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9.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植物细胞,能看到的结构是(  )
A.赤道板、染色体、细胞膜B.纺锤体、赤道板、同源染色体
C.细胞壁、染色体、纺锤体D.细胞壁、核膜、染色体、着丝点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植物细胞有细胞壁,这是动物细胞所没有的.在有丝分裂中期,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的中央,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最佳时期.所以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和染色体;在有丝分裂的前期植物细胞的两级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一直到末期纺锤体才逐渐消失,所以有丝分裂中期也可以看到纺锤体;核膜、核仁在前期逐渐消失,末期逐渐重现,所以有丝分裂中期看不到核膜与核仁;赤道板是假想的板,并不真实存在,所以任何时期都看不到赤道板;细胞膜紧贴着细胞壁,也是无法观察到的.

解答 解:A、赤道板只是一个位置,而不是一个实际上的细胞结构;细胞膜紧贴着细胞壁,不可见,A错误;
B、赤道板只是一个位置,而不是一个实际上的细胞结构,因此不可见,B错误;
C、植物细胞最外面是细胞壁,而在有丝分裂前期形成染色体和纺锤体;有丝分裂中期,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的中央,形态稳定、数目清晰,C正确;
D、核膜和核仁在前期消失,末期重现,在中期不可见,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细胞分裂过程中的细胞结构,提升学生理解和分析能力,学习时需要作适当的总结,如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和后期能看到的结构是细胞壁、染色体、纺缍体、着丝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科研人员以大豆幼苗为实验材料,模拟轻度干旱T1(含水量55%-60%)、中度干旱T2(含水量40%-45%)和重度干旱T3(含水量30%-35%)3种状态,研究不同程度的干旱对植物叶片中光合色素合成的影响.
(1)选择生长健壮且长势基本一致的大豆幼苗,分成四组进行培养,定期补充土壤中的水分,以维持实验要求的土壤含水量.培养过程中,定期摘取植株顶部刚成熟的叶片,用无水乙醇来提取绿叶中的色素,进而测定滤液中叶绿素的含量.此操作为何用无水乙醇来提取色素?由于色素易溶解于有机溶剂,如乙醚、无水乙醇,乙醚易挥发,并有毒.为了防止提取过程中色素被破坏,需要在研磨时添加碳酸钙.叶绿素分布于叶绿体上.下表是处理初期,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相关数据.(单位mg/g)
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frac{a}{b}$
正常含水量1.800.472.273.83
轻度干旱T11.850.482.333.84
中度干旱T21.650.412.064.00
重度干旱T31.510.371.874.18
与对照相比,轻度干旱处理,会使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量均增加,从而使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光能增加,光合速率提高.随着干旱处理程度的增加,叶绿素含量下降时,叶片中的叶绿素a/b值在逐渐增大,说明.
(2)大豆幼苗在正常生长状态下,其叶肉细胞中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根毛细胞的.当干旱加剧,土壤中水分含量过度减少时,大豆幼苗会出现萎焉现象,此时根毛细胞将处于质壁分离状态,叶片的气孔也将处于关闭状态,叶绿体中的暗反应速率将下降,由于暗反应能够为光反应提供ADP、Pi、NADP+和H+等,因此光反应的速率也将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为研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某生物小组制作了如图中a~f所示装置,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  )
A.若a装置液滴不移动,b装置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仅进行无氧呼吸
B.若a装置液滴左移,b装置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仅进行有氧呼吸
C.连接e-c-d,给装置通空气,d中石灰水变浑浊,可验证酵母菌进行了有氧呼吸
D.f放置一段时间后,连接f→d,d中石灰水变浑浊,可验证酵母菌进行了无氧呼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有关如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该图表示DNA复制过程B.图中共有8种核苷酸
C.T2噬菌体体内也能进行该过程D.图中的A代表同一种核苷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人初到高原会出现不适症状,有的甚至危及生命,这不能说明(  )
A.外界环境变化能影响内环境稳态
B.环境条件变化剧烈时内环境稳态会遭到破坏
C.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能力是有限的
D.若环境条件变化不剧烈,机体无需调节也能维持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观察细胞叶绿体实验常选择叶绿体数量多而体积小的细胞来观察
B.观察藓类叶片细胞叶绿体的形态与分布.需对材料进行染色
C.可利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叶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D.分别用甲基绿、吡罗红的单一染液对细胞染色,可观察到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物之间的捕食离不开信息传递
B.在食物链中,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的用途相同
C.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参与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
D.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可促使物质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不断循环往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下列关于实验①②③④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探究低温对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影响
②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③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④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A.上述4个实验都用到光学显微镜
B.实验②④中,都用甲基绿作为染色剂,且甲基绿为活性染色剂
C.实验①③均可使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只是实验①在使用时还需加入适量的无水碳酸钠出去酒精中的水分
D.实验③④均用到了盐酸,其作用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体中的DNA和蛋白质分离,有利于染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新疆兵团华山中学高二下月考二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应用生物工程技术培育人们需要的生物新品种或新产品,提高了经济效益。下图表示培育生物新品种的过程,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图中①~⑤过程中不都发生了碱基互补配对现象

B.图中①过程需要的工具是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C.将PrG导入细胞Ⅱ,则Ⅱ最可能是浆B细胞

D.图中⑤过程需要的培养基中一定含有植物激素和无机养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