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分析图1:图1是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称为转录.图中a为DNA分子,b为RNA分子,c为RNA聚合酶.
分析图2:图2表示小麦不同开花天数的细胞内AGPP、GBSS、SSS、SBE的相对表达量.
解答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图1表示小麦细胞中的转录过程;a为DNA分子,b为RNA分子,从组成成分分析,RNA不同于DNA的是RNA有核糖和尿嘧啶,DNA有脱氧核糖和胸腺嘧啶.
(2)要检测GBSS基因转录产物的浓度,可采用分子杂交技术,即用基因探针与细胞中的mRNA杂交;在小麦籽粒灌浆成熟阶段,GBSS的相对表达量低,而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由于转录产物(mRNA)的浓度保持正常水平,由此可推知其翻译过程受到抑制.
(3)研究发现细胞中AGPP、SSS、SBE等酶的活性均与小麦籽粒中直链淀粉积累速度成正相关,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分析,说明了一种性状受多种基因控.图2中横坐标是时间,因此与直链淀粉形成有关的基因在表达方面表现出时间的差异性.根据图2可知,AGPP等几个关键酶的表达量在花后25天仍较高,将继续催化小麦籽粒中直链淀粉的合成和积累,因此小麦籽粒中直链淀粉的积累量在花后25天后仍将继续增加.
故答案为:
(1)转录 有核糖和尿嘧啶
(2)分子杂交 翻译
(3)一种性状受多种基因控制 时间 AGPP等几个关键酶的表达量在花后25天仍较高,将继续催化小麦籽粒中直链淀粉的合成和积累
点评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基因与性状的关系,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场所、条件、产物等基础知识;识记DNA和RNA的异同;识记基因与性状的关系,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答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② | B. | ②③ | C. | ①⑤④ | D. | ②③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②④⑤共同构成突触 | |
B. | ④处发生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化 | |
C. | ③作用于④,不一定能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 |
D. | ③的释放需要能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生长素只能在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中合成 | |
B. | 植物的相关性是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 |
C. | 生长素只能分布在植物体生长旺盛的部位 | |
D. | 黑暗条件下正常生长的植物体内只存在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西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下2月模块诊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中学迁入新建校园14年,校园中白头鹎(鸟纲鹎科动物)在14年间的种群增长速率如下表所示。据表分析可知( )
A.这14年中,白头鹎的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B.第12年时,白头鹎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C.该学校中,白头鹎的K值约为第14年时其种群数量的两倍
D.用样方法调查白头鹎的种群密度并计算出增长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西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下2月模块诊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易通过肺部进入血液,导致生物膜通透性改变,引起细胞死亡。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
A.PM2.5中的一些酸性物质进入血液会导致血浆呈酸性
B.PM2.5进入人体的肺泡中表明已进入人体内环境
C.PM2.5由肺泡穿过5层细胞,与血红蛋白结合,并影响其功能
D.PM2.5进入人体细胞的部分途径是血浆→组织液→人体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省湛江市高二下学期月考生物试卷 (教师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
A.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抗体和激素等
B.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异物不属于维持内环境稳态的机制
C.pH和温度的稳定,为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创造了条件
D.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浆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