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血浆→组织液→病变细胞 | B. | 淋巴→血浆→组织液→血浆→病变细胞 | ||
C. | 组织液→血浆→组织液→病变细胞 | D. | 血浆→组织液→淋巴→病变细胞 |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装置①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趋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采集 | |
B. | 装置②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如蝗虫、蚯蚓、线虫等的采集 | |
C. | 丰富度的统计方法之一是目测估计法,该方法一般适用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 | |
D. | 若要采集大量的甲螨作为标本保存,最好将其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KCl会破坏红细胞的细胞膜,导致红细胞破裂;但NaCl不会 | |
B. | K+会进入红细胞,导致红细胞吸水破裂;但Na+不会 | |
C. | KCl会使蛋白质变性失活,导致红细胞破裂;但NaCl不会 | |
D. | KCl会诱导细胞主动吸收水分,导致红细胞破裂;但NaCl不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一般取根点、茎点、芽点的组织细胞 | B. | 要经过脱分化和再分化 | ||
C. | 要加入细胞分裂素和生长激素 | D. | 它是一个有性生殖的过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温度(℃)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光照下吸收CO2(mg/h) | 1.00 | 1.75 | 2.50 | 3.25 | 3.75 | 3.50 | 3.00 |
黑暗中释放CO2(mg/h) | 0.50 | 0.75 | 1.00 | 1.50 | 2.25 | 3.00 | 3.50 |
A. | 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在35℃时该植物能生长 | |
B. | 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 小时黑暗,温度均保持在20℃的条件下,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 |
C. | 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30℃ | |
D. | 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在10℃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是温度在 30℃时的2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②过程保持了遗传性状在细胞亲子代之间的稳定性 | |
B. | ①过程中无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出现,人的红细胞以此种方式增殖 | |
C. | ③过程大约占细胞周期的5%,主要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 |
D. | 进行②过程时,染色体和核DNA在各个时期的数量变化规律完全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