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8.美国科学家J ames  E Rothman,Randy W.Schekman以及德国科学家Thomas C Sudhof 由于发现了囊泡准确转运物质的调控机制,共同获得了2013年诺贝尔胜利学或医学奖.图甲表示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部分组成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其中COPI、COPⅡ是被膜小泡,可以介导蛋白质在A、B之间的运输;图乙是该细胞在抗体分泌前几种生物膜面积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囊泡是一种细胞结构,但由于其结构不固定,因而不能称之为细胞器,图甲细胞中,能产生囊泡的结构是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生物膜.
(2)图甲中溶酶体起源于高尔基体(填细胞器名称).除了图中所示的功能外,溶酶体还能够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以保持细胞的功能稳定.
(3)图甲中主要由于核膜的存在,说明其是真核细胞的部分结构.被膜小泡COPⅡ负责从[A]内质网(填细胞结构名称)向B运输“货物”.
(4)图甲细胞分泌出的蛋白质在人体内被运输到靶细胞时,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靶细胞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此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或“细胞识别”、“传递信息”)的功能.
(5)若要分离各种细胞器,需采用差速离心法法.
(6)请你根据“抗体分泌前几种生物膜面积的示意图”,在图乙中画出抗体分泌后几种生物膜面积.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表示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部分组成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其中题图中的甲是内质网、乙是高尔基体,COPⅠ、COPⅡ是被膜小泡,可以介导蛋白质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之间的运输(其中COPⅠ可以介导蛋白质由高尔基体运往内质网、COPⅡ可以介导蛋白质由内质网运往高尔基体).

解答 解:(1)图示细胞中,能产生囊泡的结构是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2)分析题图可知,溶酶体来源于高尔基体;溶酶体是消化的车间,能吞噬并杀死进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还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3)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在于含有核膜,COPⅡ被膜小泡负责从A内质网运输的B.
(4)囊泡与细胞膜融合过程反映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一定流动性,题图中分泌出的蛋白质在人体内被运输到靶细胞时,与靶细胞膜上受体(糖蛋白)结合,引起靶细胞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体现了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5)若要分离各种细胞器,需采用差速离心法.
(6)在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中,内质网粗加工后“出芽”形成囊泡,囊泡与高尔基体膜融合,这样内质网膜转化为高尔基体膜;高尔基体再加工后,也“出芽”形成囊泡,囊泡与细胞膜融合,这样高尔基体膜就转化为细胞膜.所以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中,内质网膜面积减少,细胞膜面积增多,高尔基体膜面积几乎不变,所以抗体分泌后几种生物膜面积的示意图如下:

故答案为:
(1)内质网
 (2)高尔基体   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3)核膜   内质网
(4)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或“细胞识别”、“传递信息”)
(5)差速离心法
(6)

点评 本题考查生物膜系统的相互转化,结构和功能,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利用题图反应的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关于显微镜操作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①对光时,阳光照在反光镜上,视野越亮越好  
②若转换高倍镜观察,需要先升高镜筒以免损坏镜头  
③使用完毕后,要用干布拭去载物台上的水和脏物  
④装箱之前,应下降镜筒,使物镜插入通光孔中  
⑤转换高倍镜之前,应将所观察物像移到视野中央.
A.①②③B.③⑤C.①②④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上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共同组成生物多样性
B.许多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间接价值
C.建立植物园、动物园等措施属于就地保护
D.禁止游人进入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地区,让生物自然繁衍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研究人员对珍珠贝(2n)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细胞中染色体形态、数目和分布进行了观察分析,图1为其细胞分裂一个时期的示意图(仅示部分染色体),图2中细胞类型是依据不同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数量关系而划分的.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细胞分裂的方式和时期是有丝分裂后期,它属于图2中类型a的细胞.
(2)若某细胞属于类型c,取自精巢,没有同源染色体,那么该细胞的名称是次级精母细胞.
(3)若类型b、d、e的细胞属于同一次减数分裂,那么三者出现的先后顺序是b、d、e.
(4)在图2的5种细胞类型中,一定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类型有a、b.
(5)着丝点分裂导致图2中一种细胞类型转变为另一种细胞类型,其转变的具体情况有b→ad→c(用图中字母和→表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如图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的氧浓度下O2吸收量和CO2生成量的变化,请据图回答:
(1)图中曲线QR区段CO2生成量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抑制了无氧呼吸释放CO2
(2)由纵轴、CO2生成量和O2吸收量共同围成的面积所代表的生物学含义是代表随着氧气浓度增加,无氧呼吸释放的CO2的总量.
(3)若图中的AB段与BC段的距离等长,说明此时有氧呼吸释放的CO2与无氧呼吸释放的CO2相比一样多(填一样多或更多、更少),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是无氧呼吸的$\frac{1}{3}$.
(4)在长途运输新鲜蔬菜时,常常向塑料袋中充入氮气,目的是抑制有氧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你认为氧浓度应调节到R点的对应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如图四图(虚线表示林中空地的光谱,实线表示零下的光谱)中,能反映阳光经上层叶片对光的吸收后,透到林下的光波组成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下列不能反映该特点的是(  )
A.变形虫能伸出伪足
B.分泌蛋白的分泌
C.细胞膜可以让水分子、一些离子和小分子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D.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细胞膜的厚度减小,而面积扩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重庆八中高二下学期月考四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醋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乙醇产生酯酸

B.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葡萄汁产生酒精

C.泡菜腌制利用了乳酸菌的乳酸发酵

D.腐乳制作利用了毛霉等微生物的蛋白酶和脂肪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云南曲靖一中高三复习质量监测二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基因型为AaBbCCDd与AaBbCcdd的两个个体杂交,基因之间自由组合。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A.子代含有5个显性基因的个体占15/64

B.子代含有3对等位基因的个体占1/4

C.子代含有4个显性基因的个体有10种基因型

D.子代含有2对等位基因的个体有12种基因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