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请根据如图所示“种群生长”的坐标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马缨丹是一种生活于热带地区的有毒植物,为达到观赏目的人们把它引种到夏威夷,一段时间后,马缨丹大量繁殖,对夏威夷的畜牧业造成严重威胁,图中曲线Ⅰ符合马缨丹疯狂蔓延趋势.
(2)自然界中种群增长曲线表现为图中的曲线Ⅱ.
(3)按生态学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图中曲线Ⅱ,若地球环境对人类种群的容纳量(K)为110亿,则全球人口的最适数量为55亿.若出现cd段则表明人口出现了负增长.
(4)太湖蓝藻事件使太湖美的形象大打折扣,若此图表示太湖蓝藻增长曲线,当种群数量达到f点后,增长速率为0.
(5)依据自然界“种群增长”的特点,人们在进行狩猎或海洋捕捞作业时,应把握在e点后进行,原因是这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6)若图中曲线Ⅱ表示某地老鼠种群数量变化,如果灭鼠时只采用杀死的办法,采取措施后老鼠的数量会很快恢复到原有的数量.可以用有效的方案,如:放养天敌(硬化地面)、严密储存食物,来降低环境容纳量.

分析 1、根据曲线图分析,曲线Ⅰ表示J型曲线,曲线Ⅱ表示S型曲线.
2、马缨丹引种到夏威夷后大量繁殖,对夏威夷的畜牧业造成来生威胁,说明是J型增长,图中曲线Ⅰ符合;自然环境下,人口的增长为S型曲线,图中曲线Ⅱ符合,CD段表示种群的数量下降,即人口出现了负增长.

解答 解:(1)马缨丹被引种到夏威夷一段时间后,大量繁殖,对夏威夷的畜牧业造成严重威胁,说明该段时间内马缨丹过度繁殖,呈“J”型增长(曲线I),原因是食物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
(2)自然环境下,种群的增长为S型曲线,与图中曲线Ⅱ符合.
(3)自然环境下,人口的增长为S型曲线,与图中曲线Ⅱ符合;全世界的人口就控制在$\frac{K}{2}$左右,即为55亿.若出现cd段则表示出现了负增长.
(4)曲线Ⅱ中当种群数量达到f点后,种群数量稳定,增长速率为0.
(5)曲线Ⅱ中e点种群的增长率最大,有利狩猎或海洋捕捞作业后种群数量的恢复.
(6)通常对有害的种群控制常采用增加有害动物的环境阻力,即可从食物来源、生活场所、天敌等方面考虑,如放养天敌(硬化地面),使其环境容纳量降低.
故答案为:
(1)Ⅰ
(2)Ⅱ
(3)Ⅱ55亿  cd  
(4)f
(5)e    这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6)放养天敌(硬化地面)  环境容纳量

点评 本题考查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意在学生识图和判断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J型曲线和S型曲线出现的条件.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江西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甲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乙为图甲细胞膜的磷脂分子结构模式图,下列对图示描述错误的是

A.图甲中的①②③共同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

B.将图乙平展在水面上,A部分与水面接触

C.①分布在细胞膜的内侧

D.图甲中蛋白质与细胞的选择吸收有关,①②可作为气味分子的受体并完成信息的传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如图甲是某生物细胞的模式图,图乙是某动物细胞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的途径.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图甲所示是高等植物细胞,细胞吸水或失水主要与9有关
B.图甲中1和9的膜以及两层之间的细胞质构成原生质层
C.18O标记的氨基酸培养液培养图乙所示细胞,H218O 的生成部位是②
D.图乙中的③④结构通过囊泡运送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某地100年前发生森林大火,所有植被焚毁.历经长期自然消长之后,现在生态学研究人员对该地区进行抽样调查,已知该森林存在食物链:植物→动物甲→动物乙.研究者考察了动物甲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表.
年龄0+1+2+3+4+5+6+7+8+9+≥10
个体数931876056516152344139166
注:表中“1”表示动物甲的年龄大于等于1,小于2,其它以此类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火灾后,该地群落的演替类型是次生演替,影响该群落演替方向的主要因素是自然选择/自然/环境.
(2)研究表明,动物在2+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7+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动物甲的年龄组成类型为稳定型,由此推测动物甲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保持稳定.
(3)如表数据是根据标志重捕法获得的,标志重捕法常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的种群密度调查.若标记个体更易于被动物乙捕食,则获得的估计值比实际值相比偏高(偏高/不变/偏低).
(4)调查中,研究人员发现一种灌木在该生态系统中沿地表随机分布,这不能(能/不能)体现群落的水平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如图1边是研究大豆光合速率变化的装置,图2边是大豆进行光合作用是的CO2吸收和释放曲线.据图回答问题:

(1)如果A溶液为NaOH溶液,把该装置置于适宜光照条件下,红色液滴将向左移动.如果换成CO2缓冲液,又将向右移动,装置中氧气含量的变化主要受CO2浓度和温度的影响.
(2)在无光的条件下,测得红色液滴的移动为22.4ml/h,在适宜光照条件下,红色液滴移动为67.2ml/h,则1小时大豆固定的CO2为89.6ml.如果昼夜平分,该大豆一天积累0.36g葡萄糖.
(3)如果图2是二氧化碳浓度为0.1%时的曲线,其他条件不变,把二氧化碳浓度升高至0.03%,则C点将向左移动.
(4)为了提高植物对光能的利用率,在农业生产中常用轮作、套种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图A~G为某种动物的细胞分裂图象(体细胞染色体数目2N=4),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属于有丝分裂分裂期的细胞是B、F,能够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主要是体细胞.
(2)图中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的是E.
(3)图中含有四分体的细胞是D,该细胞中四分体的数目是2.
(4)图A中染色体、DNA和染色单体数目之比为1:2:2;
(5)图中C细胞内染色体行为可描述为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6)图中C的子细胞名称是次级卵母细胞和极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如图为某家族白化病的遗传系谱图(致病基因为a),据图分析.
(l)该遗传病属于隐性(显性、隐性)性状,位于常(常、X、Y )染色体上.其遗传方式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2)Ⅲ9的基因型是Aa,Ⅱ7的基因型是AA或Aa.
(3)图中肯定为杂合体的个体有Ⅰ1、Ⅰ2、Ⅲ9、Ⅲ10
(4)若Ⅱ6和Ⅱ8为正常纯合体,则Ⅲ12和Ⅲ15携带此隐性基因的概率是$\frac{1}{3}$
(5)若III9和一个白化病基因携带者结婚,则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为$\frac{1}{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科学家相关实验研究方法或结论”的匹配中不正确的是(  )
选项科学家相关实验研究方法或结果
A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假说---演绎法
B萨顿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类比推理
C艾弗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D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的结构构建数学模型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0.在光照等适宜的条件下,将培养在CO2浓度为1%环境中的某植物迅速转移到CO2浓度为0.003%的环境中,其叶绿体中C3和和NADPH化合物微摩尔浓度的变化趋势图如图.据此回答:
(1)图中物质A是NADPH(C3化合物/NADPH)
(2)在CO2浓度为1%的环境中,光合作用速率在该环境中已达到稳定,生成物质B的速率与A的速率相同,可据图推测出在光合作用中,每还原1molC3就消耗1molNADPH.将CO2浓度从1%迅速降低到0.003%后,物质A浓度升高的原因是由于其合成初始速率不变(加快/不变/减慢),消耗速率减慢(加快/不变/减慢),导致其含量增多.
(3)若使该植物继续处于CO2浓度为0.003%的环境中,光合作用速率达到稳定时,物质A的浓度将等于(高于/等于/低于)B的浓度.
(4)CO2浓度为0.003%时,该植物光合速率最大时所需要的光照强度比CO2浓度为1%时的低(高、低),其原因是CO2浓度低时,暗反应的强度低(高/低),所需ATP和NADPH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