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8.以下是与高中生物教材有关的内容.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用高倍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时需要用健那绿染液对其染色,这种染色剂可使线粒体被染成蓝绿色.
(2)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属于模型方法中的物理模型.
(3)细胞呼吸中产生的(H]是一种十分简化的表示方式.这一过程实际上是氧化型辅酶I(NAD+)转化成还原型辅酶I(NADH).
(4)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可用龙胆紫溶液来染染色体,该实验中装片的制作流程为取材、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5)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DNA,都能进行半自主自我复制(半自主复制),并通过转录和翻译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为了与细胞核的基因相区别,将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基因称为细胞质基因.

分析 1、检测酒精时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颜色由橙色变成灰绿色.
2、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步骤:解离(解离液由盐酸和酒精组成,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来)、漂洗(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染色(用龙胆紫、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制片(该过程中压片是为了将根尖细胞压成薄层,使之不相互重叠影响观察)和观察(先低倍镜观察,后高倍镜观察).

解答 解:(1)健那绿为活体染色剂,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时需要用健那绿染液对其染色,这种染色剂可使线粒体被染成蓝绿色.
(2)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属于模型方法中的物理模型.
(3)细胞呼吸中产生的(H]是一种十分简化的表示方式.这一过程实际上是氧化型辅酶I(NAD+)转化成还原型辅酶I(NADH).
(4)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可用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来染染色体,该实验中装片的制作流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5)线粒体和线粒体都含有少量DNA和RNA,是能进行半自主复制的细胞器,可通过转录和翻译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故答案为:
(1)健那绿染液
(2)物理模型
(3)还原型辅酶I(NADH)
(4)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5)半自主自我复制(半自主复制)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及有丝分裂的实验,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如图表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中内容物可使b兴奋或抑制
B.b神经元兴奋时,其膜内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同
C.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
D.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③一定是一个神经元的树突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有关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食物十分充足的条件下,社鼠的种群数量不可能呈“S”型增长
B.森林群落中各类生物的垂直分层都是由阳光条件直接决定
C.生态系统中的碳在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只能以CO2的形式进行
D.初生演替过程中,种间竞争可能会导致原有优势种的消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是关于基因、蛋白质和性状三者之间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B.决定生物体的性状的根本原因是生物体中有相应的基因
C.基因与性状之间一定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D.蛋白质的结构可以直接影响生物的性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某多肽有30个氨基酸,其中含天门冬氨酸4个,分别位于第5、6、15、30位(见图);肽酶X专门作用于天门冬氨酸羧基端的肽键,肽酶Y专门作用于天门冬氨酸氨基端的肽键,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30肽含有肽键29个
B.该30肽至少含游离的氨基和羧基各为1个和5个
C.肽酶X完全作用后产生的多肽共含有氨基酸29个
D.肽酶Y完全作用后产生的多肽中氧原子数目比30肽多了4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鼻咽癌发病率居全球首位,下列关于鼻咽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环境污染和食用咸鱼过多可能是诱发鼻咽癌的重要因素
B.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居民体内含有的原癌基因较其他地区多
C.鼻咽细胞癌变后,细胞周期比正常体细胞的细胞周期耗时短
D.致癌相关基因在家族中的稳定遗传可能是存在鼻咽癌高危家族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某植物上栖息着以该植物为食的甲、乙两种昆虫和以乙昆虫为食的蜘蛛.甲昆虫在白天活动,乙昆虫在夜晚活动.甲昆虫采集该种植物的叶片后,植物会释放出挥发性的物质X,X既可吸引甲昆虫的天敌,也能驱赶乙昆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可采用样方法调查甲昆虫的种群密度
B.影响乙昆虫活动的信息类型为化学信息
C.蜘蛛在蜘蛛网上捕食乙昆虫利用了物理信息
D.施用人工合成的物质X,短期内乙昆虫的天敌数量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酵母菌是发酵工程常用的微生物,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广泛应用.某兴趣小组为了研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相关研究实验,图1为实验流程,图2为根据实验测得数据绘制的曲线图.请据图回答:

(1)摇床又称为自动振荡器,培养时需将锥形瓶置于摇床上进行震荡的目的是摇晃震动可以增加培养液中的溶氧量,利于酵母菌和反应底物的充分结合.
(2)若本实验使用的是如下规格的血球计数板,图3是一块血球计数板正面示意图,图4为计数板规格图,该血球计数板上有2个计数室,在计数时一般采用五点取样法进行取样计数.若制备装片时,将清洁干燥的血球计数板先在计数室上滴一滴酵母菌液,静置5min再盖上盖玻片,测量的结果会偏高.

(3)显微观察时在调焦清楚后,若发现只能看到血球计数板的横线而看不到竖线,此时应该调节反光镜和光圈,将视野调暗.
(4)显微计数时发现所选取的样方中方格内酵母菌总数为零,可能的原因有(多选)ABC
A.样液中酵母菌数量过少
B.样液稀释的倍数过大
C.样液取自于未摇匀的上清液
D.实验过程中部分酵母菌死亡
(5)分析图2实验数据得知,在0~7d之间酵母菌的数量呈“S型”增长:超过7d之后,由于营养物质的大量消耗、代谢废物的积累、培养液pH的变化原因,酵母菌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B.群落的丰富度与群落中的种群密度呈正相关
C.草原上的生物间可出现捕食、竞争等种间关系
D.群落演替总是向着生物多样性增加的方向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