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6.甲型HIN1流感病毒会导致患者出现发烧.图甲表示某发烧病人体温测量记录图,图乙表示机体通过调节消除体内病毒的过程.请回答:

(1)人体的主要产热器官是骨骼肌和肝脏,其活动可直接受激素和神经递质等信号分子的影响.
(2)图甲中BC段病人持续高烧40℃,此时其体内产热量=散热量(填“>”、“<”或“=”).CD段体温恢复正常时,其体内具体的调节途径主要是皮肤毛 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
(3)图乙中,人感染HIN1流感病毒后,促使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进而刺激了下丘脑,最终引起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从而使产热增加.
(4)HIN1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内环境后,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会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5)感冒发烧后饮水较多,此时会刺激下丘脑中的细胞外渗透压感受器,进而使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增加、减少、不变),导致尿量增多,利于毒素排出体外.

分析 分析题图甲可知,体温调节是温度感受器接受体内、外环境温度的刺激,通过体温调节中枢的活动,相应地引起内分泌腺、骨骼肌、皮肤血管和汗腺等组织器官活动的改变,从而调整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使体温保持在相对恒定的水平.
分析题图乙可知,人感染H1N1病毒后,刺激机体的免疫细胞,使免疫细胞产生淋巴因子,淋巴因子作用于下丘脑,使下丘脑的体温体温调节中枢机能紊乱,导致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增加,细胞代谢加快,产热量增加,从而引起人体体温升高.

解答 解:(1)人体的主要产热器官是骨骼肌和肝脏,两者可以接受激素和神经递质等信号分子的调节.
(2)图甲中BC段病人体温维持在40℃不变,此时其体内产热量等于散热量.CD段体温能下降到正常水平主要由此此时体内的散热过程增强,即皮肤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
(3)当人感染H1N1病毒时,往往会发烧,从而提高免疫系统的功能.发烧的原因是病毒产生的毒素或人体T淋巴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改变了下丘脑中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最终使有关腺体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量增加,从而使产热增加,而皮肤和汗腺等散热结构散热减少,导致体温升高.
(4)病毒侵入内环境后,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5)感冒发烧后饮水较多,此时体内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会刺激下丘脑中的细胞外液渗透压感受器,最终引起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导致尿量增多.
故答案为:
(1)骨骼肌和肝脏     神经递质
(2)=皮肤毛 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
(3)T细胞    甲状腺激素    肾上腺素(两者可颠倒)
(4)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少答不得分)
(5)细胞外渗透压感受器     减少

点评 本题的知识点是神经调节、激素调节、免疫调节的过程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神经调节、激素调节、免疫调节的内在联系,考查基因突变、细胞衰老和细胞癌变的相关知识点,分析题图明确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关于下列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四种结构中均可以发生A-U配对现象
B.a、b、d 上进行的生理活动都需要c 提供能量
C.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和分泌过程不需要b、c 的参与
D.a、c都具有双层膜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同学们为了探究土壤中的微生物对尿素是否有分解作用,设计了以下实验,并成功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尿素的细菌(目的菌).培养基成分如下表所示,实验步骤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KH2PO41.4g
Na2HPO42.1g
MgSO4•7H2O0.2g
葡萄糖1g
尿素10g
琼脂15g
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到1 000mL
(1)简述土壤中可分解尿素的细菌的鉴定方法及原理: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细菌合成的脲酶将尿素分解为氨,pH升高,使指示剂变为红色.
(2)培养基中加入尿素的目的是筛选目的菌,这种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
(3)“目的菌”生长所需的氮源和碳源分别来自培养基中的尿素和葡萄糖,实验中需要振荡培养,原因是为目的菌提供氧气.
(4)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灭菌处理后,才能倒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生物组织中的某些化合物能与相关试剂发生特定的颜色反应.下表是某实验小组检测四种化合物的实验记录,其中错误的是(  )
     化合物试剂出现颜色
A淀粉碘液蓝色
B还原糖斐林试剂蓝色
C脂肪苏丹Ⅲ染液橘黄色
D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寒冷环境中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性增强,皮肤血管收缩
B.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缺陷的主要原因是HIV破坏了T细胞
C.人体内神经递质和激素发挥作用后均将失去活性
D.神经细胞释放的递质化学本质为分泌蛋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叶锈病对小麦危害很大,伞花山羊草的染色体上携带抗性基因能抗叶锈病.伞花山羊草不能和普通小麦进行杂交,只能与其亲缘关系相近的二粒小麦杂交.这三种植物的染色体组成如下表所示:
植物种类伞花山羊草二粒小麦普通小麦
染色体组成2X=14,CC4X=28,AABB6X=42,AABBDD
注:X表示染色体组,每个字母表示一个(含有7条染色体的)染色体组.
为了将伞花山羊草携带的抗叶锈病基因转入小麦,研究人员做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1)杂种P由于减数分裂时没有同源染色体,不能联会,不能正常产生生殖细胞,因而高度不育.用秋水仙素处理,使染色体加倍,形成异源多倍体.
(2)杂种Q的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6X=42,AABBCD,在其减数分裂过程中有2个染色体组的染色体因无法配对而随机地移向某一极,这样形成的配子中,有的配子除了含有AB组全部染色体以外,还可以含有(几条)C组染色体.当这样的配子与普通小麦的配子融合后,能够产生多种类型的后代,选择其中具有抗性的后代--杂种R,必然含有携带抗叶锈病基因的染色体.
(3)研究人员采用射线照射杂种R的花粉,目的是使携带抗叶锈病基因的染色体片段能易位(或移接)到小麦的染色体上.将经照射诱变的花粉再授粉到经过去雄(及套袋)处理的普通小麦花上,选择抗叶锈病的子代普通小麦,经多代自交可获得稳定遗传的抗叶锈病普通小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某些微生物能合成纤维素酶,通过对这些微生物的研究,人们能够利用秸秆等废弃物生产酒精,用纤维素酶处理服装面料等.研究人员用化合物A、硝酸盐、磷酸盐以及微量元素配置的培养基,成功地筛选到能产生纤维素酶的微生物.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培养基中加入的化合物A是纤维素,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碳源,这种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配置培养基过程中常用的灭菌法为高压蒸汽灭菌.
(2)在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过程中,通常用刚果红染色法,如果培养基某部位出现透明圈 现象则说明存在纤维素分解菌.
(3)一同学在纯化该类生物时,发现涂布的培养基上菌落连成一片,最可能的原因是菌液浓度过高,应该采取增大稀释倍数措施避免出现此现象.
(4)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灭菌处理后才能倒掉,这样做的目的是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细胞内的生物大分子是由单体相互结合形成的多聚体.图中甲、乙、丙为细胞内重要的三种多聚体,a和b为其单体.请结合此图,判断以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某人的神经细胞和肝细胞中,甲一般相同,乙、丙一般不相同
B.在人体细胞内,a共有4种
C.ATP是由a连接两个高能磷酸键形成的
D.b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新疆农大附中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A.血红蛋白 B.葡萄糖

C.CO2和水 D.氨基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