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7.海南多地大力发展农家乐,构建旅游与生态并举的生态农业.池塘养鱼垂钓,水稻长势喜人,农民进行除草、治虫、施肥等生产活动.根据生态学原理,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的结构由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食物链、食物网(营养结构)构成.池塘中的植物垂直方向上的分布具有分层现象,这种现象与不同水域深度的光照强度不同有密切相关.
(2)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农民除草、治虫的目的是调整能量流动关系(或调整能量流动的方向),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3)假定某种群当年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λ倍.图1为λ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2为该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分析回答.

①图1中该种群数量在a到d的增长曲线呈S型,e点的种群数量比d点的种群数量少(多/少).
②图2中由草食动物流入分解者的能量,有其尸体残骸中的能量和肉食动物粪便中的能量.该生态系统中第三、四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5.5%(保留一位小数).
(4)随着游客增多,有些废弃物和垃圾进入池塘,但并未引起生态系统的破坏,原因是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它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八门湾红树林与东寨港红树林是海南省两处著名的红树林景观,有“海上森林公园“之美称,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森林.红树林是海岸的天然防护林,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5)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分析 1、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在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群落与其无机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相互作用的一个统一整体,生态系统是生物与环境之间进行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的基本功能单位.
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过程.能量流动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4、能量传递效率指的是某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占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的百分比.

解答 解:(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与光照强度有关.
(2)农民除草治虫的目的是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3)①由于纵坐标为种群当年数量为前一年数量的倍数,λ>1,种群数量增加,λ=1,种群数量不变,λ<1,种群数量减少.因此图1中ad段λ的数值先增大后减少到1,种群数量先迅速增加后增加速率变慢,最后不增加,呈“S”型;由于d点后种群数量减少,到e点时不再减少,因此e点种群数量比d点少.
②草食动物流入分解者的能量包括草食动物的遗体残骸中的能量和肉食动物的粪便中未被同化的能量;分析题图,第四营养级的同化量为16+5=21(J/(m2•d)),第三营养级的同化量为90+272+21=383(J/(m2•d)),因此第三营养级到第四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1÷383×100%=5.5%.
(4)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红树林是海岸的天然防护林,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5)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故答案为:
(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食物链、食物网(营养结构)       光照强度
(2)调整能量流动关系(或调整能量流动的方向)
(3)①S    少   ②粪便     5.5
(4)(负)反馈调节       间接
(5)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以及稳定性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生态系统的结构,掌握能量流动的特点、意义以及相关计算,识记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定义以及调节机制等,再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答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1)生态经济主要是通过实行“循环经济”的原则,使一个系统产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者另一个系统的生产原料,从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
(2)随着转基因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转基因技术在农业、畜牧业和医学等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此同时,人们对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提出了质疑,主要体现在生物安全、环境安全和食物安全等方面.面对转基因技术的利弊,正确的做法应是趋利避害,而不能因噎废食.
(3)桑基鱼塘生态系统能充分利用废弃物中的能量,形成无废弃物农业,这主要遵循了生态工程的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同时,通过饲养家禽、家畜,栽培食用菌,提高农民经济收入,使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相互协调,这又体现了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我国西北一些地区年降雨量少,适宜种植灌木和草,却被硬性规定种植属于乔木的杨树,致使许多地方的杨树长成半死不活状,其失败的原因主要是违背了协调与平衡原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下列甲、乙两图分别表示某植物种子在吸水萌发过程中重量(干重与鲜重)、O2和CO2的变化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表示萌发种子干重变化的曲线是②(选填①或②).
(2)图乙中,表示O2吸收量变化的曲线是④(填序号),另一条曲线纵坐标表示:CO2释放量
(3)图甲中曲线A→C变化涉及的主要生理过程是细胞呼吸;曲线C→D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种子萌发成幼苗,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选填:大于、小于、等于).
(4)图乙中e点以前,曲线④低于③的原因是种子进行了无氧呼吸,无氧呼吸不吸收O2,但释放CO2,e点以后两曲线重合,表明此时种子呼吸作用的方式是有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年龄组成能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不能反映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
B.记名计算法一般用于统计个体较大和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的丰富度
C.蝌蚪密度过大时,成年蝌蚪分泌有毒物质杀死幼年蝌蚪,属于竞争关系
D.从草本阶段到灌木阶段的演替过程中,草本植物逐渐失去优势地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1)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脱落酸能抑制碗豆核酸、蛋白质的合成,促进叶片衰老.而细胞分裂素则抑制叶绿素、核酸和蛋白质的降解,抑制叶片衰老.所以在生产中可利用细胞分裂素作保鲜剂.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细胞分裂素有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①实验原理:叶片衰老最明显的特点是叶绿素逐渐丧失而失去绿色,离体叶片很快就会出现衰老的特点,因此,可通过用细胞分裂素来处理离体叶片,记录叶片失绿变黄所需的时间来证明.
②实验步骤:
第一步:选取同种植物的相同叶片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标记为甲组、乙组.
第二步:在甲组叶片涂上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乙组叶片相同位置涂等量的蒸馏水..
第三步:记录甲、乙叶片失绿变黄所需的时间..
③实验结果预测:甲组叶片失绿变黄所需的时间比乙组长..
④实验结论:细胞分裂素有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2)下列哪项实例未体现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A
A.植物的向光性          B.将植物平放后,根向地生长
C.顶端优势              D.除草剂可以除掉单子叶植物中的双子叶植物杂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下列是与芳香油提取相关的问题,请回答:
(1)玫瑰精油适合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其理由是玫瑰精油具有易挥发、难溶于水、化学性质稳定的性质.蒸馏时收集的蒸馏液不是 (是、不是)纯的玫瑰精油,原因是玫瑰精油随水蒸气一起蒸馏出来,所得到的是油水混合物.
(2)当蒸馏瓶中的水和原料量一定时,蒸馏过程中,影响精油提取量的主要因素有蒸馏时间和蒸馏温度.当原料量等其他条件一定时,提取量随蒸馏时间的变化趋势是在一定时间内提取量随蒸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一定时间后提取量不再增加.
(3)如果蒸馏过程中不进行冷却,则精油提取量会下降,原因是部分精油会随水蒸气挥发而流失.
(4)密封不严的瓶装玫瑰精油保存时最好存放在温度较低的地方,目的是减少挥发.
(5)某植物花中精油的相对含量随花的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提取精油时采摘花的最合适时间为a天左右.
(6)从薄荷叶中提取薄荷油时能(能、不能)采用从玫瑰花中提取玫瑰精油的方法,理由是薄荷油和玫瑰精油的化学性质相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表是某中年男子血液中有关激素水平的化验报告单.TSH项反应促甲状腺激素的水平,其余各项都是反映甲状腺激素水平的指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项目测定值参考范围单位
FT31.21.4-4.4pg/ml
FT40.80.8-2.0ng/dL
T35680-220ng/dL
TSH5.91.4-4.4μIU/mL
TT42.53-14μg/dL
A.激素含量都有一个变化范围,说明内环境稳态是相对的
B.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也存在反馈调节
C.该女子可能患有地方性甲状腺肿,细胞代谢速率偏高
D.该女子应多吃含碘丰富的食品,如海带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研究发现,某细菌X,其胞内硒依赖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的含量,一定范围内与环境中硒的含量成线性相关.利用这种原理,可以用生物方法检测环境中硒的含量,现欲探究该检测硒含量方法的最大适用范围和GPx含量随着培养时间变化趋势,其小组做了以下实验.
实验材料:培养瓶若干、细菌培养液、浓度为0.50mol/L的硒酸盐溶液、细菌X
(要求与说明:实验仪器、试剂、用具及操作不作要求)
实验思路:
①取若干只洁净的培养瓶均分成A、B、C、D四组,每组3只.用浓度为0.50mol/L的硒酸盐溶液和培养液分别配制浓度为0.05mol/L、0.10mol/L、0.15mol/L、0.20mol/L的硒酸盐溶液,并分别取等量加入到上述各培养瓶中.
②取细菌X稀释后,等量接种于/加入到各组培养瓶中.将所有培养瓶放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③培养2h后,对各组培养瓶取样,对细胞进行破碎,测定其GPx含量,求平均值.
④4h后重复③.
⑤对实验所得数据统计分析处理.
实验结果如表
0.05mol/L0.10mol/L0.15mol/L0.20mol/L
2h11213335
4h24517581
(1)补充完整实验思路.
(2)以硒酸盐浓度为横坐标,GPx含量相对值为纵坐标,用曲线图表示实验结果,将答案写于答题卡方框内.

(3)本实验有(填有或没有)初步达成实验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为研究种植密度较高的玉米田中去叶对单株和群体产量的影响,研究者选取开花后3天的植株进行处理,从顶部去除不同数量叶片,每隔13天测定穗位叶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代表单株产量),同时在一定面积的样方中测定群体光合速率(代表群体产量).结果如图.(备注:穗位叶位于植株中下部,其生长状况直接影响玉米籽粒中有机物的积累量.)

(1)叶绿素分布于叶绿体的类囊体上,缺少矿质元素Mg会导致其合成量减少,影响光反应的进行.
(2)由图1可知,去叶13天测定时,穗位叶的叶绿素含量随着去叶数量的增多(或:去叶程度的增强)而增大.本实验中,穗位叶的叶绿素含量始终高于空白对照组的处理为去除2片叶.
(3)由图2可知,随顶部去除叶片数量增加,单株的光合速率持续增加,原因可能是穗位叶获得的光照和CO2更充足.已知其他叶片的光合产物能输入穗位叶和玉米籽粒并补充穗位叶生长和玉米籽粒发育所需,若去除顶部叶片过多,可导致穗位叶和玉米籽粒的有机物输入量降低,使其积累的有机物减少,造成减产.
(4)综合上述结果可推测,种植密度较高的玉米田中适度去除顶部叶片,可使玉米单株光合速率和群体光合速率有所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