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实现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对生态学基本原理的掌握。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主要目的是通过提高出生率来改善年龄组成
B.在进行野生动物的野外放归实验时,原始投放的数量大小会影响该种群达到环境容纳量的时间
C.群落是一个动态开放的生命系统,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物种组成
D.绿水青山体现出来的直接价值远远大于间接价值
【答案】D
【解析】
生物多样的价值包括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直接价值是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间接价值是指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功能的价值。
A、实施全面二胎政策,会使人口的出生率增加,幼年人口数占的比例加大,从而可以改善人口年龄组成,A正确;
B、因环境容纳量是一定的,在进行野生动物放归试验时,原始投放的数量大小会影响该种群达到环境容纳量的时间,原始投放数量越大,达到环境容纳量的时间越短,反之则越长,B正确;
C、群落包括一定区域的所有生物,是一个与无机环境相互关联的动态开放的生命系统,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物种组成,C正确;
D、生物的间接价值远远大于其直接价值,D错误。
故选D。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有人设计实验探究加酶洗衣粉是否能提高去污力并优于普通洗衣粉。实验分成两组,一组衣物用加酶洗衣粉洗涤,另一组衣物用普通洗衣粉洗涤。该实验设计缺少
A. 用加酶洗衣粉洗涤和适量普通洗衣粉洗涤的对照
B. 既不用加酶洗衣粉洗涤也不用普通洗衣粉洗涤的对照
C. 用普通洗衣粉洗涤和少量加酶洗衣粉洗涤的对照
D. 用少量普通洗衣粉洗涤和大量加酶洗衣粉洗涤的对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学生进行“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课题研究。他的实验设计如下:
①设置两组实验,分别使用蛋白酶洗衣粉和复合酶洗衣粉
②两组实验的洗衣粉用量、被洗涤的衣物量、衣物质地、污染物性质和量、被污染的时间、洗涤时间、洗涤方式等全部设置为相同
③根据污渍去除程度得出结果.对这个实验的评价正确的是
A. 未设置对照实验B. 无关变量设置太多C. 没有自变量D. 因变量不能描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ATP是直接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有机物。关于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酒精发酵第二阶段有ATP生成B. ATP可为物质跨膜运输提供能量
C. ATP中高能磷酸键水解可释放能量D. ATP由腺嘌呤、核糖和磷酸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蜂蜜中富含维生素、氨基酸与蛋白质、果糖与葡萄糖等营养物质。蜂蜜中淀粉酶活性是衡量蜂蜜品质的重要指标。蜂蜜加工过程中,酶活性常常发生变化。科学家以新鲜椴树蜂蜜为实验材料,经过不同加工条件处理后,在相同条件下检测蜂蜜中的淀粉酶活性(淀粉酶活性以淀粉酶值表示,即1g蜂蜜中的淀粉酶在一定条件下可催化1%淀粉溶液的毫升数),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
加工温度 淀粉酶值 加工时间 | 30℃ | 40℃ | 50℃ | 60℃ | 70℃ |
1h | 10.9 | 10.9 | 10.9 | 8.3 | 8.3 |
2h | 10.9 | 10.9 | 10.9 | 8.3 | 6.5 |
3h | 10.9 | 8.3 | 6.5 | 5.0 | 5.0 |
(1)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淀粉酶只能水解淀粉,说明酶具有________。使用双缩脲试剂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准确检测蜂蜜中淀粉酶的含量,理由是________。
(2)本实验探究的是________对蜂蜜中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3)实验结果表明,淀粉酶活性在________条件下会下降。
(4)在测定淀粉酶值时,是将一定体积的、加工后的蜂蜜与淀粉溶液及其它试剂混合,在适宜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根据淀粉的水解情况判定淀粉酶值。有人质疑“实验中淀粉的水解可能是由于淀粉溶液本身不稳定而自发水解,不一定与蜂蜜中的淀粉酶有关。”针对此质疑,在测定淀粉酶值时,设计的对照组实验为______。
(5)国家标准规定合格的蜂蜜产品淀粉酶值应在8以上。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提出加工蜂蜜的一条具体建议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研究细胞膜的化学组成,首先要获得细胞膜。下列实验材料中,最适宜用来制备细胞膜的是
A.牛的成熟红细胞B.鸡的成熟红细胞
C.洋葱表皮细胞D.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胞吞和胞吐依赖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需要消耗能量
B. 人体细胞吸收葡萄糖方式都是主动运输
C. 胞吐过程产生分泌泡有利于生物膜的更新
D. 通过载体蛋白的物质转运属于主动转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受损伤的马铃薯细胞内酚氧化酶(PPO)和底物(酚类物质)直接接触,引起马铃薯的褐变。为探究温度对 PPO 活性的影响,实验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1)PPO 粗提液的提取在_______ (填“低温”或“高温”)条件下将新鲜马铃薯用蒸馏水洗净、去皮,取 20g 样品放入含 50mL 磷酸缓冲液(pH 值为 5.5)的研钵中,同时加入少量石英砂,研磨、离心、上清液即为 PPO 的粗提液,加缓冲液研磨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同温度下 PPO 活性的测定
步骤顺序 | 试管 1 | 试管 2 | 试管 3 | 试管 4 | 试管 5 | 试管 6 | 试管 7 | 试管 8 |
PPO 粗提液 | 2mL | 2mL | 2mL | 2mL | ||||
酚类底物 | 2mL | 2mL | 2mL | 2mL | ||||
反应 | 混合振荡 | 混合振荡 | 混合振荡 | 混合振荡 | ||||
温度预处理 | (5min)0℃ | 15℃ | 30℃ | 45℃ | ||||
保温时间 | 5min | 5min | 5min | 5min | ||||
记录结果 | + | ++++ | ++++ | ++ |
(注:反应底物充足;实验结果中“+”越多褐色越深)
①实验步骤顺序有不妥之处,请改正_________。
②实验结果表明:15℃和 30℃温度条件,PPO 具有相同的活性,从酶的特性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
③为进一步探究 PPO 最适温度,应在_________范围内设置温度梯度。
(3)在温度 30℃的条件下,取等量提取液分别加到四支盛有等量过氧化氢溶液、pH 分别为 3、5、7、9 的试管中,结果发现每一支试管都产生气体。请回答:
①该实验的课题是:_________。
②各实验组均在 30℃下进行的原因是:a_________;b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