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分析图一: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光合作用的产物为葡萄糖,葡萄糖会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成丙酮酸,丙酮酸再进入线粒体进一步分解.该图示中利用利用二氧化碳量的变化表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如:有h过程发生也a过程发生时,表明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有h过程发生而没有a过程发生时,表示呼吸作用小于等于光合作用.也可以用氧气的释放表示两者的强度.
分析图二可知,甲点: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线粒体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的去向是h、a;乙点:植物进行的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线粒体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的去向是h、c;丁点:光合作用达到饱和点,线粒体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和空气中二氧化碳共同加入叶绿体,即进入叶绿体的二氧化碳总量是h、c、b;甲乙之间:植物进行的光合作用的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线粒体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的去向是h、a、c;乙丁之间:植物进行的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线粒体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和空气中二氧化碳共同加入叶绿体,即进入叶绿体的二氧化碳总量是h、c.
解答 解:(1)图一中,光合作用色素分布在D叶绿体类囊体薄膜,物质A是丙酮酸,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B线粒体,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见答案.
(2)在图二的乙点突然停止光照,光反应停止,[H]和ATP生成停止,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受阻,短时间内其来源不变,最终导致三碳化合物含量升高,如果其他条件不变,CO2浓度降低,二氧化碳的固定速率降低,导致五碳化合物消耗减少,来源不变,则叶绿体中五碳化合物的含量会升高,如果植物长期处于乙状态,由于实际光合速率为0,植物体不能积累有机物,故不能进行正常发育.
(3)在图二甲状态时,该生物体只进行细胞呼吸,故以发生图一中的f、g、h、a.
(4)图三可知,用大棚种植蔬菜时,白天应将温度控制在25℃最佳,因为在此温度下,植物体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故答案为:
(1)D 叶绿体类囊体薄膜 (或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 丙酮酸 B线粒体
(2)升高 升高 不能
(3)f、g、h、a
(4)25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18条 | B. | 36条 | C. | 54条 | D. | 72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②③ | B. | ②③④ | C. | ②④⑤ | D. | ①②③④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Ⅰ区段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人群中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 | |
B. | Ⅱ片段上的基因在X、Y染色体上不存在等位基因 | |
C. | Ⅲ区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人群中患病者全为男性 | |
D. | 由于存在Ⅰ.Ⅲ片段,X、Y染色体不属于同源染色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图示中Ⅰ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 |
B. | 图示中Ⅱ转化过程的发生能够产生ATP | |
C. | 图示中Ⅲ对维持大气成分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 |
D. | 图示中Ⅳ转化过程中形成的[H]与呼吸作用中[H]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某些生物的细胞质基因在RNA上 | |
B. | 病毒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 |
C. | 细菌、蓝藻和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 |
D. | 除部分原核生物外,其他生物以DNA为遗传物质,所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杭州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无人为因素的干扰下,群落演替的总趋势是
A.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
B.物种多样性的减少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
C.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
D.物种多样性的减少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