若子代全为正常尾,且雌雄比例为1:1,则该 DNA 片段的插入位置属于第 3 种可能性;

④若子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 DNA 片段的插入位置属于第 4 种可能性。

(4)如上(3)题的第二种情况插入DNA方式中,插入的该DNA片段与控制尾形的基因在遗传过程中满足遗传基本规律中基因的_________________(填文字)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杨桃是著名的岭南佳果.为研究二倍体和多倍体杨桃在抗逆性、光合作用速率等方面的生理特点,用温室内2年生、相同株高的二倍体(2x)、三倍体(3x)和四倍体(4x)杨桃,取相同部位的叶片进行相关测定:
①将叶片分别置于40℃、0℃和-5℃环境中处理24小时,经过一系列相同处理后,得到叶片浸出液,用电导率仪测定其相对电渗率,重复三次取平均值.
②用溶剂A提取相同质量叶片中色素,通过对比B段波长光的吸收率,计算叶绿素的含量.
③选择晴朗天气,用光合作用测定仪测定光合作用速率、气孔导度等数据,每组10个数据.得到结果如表:
倍性相对电渗率叶绿素含量
(mg/每克叶片)
气孔导度
(molH2O/m2•S)
光和速率
(umolCO2/m2•S)
-5℃0℃40℃
2x245.50232.4365.032.210.0110.373
3x143.47111.57129.804.680.0171.537
4x221.67214.0371.504.020.0633.411
请根据试题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杨桃属于二倍体,可以通过秋水仙素(或者低温)处理种子或幼苗得到四倍体.
(2)不同温度下的电渗率不同,反映出杨桃的耐寒性和耐热性,从表格可以看出,3x(或三倍体)(倍性)的杨桃更可以尝试向北方引种,为了提高结实率,与无籽西瓜结实原理类似,需要与2x(或二倍体)(倍性)的杨桃间种.
(3)测定叶绿素含量时,溶剂A可能是无水乙醇;为减小其他光合色素的干扰,B段波长选用红(颜色)光能使测定较为准确.
(4)四倍体杨桃的光合速率较高与叶绿素的含量较多和气孔导度较大有关,而三倍体杨桃的光合速率可能受暗反应(选填“光反应”、“暗反应”)的限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甲、乙、丙是食性相同的、不同种的蝌蚪,三者之间无相互捕食关系.某研究小组在 4 个条件相同的人工池塘中各放入 1200 只蝌蚪(甲、乙、丙各 400 只)和数量不等的同种捕食者,一段时间后,各池塘中 3 种蝌蚪的存活率如表:
池塘编号捕食者数量/只蝌蚪存活率/%
1087740
22583025
34423211
48203710
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
A.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
B.无捕食者时蝌蚪的种间竞争可能导致乙消失
C.蝌蚪的种间竞争结果可能受捕食者影响
D.捕食者数量增加使乙可获得的资源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如图是甲、乙两个体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中各有一条发生变异(字母表示染色体片段)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个体甲发生了染色体的缺失,可能会影响个体的表现型
B.个体乙发生了染色体倒位,减数分裂可能发生异常
C.个体甲、乙发生的变异都会导致染色体基因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
D.个体甲、乙发生的变异,在显微镜下都不能观察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云南省毕业生3月统一检测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发生在常染色体上的变化,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该变异能通过显微镜观察到

B. 该变异发生在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之间

C. 该过程导致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

D. 该变异导致染色体上基因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云南省高三复习第一次统一检测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良好合理的饮食习惯是人体健康的保障。请回答下列问题:

(1)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人们在膳食选择中,应重视各类食物的合理搭配,从而保证

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蛋白质含量丰富的熟食较生食更易消化,原因是高温使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变得 ,容易被蛋白酶水解。

(2)正常人饭后,血液中明显增多的激素有 ,前者能促进胰腺分泌消化液,后者可降低血糖浓度。若摄取糖类过多而体力活动过少,就会导致体内多余的糖类 ,造成肥胖。

(3)若所吃食物过咸,会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 (填“升高”或“降低”),刺激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兴奋,使 产生渴觉。

(4)某些人群的免疫系统对高蛋白食物过于敏感,会引起 ,该种免疫系统功能的异常具有明显的 和个体差异,这类人群在饮食中应避免高蛋白膳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四川省德阳市高三二诊考试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甘油进人红细胞的速率取决于膜上载体的数量

B.核糖体组成成分与染色质相同

C.抗体合成旺盛的细胞,其高尔基体膜和细胞膜成分更新速率快

D.侧芽生长缓慢是因为侧芽细胞不能产生生长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辽宁抚顺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在发展的过程中生物总能量(A)和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B)的变化,下面是据图得出的几个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A.第10~20年是该生态系统向营养结构复杂化发展的时期

B.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在30~40年期间比20~30年期间强

C.从a点开始,曲线B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消费者数量不断增加

D.该生态系统在40~60年期间的生物种类比60~80年期间要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