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4.生物兴趣小组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做了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理论上,b中不应具有放射性
B.b中放射性的高低,与②过程中搅拌是否充分有关
C.若b中有放射性,说明①过程培养时间过长
D.上述实验过程并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分析 1、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2、上清液和沉淀物中都有放射性的原因分析:
①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上清液中有少量放射性的原因:
a.保温时间过短,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使上清液出现放射陡.
b.保温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子代,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也会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含量升高.
②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沉淀物中也有少量放射性的原因:由于搅拌不充分,有少量35S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吸附在细菌表面,随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使沉淀物中出现少量的放射性.

解答 解:A、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菌,经过离心后分布在上清液中,因此理论上,b中不应具有放射性,A正确;
B、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细胞外的蛋白质外壳与细菌分离,若搅拌不充分,会导致b沉淀物中放射性增强,因此b中放射性的高低,与②过程中搅拌是否充分有关,B正确;
C、b中理论上不含放射性,这与①过程中培养时间的长短无关,C错误;
D、上述实验过程只能证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仅凭该实验还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现象及结论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如图甲表示某豆科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CO2释放和O2吸收速率的变化趋势,图乙表示该豆科植物叶肉细胞中C3的相对含量在夏季某天24h内(有一段时间乌云遮蔽)的变化趋势.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在12~24h期间,萌发种子的呼吸方式主要是无氧呼吸,作出该判断的理是氧气吸收量很少,而二氧化碳释放量很多.
(2)图甲中,胚根长出后,萌发种子呼吸方式中的有氧呼吸呼吸速率迅速升高.第48h后,萌发的种子O2吸收速率超过CO2释放速率.其原因是细胞呼吸的底物中还有脂肪等物质.
(3)图乙中,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区间是曲线B~I段所对应的时间,乌云消的时间可能是曲线上D点对应的时刻.与F点相比,G点叶绿体中NADPH的含量较高(选填“高”或“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瓢虫是二倍体生物,决定某种瓢虫翅色的复等位基因有多种,但效应最为显著的是TA、TB、TC、t四种复等位基因,且TA、TB、TC相对t为显性,TA、TB、TC之间互为并显性关系.若以此四种复等位基因为计算依据,则该瓢虫种群中的表现型种类是(  )
A.4种B.5种C.7种D.12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有关神经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突触后神经元不具有合成神经递质的能力
B.与神经元相连接的肌肉只能是反射弧结构的感受器
C.神经细胞静息时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增大
D.突触后膜的特定蛋白决定了神经递质的释放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在一定实验条件下,测得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氧气浓度为15%)、呼吸作用速率与氧气浓度之间的关系及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速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为碳反应提供了ATP和NADPH两种物质.
(2)影响图甲中a曲线A点上下移动的外界因素主要是温度;图乙中细胞呼吸有关曲线的数据需在无光(或黑暗)条件下测量.
(3)由图可知,40℃时,植物体不能(填“能”或“不能”)显示生长现象;而5℃时的状态可用图甲中B(填“A、B”或“C”)点表示.
(4)用大棚种植蔬菜时,白天应控制光强为C点对应的光照强度,温度为25℃最佳.
(5)图甲中光合作用强度是用CO2吸收量(mol/h)表示的,如果改为用O2的吸收量(mol/h)表示,请绘出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曲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如图是某地沙丘中植物群落的演替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示沙丘上的群落演替类型属于初生演替
B.引起上述群落演替的环境因素最可能是该地区雨水增多
C.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中所有种群的数量都呈“S”型增长
D.不同时期群落中优势种群不同与植物对光、肥、水等的生长需求不同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科研人员分别做了下列两个有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实验.请冋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为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科研人员将同一品种玉米苗置于25℃条件下培养,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
实验二:图2所示为探究呼吸作用的实验装置.在A瓶中放一些湿棉花,上面放数粒已萌发的种子;在B瓶中放一些干棉花,上面放相同数量的干种子.瓶内各吊一小杯NaOH溶液,塞上带温度计的软木塞.实验时间为48h.

(1)图1中,与D点相比,B、C点条件下限制玉米CO2吸收量的因素分别是光照强度、土壤含水量.
(2)实验一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在40%〜60%(填范围)的条件下施肥效果明显.
(3)实验二在48h后,两温度计示数相对较高的是A,原因是萌发的种子进行较强的呼吸作用,释放出较多的热量.
(4)观察图2导管中的液面,明显上升的是A瓶,原因是种子呼吸作用会消耗O2,放出的CO2被瓶内的NaOH溶液吸收,使瓶内气压下降.
(5)如预先在图2两锥形瓶内各放人一小杯鲜奶(内混有少量的乳酸菌),则先变酸的应该是位于A瓶中的鲜奶,其原因主要是A锥形瓶内氧气较少,乳酸菌发酵进行得较快,乳酸积累较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关于酶和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能合成酶的细胞也能合成ATP
B.消化道内蛋白质的水解与ATP的水解相联系
C.同一生物体的不同功能细胞中,酶的种类完全不同
D.加酶洗衣粉中常添加固定化的碱性蛋白酶和碱性脂肪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癌症免疫治疗位于2013年度十大科学突破之术.免疫系统识别和摧毁异常细胞的能力可能可以成为阻止癌症发展的一个手段.PD-1(programmed death 1)是活化的T细胞、B细胞等淋巴细胞表面的一种免疫抑制性跨膜蛋白质分子,它可以阻止T细胞全力攻击“入侵者”,就像刹车的作用,而pd-1抗体(也称pd-1抑制剂)可以促进T细胞的增殖,分化和淋巴因子的产生,是近年治疗一些晚期癌症的特效药.请根据题中信息回答下列有关免疫调节的问题:
(1)免疫系统可以抑制癌症的发生,体现了其监控和清除的功能;细胞癌变后,主要是细胞免疫免疫起作用(填“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
(2)下列选项中,pd-1抗体发挥作用的场所是C.
A.内环境       B.细胞内液       C.细胞膜        D.组织液和血浆
(3)请根据题中信息分析,在健康人体内阻断pd-1,将导致机体患下列哪种疾病A.
A.自身免疫病       B.过敏反应       C.艾滋病        D.胸腺发育不良
(4)异体器官移植容易产生排斥(排异)反应,因此,器官移植后,促进(填“促进”或“阻断”)病人pd-1的功能,将有利于供体器官的存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