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3.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棉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B.cDNA文库中的基因具有启动子和内含子
C.用同种限制酶切割质粒和目的基因可获得相同的黏性末端
D.外源DNA必须位于重组质粒的启动子和终止子之间才能进行表达

分析 1、DNA重组技术至少需要三种工具: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DNA连接酶、运载体.
限制酶: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
DNA连接酶:两个DNA片段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形成重组DNA.
常用的运载体:质粒、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
2、基因工程的原理为基因重组.
3、cDNA文库和基因文库的比较表:

文库类型cDNA基因组文库
文库大小
基因中启动子
基因中内含子
基因多少某种生物的部分基因某种生物的全部基因
物种间的基因交流可以部分基因可以

解答 解:A、基因工程的原理是基因重组,A正确;
B、cDNA文库中的基因是通过mRNA逆转录形成的,只包含基因中的外显子,不具有启动子和内含子,B错误;
C、限制酶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因此用同种限制酶切割质粒和目的基因可获得相同的黏性末端,C正确;
D、启动子是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能启动转录过程,而终止子能终止转录过程,所以外源DNA必须位于重组质粒的启动子和终止子之间才能进行表达,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原理、采用的工具及作用、具体的操作步骤,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如图为野生绵羊种群在1800年被引入某岛屿后的种群数变化曲线.下列对该种群的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
A.1840年前种群数量的增长趋势与气候适宜、食物和空间较充裕有关
B.该绵羊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会因环境的破坏而改变
C.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后,出生率和死亡率基本相等
D.该绵羊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在1850-1940年间不断地波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在研究DNA的基因样本前,采集来的血样需要蛋白水解酶处理,然后用有机溶剂除去蛋白质.用蛋白水解酶处理血样的目的是(  )
A.除去血浆中的蛋白质
B.除去染色体上的蛋白质
C.除去血细胞表面的蛋白质
D.除去血细胞中的所有蛋白质,使DNA释放,便于进一步提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福建长泰第二中学高三下第一次月考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实验变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酶催化的反应速率是自变量

B.模拟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关系,正方体琼脂块的体积大小是无关变量

C.观察洋葱鳞片叶外表皮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中,原生质层位置的变化是无关变量

D.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作用,插条生根数是因变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如图是某实验室做的通过动物纤维母细胞等获得单抗的实验研究.据图回答.

(1)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是动物细胞融合技术的重要应用之一,动物细胞融合技术的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
(2)X、Y、Z细胞的名称分别是骨髓瘤细胞、抗原刺激过的效应B细胞、杂交瘤细胞.
(3)①过程类似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中的脱分化过程.与纤维母细胞相比,诱导干细胞的全能性较高.②过程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③过程中需用到的生物诱导剂是灭活的病毒.
(5)获得符合要求的Z细胞后可以在体外人工配制的培养液中培养,也可注射到小鼠的腹腔中扩大培养,后者相对于前者的优点是避免了配制培养基的麻烦,而且受外界环境因(如温度等)素影响较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所基于的免疫学基本原理是(  )
A.骨髓瘤细胞生长分裂旺盛
B.每个B淋巴细胞只具备产一种抗体的能力
C.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后只剩下产一种抗体的能力
D.在本案中只有三聚氰胺分子能刺激B淋巴细胞形成产单一抗体的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只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生物是(  )
A.酵母菌B.乳酸菌C.破伤风杆菌D.硝化细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年安徽合肥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综生物试卷 (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雄性哺乳动物体细胞中有一对大小、形态、结构不同的性染色体(X、Y)。X染色体和Y染色体有同源部分,也有非同源部分,如下图所示。

(1)已知某性状由位于性染色体上的某基因控制,为了判断该基因位于XY同源区段还是X非同源区段,将一只隐性雌性个体与一只显性雄性个体杂交。预测和分析实验结果:

①若子代雌性为显性,雄性为隐性,则

②若子代 ,则该基因位于XY同源区段。

(2)研究该哺乳动物遗传病发现,甲病为伴X显性遗传病(基因表示为A、a),乙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基因表示为B、b)。现患甲病雄性个体(I -1)与正常个体(I-2)交配获得一只患甲病雌性后代(Ⅱ-1),其与正常个体(Ⅱ-2)交配得到一只两病兼患雄性个体 (Ⅲ-1)。推理可知,一般而言,在该哺乳动物群体中,甲病在___ _雄性/雌性)中发病率较高,I-2基因型为 ,两病兼患雄性个体(Ⅲ-1)产生的原因是 (不考虑突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天津十二区县重点高中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青蒿素是从青蒿中提取的药用成分,它能有效地杀死导致疟疾的元凶—疟原虫。请回答下列问题:

(1)疟原虫是一类单细胞、寄生性的真核生物,它与大肠杆菌的主要区别是 。青蒿素治疗疟原虫的原理是:青蒿素和其衍生物可以与疟原虫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结合,使细胞膜失去 功能,从而干扰营养物质的吸收。

(2)在适合生长的氮浓度范围内,探究不同氮素水平对青蒿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

① 青蒿叶肉细胞内的ADP在叶绿体中的移动方向是 ,光合作用产物C6H12O6中的氧来源于原料中的

氮素水平

(mmol·L-1)

叶绿素含量

(μg·cm-2)

净光合速率

(μmol·m-2·s-1)

气孔开放度

(mmol·m-2·s-1)

胞间CO2浓度

(μL·L-1)

5(低氮)

86

19.4

0.68

308

10(中氮)

99

20.7

0.84

304

15(偏高)

103

21.4

0.85

301

20(高氮)

103

22.0

0.84

295

② 从表中可知,随着氮素水平的增高,叶片净光合速率逐渐 ,气孔开放度 (限制/不限制)净光合速率的变化。

③ 高氮组比偏高组叶片净光合作用速率高,而叶绿素含量相同,推断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参与光合作用的酶。

④ 为使实验数据更可靠,在控制好无关变量的基础上,应针对每个氮素水平条件下设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