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下列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本实验足以证明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B.将被S或P标记的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可以通过观察放射性的分布判断遗传物质是蛋白质还是DNA
C.用含P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培养噬菌体的时间,温度等是本实验的无关变量.但保温时间如果过长或过短,则沉淀物中的放射性量高,而不影响上清液中放射性量
D.用含S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如果没有搅拌直接离心,则沉淀物中放射性比正常情况下高

分析 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①研究着: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
②实验材料: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等.
③实验方法: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④实验思路:S是蛋白质的特有元素,DNA分子中含有P,蛋白质中几乎不含有,用放射性同位素32P和放射性同位素35S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直接单独去观察它们的作用.
⑤实验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
⑥实验结论:DNA是遗传物质.

解答 解:A、本实验只能证明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A错误;
B、将被S或P标记的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离心后,可以通过观察放射性的分布判断遗传物质是蛋白质还是DNA,B错误;
C、用含P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培养噬菌体的时间,温度等是本实验的无关变量.但保温时间如果过长或过短,则沉淀物中的放射性量高,而影响上清液中放射性量,C错误;
D、用含S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如果没有搅拌直接离心,则沉淀物中放射性比正常情况下高,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熟练掌握该实验的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兴奋是指动物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的过程.在神经系统中,兴奋是以电信号/局部电流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为确定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蛋白质的中间载体,科学家们做了如下研究.
(1)依据真核细胞中DNA(或“基因”)位于细胞核内,而蛋白质合成在核糖体上这一事实,科学家推测存在某种“信使”分子,能将遗传信息从细胞核携带到细胞质中.
(2)对于“信使”,有两种不同假说.假说一:核糖体RNA可能就是信息的载体;假说二:另有一种RNA(称为mRNA)作为遗传信息传递的信使.若假说一成立,则细胞内应该有许多不同(填“相同”或“不同”)的核糖体.若假说二成立,则mRNA应该与细胞内原有的核糖体结合,并指导蛋白质合成.
(3)研究发现噬菌体侵染细菌后,细菌的蛋白质合成立即停止,转而合成噬菌体的蛋白质,在此过程中,细菌细胞内合成了新的噬菌体RNA.为确定新合成的噬菌体RNA是否为“信使”,科学家们进一步实验.
15NH4Cl和13C-葡萄糖作为培养基中的氮源和碳源来培养细菌,细菌利用它们合成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经过若干代培养后,获得具有“重”核糖体的“重”细菌.
②将这些“重”细菌转移到含14NH4CI和12C-葡萄糖的培养基中培养,用噬菌体侵染这些细菌,该培养基中加入32P标记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作为原料,以标记所有新合成的噬菌体RNA.
③将上述被侵染后裂解的细菌进行密度梯度离心,结果如图表示,由图可知,大肠杆菌被侵染后没有合成(填“合成了”或“没有合成”)新的核糖体,这一结果否定假说一.32P标记的新噬菌体RNA仅出现在离心管的底部,说明新合成的噬菌体RNA与“重”核糖体相结合,为假说二提供了证据.

组别实验处理预期结果
1 
2  
(4)若要证明新合成的噬菌体RNA为“信使”,还需要进行两组实验,请选择下列序号填入表格.
①将新合成的噬菌体RNA与细菌DNA混合
②将新合成的噬菌体RNA与噬菌体DNA混合
③出现DNA-RNA杂交现象
④不出现DNA-RNA杂交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所述中不属于生长素生理作用的是(  )
A.促进植株生长B.抑制枝条发芽C.防止果实脱落D.解除顶端优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如果一个种群的增长率为零,以下哪种情况会出现(  )
A.种群增加,并出现食物和栖息地的激烈竞争
B.种群增加,没有迁入和迁出
C.种群会因有毒废物的积累而减少
D.种群接近其负荷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的内环境即体液
B.内环境的温度随气温变化而变化
C.葡萄糖以自由扩散方式从消化道腔进入内环境
D.NaHCO3和NaH2PO4对血浆PH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图I表示某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进行的两个相关的生理过程,其中a、b、c表示物质,甲和乙分别表示某种细胞器;图II表示在不同温度下,测定该植物叶片重量变化情况(均考虑为有机物的重量变化)的操作流程及结果,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物质c是一种含3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它在乙的基质或线粒体基质(场所)被彻底分解;将结构乙从细胞中提取出来,置于清水中,则其内膜破裂晚(早、晚)于外膜.
(2)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可看到甲内部有一些颗粒,它们被看作是甲的脂质仓库,其体积随甲的生长而逐渐变小,可能的原因是颗粒中的脂质参与叶绿体中的膜结构.
(3)从图II分析可知,该植物的呼吸速率可表示为X,光合速率可表示为Y+2X.在13°C〜16°C之间,随着温度的升高,呼吸作用强度增强(增强、减弱、不变),实际光合作用的强度增强(增强、减弱、不变).
(4)恒定在上述14℃温度下,维持10小时光照,10小时黑暗,该植物叶片增重最多,增重了30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不含32P的大肠杆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由大肠杆菌的DNA编码
B.亲代噬菌体DNA连续复制3次产生的DNA中,含32P的DNA占$\frac{1}{8}$
C.合成子代噬菌体DNA的原料来自大肠杆菌
D.噬菌体DNA与大肠杆菌DNA的$\frac{A+C}{T+G}$的值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关于“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探究过程的注意事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正式实验前先做一个预实验,目的是为正式实验摸索条件
B.找准枝条的上下端,防止颠倒
C.每个枝条处理的时间应该一致
D.此探究活动中不存在对照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