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4.某自然保护区地震后,据不完全统计,植被毁损达到30%以上.图1为该地区人为干预下恢复过程的能量流动图(单位为103kJ/m2•y),图2表示恢复过程中某种群的种群密度对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请回答:

(1)如图1所示,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是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2.7%(保留一位小数)
(2)图1中A表示细胞呼吸,除生产者外其它营养级需要补偿能量输入的原因是植被受损,流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减少.计算可知,肉食性动物需补偿输入的能量值至少为5×103kJ/m2•y.
(3)由图2可知,种群密度在C点时,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最大;在E点时,表示该种群已达到环境容纳量(K值).

分析 1、生态系统的知识点:
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流入一个营养级的能量是指被这个营养级的生物所同化的全部能量.
能量的去路:①生产者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能;②其余各营养级的能量来自上一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
能量去路:①自身呼吸消耗、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和热能;②流向下一营养级;③残体、粪便等被分解者分解;④未被利用.即一个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呼吸消耗的能量+被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分解者利用的能量+未被利用的能量.
2、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种群增长率为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差值,先增加后减少,说明种群增长是S型曲线.

解答 解:(1)图1中,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是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和输入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第一营养级的同化量为23+70+14+3=110×103kJ/m2•y,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为14×103kJ/m2•y,所以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frac{14}{110}$×100%≈12.7%.
(2)某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能量的去向包括:自身呼吸消耗、流向下一个营养级、被分解者分解利用和未被利用(未利用部分的能量在生物体内以有机物中化学能的形式存在).所以图1中A表示细胞呼吸.地震后植被破坏严重,流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减少,所以除生产者外其它营养级需要补偿能量输入.输入肉食动物的能量=14+2-4-9-0.5=2.5,而肉食动物输出的能量=2.1+5.1+0.05+0.25=7.5,所以肉食性动物需补偿输入的能量值至少为7.5-2.5=5×103kJ/m2•y.
(3)由图2可知,种群密度在C点时,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差值最大,即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最大;在E点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数量不再增加,表示该种群数量已达到环境容纳量(K值).
故答案为:
(1)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12.7%
(2)细胞呼吸    植被受损,流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减少       5
(3)C   E

点评 本题结合生态恢复过程中的能量流动图和种群出生率、死亡率曲线图,综合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种群密度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分析题图的能力和理解计算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稻米有香味是优质水稻品种的重要特性之一,香味性状决定于一对控制酶合成的等位基因.基因A控制香味物质代谢的某种酶的合成,A存在时将导致香味物质不能累积,另外的染色体上存在控制水稻抗病与否性状的等位基因,抗病(B)对感病(b)为显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选育抗病香稻新品种,选择无香味感病与无香味抗病植株杂交,性状统计结果如下:抗病60株、感病60株、无香味90株、有香味30株,则两个亲代的基因型是AaBb和Aabb,上述杂交的子代自交,后代群体中能稳定遗传的有香味抗病植株所占比例为$\frac{3}{64}$.
(2)用无香味植株作母本与香稻品种进行杂交,在2000株F1中仅有一株具有香味形状,母体的基因型为AA,出现一株具有香味形状的两种可能的原因是 ①某一雌配子形成时,A基因突变为a基因②某一雌配子形成时,含A基因的染色体片段缺失.
(3)抗病水稻(Bb)自交,若产生感病个体均不能结实,F1成熟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BB:Bb:bb=3: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师大附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有关人类内环境及其稳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胰岛素、O2、抗体、神经递质都可出现在细胞外液中

B.内环境稳态的调节离不开神经、体液的相互协调

C.甲亢、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反应都是稳态调节不正常的病症

D.营养不良、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都可引起组织水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术是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酶或细胞固定在一定空间内的技术,如图1表示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有关操作,图2是利用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酒精发酵的示意图.请完成下列问题:
(1)与直接将酶投入反应液中相比,固定化酶技术的优点主要是可以将酶重复利用.对于一系列酶参与的复杂反应一般可以固定化细胞,而固定细胞常用的方法是包埋法.
(2)固定化酵母细胞的操作流程是:酵母细胞的活化→配置海藻酸钠溶液→海藻酸钠与酵母细胞混合→固定化酵母细胞.为促进海藻酸钠溶解一般还需要用小火间断加热,并不断搅拌防止发生焦糊.将海藻酸钠与酵母细胞混合前需先冷却至室温,原因是防止高温使酵母细胞失活.图1中凝胶珠形成时用的X溶液是氯化钙.
(3)图2中利用固定化细胞发酵时搅拌的目的是使底物和细胞充分接触,反应过程中有(有或无)气泡产生,并有酒昧,可以用重铬酸钾试剂鉴定是否产生了酒精.
(4)为了通过实验测定固定化的酵母细胞发酵时的最适温度,你的实验设计思路是:设计温度梯度实验,找到反应最快时对应的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9.下列关于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固定化酶的应用中,要控制好pH、温度和溶氧量
B.加酶洗衣粉中的酶是用特殊的化学物质包裹的,利用了固定化酶技术
C.利用固定化酶降解水体中有机磷农药,需提供适宜的营养条件
D.利用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发酵,糖类不仅作为反应底物,还可提供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双向的
B.神经元细胞膜外Na+的内流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
C.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也可能抑制下一神经元
D.神经元受到刺激时,贮存于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就会释放出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如图是某生物细胞(染色体数2n=6)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该图表示植物(动物或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2)图A是细胞分裂的中期,该时期的主要特点是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3)图B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此时染色质螺旋成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
(4)图D时期,若一对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离,其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可能是5或7条.
(5)用图中字母与箭头表示有丝分裂过程的正确顺序:B→A→D→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下列是细胞的部分结构放大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将一个细胞分裂为两个子细胞的过程中与细胞壁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是[①]高尔基体.
(2)在细胞分裂间期,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结构是[c]染色质,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由[②]线粒体供给.
(3)细胞的识别与⑥中的[a]糖蛋白有关.观察活细胞中的②常用的染色剂是健那绿染液.
(4)图中不属于生物膜系统的是⑤(填标号),不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的遗传物质存在于②④(填标号)中.
(5)用含有35S标记的氨基酸的培养基培养动物细胞,该细胞能合成并分泌一种含35S的蛋白质.请写出35S在细胞各结构间移动的先后顺序(用“-→”和序号表示先后顺序)⑤-→③-→①-→⑥.该细胞核内何种结构被破坏,上述蛋白质最后合成阶段将不能正常进行b(填标号)原因是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核仁被破坏,不能形成核糖体,抗体蛋白的合成不能正常进行.
(6)信使RNA在细胞核中合成后由核中进入细胞质中并与核糖体结合,通过的生物膜的层数是0层.
(7)从化学成分角度分析,禽流感病毒与图中结构⑤(填序号)的化学组成最相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近年来,性早熟已经成为威胁儿童正常健康的一种疾病,而且有更加低龄化的趋势.研究者怀疑主要原因是由于食物中含有外源性激素,特别是某些患儿引用了牛初乳以后,产生了性早熟的症状.但也有人认为出现性早熟的原因是由于儿童营养条件改变,如常引用牛奶导致体内蛋白质摄入量增高(长期高蛋白)导致的.请你设计实验,探究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材料和器材:未成年同种雌鼠若干(性早熟症状可以用初始发情时间为指标),牛初乳,普通牛奶,普通饲料等.
实验目的:探究牛初乳和长期高蛋白食物对性早熟的影响
实验原理:牛初乳中含有外源激素,会引起性早熟;长期摄入高蛋白,有利于机体生长发育提前.
实验步骤:(1)将生长状况相同的健康雌鼠若干只随机均分成甲、乙、丙三组
(2)甲组饲喂含有一定量(适量)牛初乳的饲料,乙组饲喂含有等量普通牛奶的饲料,丙组饲喂等量的普通饲料
(3)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下培养.
(4)观察和记录每组小鼠第一次发情的时间(初始发情时间),并统计各组的平均值.
实验预期结果
若预期实验结果是支持牛初乳中含有外源激素导致小鼠性早熟,则实验现象为:甲组发情时间<乙组发情时间=丙组发情时间
若预期实验结果是支持长期摄入高蛋白导致小鼠性早熟,则实验现象为:乙组发情时间<甲组发情时间=丙组发情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