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在一个种群中,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点上,可以存在两种以上的等位基因,遗传学上把这种等位基因称为复等位基因.果蝇的翅形由3个复等位基因控制,翅膀圆形、椭圆形、镰刀形分别由R、0、S控制.进行多次实验结果如表.回答问题:
杂交组合亲本子代
雌性雄性雌性雄性
杂交一镰刀形圆形镰刀形镰刀形
杂交二圆形椭圆形椭圆形圆形
杂交三镰刀形椭圆形椭圆形镰刀形
(1)由杂交组合二、三,可以判断控制果蝇翅膀形状的棊因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R、0、S之间的相对显隐性关系为(用“>”表示):O>S>R(或XO>XS>XR).这三个复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
(2)若杂交组合二的子代中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则后代中椭圆形雌果蝇所占的比例是$\frac{1}{4}$.
(3)若要确定某椭圆形雌果蝇的基因型,能否让其与镰刀形雄果蝇交配,通过观察子代表现型来确定?
能.理由是椭圆形雌果蝇的基因型有XOXO、XOXS、XOXR,与XSY交配,后代果蝇的表现型不同.

分析 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由题干信息可知果蝇的翅形由3个复等位基因控制翅膀圆形、椭圆形、镰刀形,复等位基因遵循分离定律;由表格中的杂交实验可知,杂交一镰刀形与圆形杂交,后代雌雄个体都是镰刀形,说明镰刀形对圆形是显性性状,杂交实验二圆形雌性亲本与椭圆形雄性亲本杂交,子代雌性都是椭圆形,雄性都是圆形,说明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椭圆形对圆形是显性性状,杂交实验三镰刀形雌性与椭圆形雄性杂交,雌性都是椭圆形,雄性都是镰刀形,说明复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椭圆形对镰刀形是显性性状.

解答 解:(1)由表格信息可知,杂交实验二、三后代的表现型与性别相关联,是伴性遗传,控制果蝇翅形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由分析可知,镰刀形对圆形是显性、椭圆形对圆形是显性、椭圆形对镰刀形是显性,因此基因R、0、S之间的相对显隐性关系为O>S>R(或XO>XS>XR);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是分离定律的特殊形式.
(2)杂交组合二,圆形雌性亲本与椭圆形雄性亲本杂交,子代雌性都是椭圆形,雄性都是圆形,亲本雌性的基因型是XRXR,亲本雄性的基因型是XOY,杂交子一代的基因型是XRXO(椭圆形)、XRY(圆形),子一代杂交,子二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XRXR:XRY:XOXR:XOY=1:1:1:1,其中椭圆形雌果蝇所占的比例是XOXR=$\frac{1}{4}$.
(3)椭圆形雌果蝇的基因型可能是XRXO、XOXO、XOXS,镰刀形雄果蝇的基因型是XsY,二者杂交,如果是如基因型是XOXO后代都表现为椭圆形,如果是XOXS后代既有椭圆形,也有镰刀形,如果是XOXR,后代有椭圆形、圆形、镰刀形,因此可以让其与镰刀形雄果蝇交配,通过观察子代表现型来确定.
故答案为:
(1)二或三         X         O>S>R(或XO>XS>XR)       分离
(2)$\frac{1}{4}$
(3)能        椭圆形雌果蝇的基因型有XOXO、XOXS、XOXR,与XSY交配,后代果蝇的表现型不同

点评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果蝇的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学会根据子代的表现型推测亲本基因型、性状显隐性关系及基因的位置,并应用正推法结合遗传规律进行概率计算,学会应用演绎推理的方法设计遗传实验,判断待测个体的基因型.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省福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溶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

B.溶酶体是消化车间,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C.溶酶体能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和病菌

D.溶酶体能分解细胞内所有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牛的毛色有黑色和棕色,如果两头黑牛交配,产生了一头棕色子牛.请回答:
(1)牛的毛色黑色和棕色一对相对性状,相对性状是指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2)若用B与b表示牛的毛色的显性遗传因子与隐性遗传因子,写出上述两头黑牛及子代棕牛的遗传因子组成Bb、Bb、bb.
(3)上述两头黑牛产生一黑色子牛的可能性是$\frac{3}{4}$.若上述两头黑牛产生了一头黑色子牛,该子牛为纯合子的可能性是$\frac{1}{3}$,要判断这头黑色子牛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最好选用与其交配的牛是C
A.纯种黑牛                         
B.杂种黑牛
C.棕色牛                           
D.以上都不对
(4)若用X雄牛与多头杂种雌牛相交配,共产生20头子牛,若子牛全为黑色,则X雄牛的遗传因子组成最可能是BB;如果子牛中10头黑色,10头棕色,则X雄牛的遗传因子组成最可能是bb;若子牛中14头为黑色,6头为棕色,则X雄牛的遗传因子组成最可能是B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对二倍体植株玉米(2n=20)进行遗传学研究发现,有一种单倍体植株(2n-1)比正常植株少一条5号染色体,称之为5号单体植株.回答下列问题:
(1)5号单体植株的形成是染色体变异的结果.该种变异类型能(填“能”或“不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2)5号单体植株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能形成9个四分体,如果该植株能够产生数目相等的n型和n-1型配子,理论上自交后代(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目及比例为20(2n):19(2n-1):18(2n-2)=1:2:1.
(3)如图为科研人员利用5号单体植株进行的杂交实验.

(注:5号单体植株细胞在减数分裂时,未联会的染色体易出现丢失现象.)
请从5号单体植株产生不同类型配子的数目及生活力差异等方面对实验结果作出合理解释.单体♀在减数分裂时,形成的n-1型配子多于n型配子导致实验一结果中单体植株所占比例大;n-1型雄配子对外界环境更敏感,生活力差导致实验二结果中单体植株所占比例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某科研人员野外考察时,发现了一种闭花授粉植物.该植物的花色有红、粉、白三种颜色(若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 B、b…表示):茎干的无刺、有剌(用R、r表示)是另一种性状.为了研究上述性状的遗传,用红色有刺植株(甲)、白色有刺植株(乙)、白色无刺植株(丙和丁)进行如表实验:
组别PF1F2
甲(红色有刺)×乙((4色有刺)红色有刺红色有刺:粉色有刺:白色有刺=9:6:1
丙(白色无刺)×乙(白色有刺)白色有刺白色有刺:白色无刺=3:1
丁(白色无刺)×乙(白色有刺)红色有刺红色有刺:粉色有刺:白色有刺:白色无刺=27:18:3:16
回答下列问题:
(1)茎干有刺属于显性性状,花色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第一组杂交实验中,F2中粉色有刺基因型为AAbbRR、AabbRR、aaBBRR、aaBbRR.
(3)对表中三组杂交实验分析推测,实验中没有出现红色无刺和粉色有刺类型,原因可能是:无刺基因纯合时,红色和粉色基因不能表达.现有第三组杂交实验的F1红色有刺植株若干,可用测交实验验证此推测:
①第三组杂交实验的F1基因型为AaBbRr;测交实验时用该F1与基因型为aabbrr的个体杂交.
②若测交后代基因型有8种,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色有刺:粉色有刺:白色有刺:白色无刺=1:2:1:4.则支持该推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回答下列有关内环境的问题
下丘脑是神经系统中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调节中枢.
(1)下丘脑分泌的某种激素在维持人体水和电解质平衡中其重要作用,该激素的名称是抗利尿激素.
(2)寒冷情况下,机体散热减少,产热会增加以维持体温恒定.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
(3)由如图可知,对甲细胞的调节,既可通过神经直接进行调节,还可以通过有关激素进行调节,其原因是甲细胞表面存在接受神经递质的受体和接受激素的受体.
(4)图中A处的信号转换过程为电信号→化学信号.
(5)当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时,甲细胞分泌的激素会减少,这是一种负反馈(负反馈/正反馈)机制.甲细胞可能是下丘脑内分泌细胞或垂体细胞细胞.
(6)若甲为肝细胞,人体饥饿时图中C端血糖浓度较B端高,可能的原因是胰高血糖素(填激素)增加,它作用于肝细胞促进肝糖原分解,使血糖维持正常水平.此细胞内的甘油三酯以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形式运至血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某二倍体植物的花为两性花,其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若该植物的某种群中,不同花色的植株比例为红色(AA):粉红色(Aa):白色(aa)=5:3:2,据此回答:
(1)种群内的各个体之间能进行基因交流,即不存在生殖隔离
(2)该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是65%,粉红色花植株自交所得子代的表现型为红花:粉红花:白花=1:2:1
(3)取该植物的纯合矮生品系的一棵幼苗,对其喷施赤霉素后,其成熟株高与高茎品系相当,对此现象的解释存在两种假设:一是赤霉素引起了遗传物质的改变,二是赤霉素只改变了表现型,请设计实验对此加以验证.让该高茎植株进行自交,在不喷施赤霉素的条件下进行培养,观察后代的表现型进行判断,如果后代出现一定比例的高茎,说明是赤霉素引起了遗传物质的改变,如果后代没有高茎,则说明是赤霉素只改变了表现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用无水乙醇或丙酮提取、分离紫色洋葱鳞片叶中的色素
B.用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观察质壁分离时看不到染色体
C.观察线粒体用新鲜的藓类叶片代替口腔上皮细胞效果更佳
D.粗提取DNA实验中,用0.14mol/LNacl溶解D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图甲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图乙为其中部分营养结构,如表为一未受人类干扰的自然湖泊中处于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某鱼种群的年龄组成.请据图回答.
年龄0+1+2+3+4+5+6+7+8+9+10+11+≥12
个体数223919705463748554857269494
注:表中“1+”表示鱼的年龄大于等于1、小于2,其他以此类推.
(1)图甲中①可表示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生理过程.
(2)图甲②③过程中碳的传递形式分别是含碳有机物、CO2
(3)乙图中蛇能根据鼠的气味去猎捕后者,鼠同样能根据蛇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捕猎,可见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稳定.
(4)通常,种群的年龄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增长型、稳定性、衰退型.研究表明:该鱼在3+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根据表中数据可推测该鱼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逐渐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