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2.Bt毒蛋白基因是从苏云金芽孢杆菌中分离出来的抗虫基因,因其表达产物Bt毒蛋白具有杀虫效果好、安全、高效等优点而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基因.请回答下列有关转基因抗虫植物的问题:
(1)要从苏云金芽孢杆菌中获取Bt毒蛋白基因,可根据Bt毒蛋白基因的部分已知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对),再利用PCR技术扩增出Bt毒蛋白基因.
(2)构建重组质粒时,常用Ti质粒作为载体,是因为Ti质粒上具有T-DNA(可移动的DNA),它   能把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植株细胞)的染色体DNA上.这种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受体细胞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
(3)要确定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后,是否赋予了棉花抗虫特性,在个体水平上还需要做抗虫接种实验;若要检测具有抗虫基因的棉花是否产生了相应毒蛋白,在分子水平上可利用抗原-抗体杂交方法进行检测.
(4)目前,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问题是社会争论的热点.如有些人认为转基因植物的种植会威胁环境安全;但也有人认为转基因植物的种植减少了农药的使用,有利于减轻污染.面对转基因技术的利弊,我们应持有的正确做法是趋利避害,不能因噎废食.

分析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骤主要包括四步:①目的基因的获取②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③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④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1.分子水平上的检测  
  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
  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
  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
2.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例:用虫食用棉花,观察其存活情况,来鉴定棉花是否具有抗虫特性.)

解答 解:(1)要从苏云金芽孢杆菌中获取Bt毒蛋白基因,扩增目的基因利用PCR技术,该技术需要引物,可根据Bt毒蛋白基因的部分已知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对).
(2)构建重组质粒时,常用Ti质粒作为载体,是因为Ti质粒上具有T-DNA(可移动的DNA),它能把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植株细胞)的染色体DNA上.这种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受体细胞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
(3)要确定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后,是否赋予了棉花抗虫特性,在个体水平上还需要做抗虫接种实验;若要检测具有抗虫基因的棉花是否产生了相应毒蛋白,在分子水平上可利用抗原-抗体杂交方法进行检测.
(4)如有些人认为转基因植物的种植会威胁环境安全;但也有人认为转基因植物的种植减少了农药的使用,有利于减轻污染.面对转基因技术的利弊,我们应持有的正确做法是趋利避害,不能因噎废食.
故答案为:
(1)引物(对)   PCR
(2)T-DNA(可移动的DNA)   染色体DNA     农杆菌转化法
(3)抗虫接种    抗原-抗体杂交
(4)农药     趋利避害,不能因噎废食

点评 本题考查了基因工程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区分识记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不同方法;掌握目的基因检测与鉴定的方法;明确抗虫植物研究的生态学意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为了验证植物向光性与植物生长素的关系,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一)方法步骤取6个小花盆,各栽入一株品种、粗细和大小都相同的玉米幼苗(要求幼苗的真叶未突破胚芽鞘).按下图所示方法进行实验处理.接通台灯电源24h后,打开纸盒,观察并记录6株玉米幼苗的生长情况.

(二)实验结果预测:
在以上装置中,玉米幼苗保持直立生长的是1、3、5号装置,而玉米幼苗基本停止生长的是4号装置.
(三)部分实验结果的分析与推论
(1)根据1号和2号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产生向光性是由单侧光照射引起的.
(2)根据2号和4号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的向光性生长与玉米幼苗尖端的存在与否有关.
(3)根据2号和3号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感光部位在尖端.
(4)根据5号和6号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只能说明玉米幼苗发生弯曲生长与生长素在玉米幼苗胚芽鞘两侧分布不均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种群E的数量和密度的直接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及迁入率和迁出率.某研究性小组对该食物网中活动能力较强的物种D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所用的调查方法应该为标志重捕法.
(2)本食物网中一共包括食物链8条,其中D和F的种间关系为竞争.
(3)图中能够固定太阳能的生物是A和B,属于次级消费者的是C、D、F、G、H,其中C、G、H占有的营养级最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不一定导致基因突变
B.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和低温诱导获得多倍体形成的原理一致
C.多倍体育种,可以打破物种间的生殖隔离,产生可育后代
D.三倍体西瓜由于细胞中含3个染色体组,无法产生种子,故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某些农作物秸秆富含纤维素,纤维素经过水解可以形成葡萄糖,葡萄糖再经过发酵可以生产酒精.如图是利用农作物秸秆生产酒精的大致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纤维素分解菌能合成纤维素酶,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它至少含有三种组分,其中前两种酶使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第三种酶将它分解成葡萄糖.
(2)图中发酵阶段常用的菌种是酵母菌,在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方程式可表示为C6H12O6$\stackrel{酶}{→}$2CO2+2C2H5OH+能量,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酸性重铬酸钾来检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可以证明生长素低浓度促进生长,而高浓度抑制生长的例子是(  )
A.茎的向光性和负向重力性B.茎的顶端优势和根的向地性
C.生长素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D.生长素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在受精作用过程中,不会发生的现象是(  )
A.细胞膜接触传递信息B.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C.核融合使染色体会合D.卵细胞膜生理发生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如图表示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据图回答: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在A图中,①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感受器.
(2)B图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在a、b、c中处于反极化状态的是b,该处膜电位变化的产生原因是钠离子内流.
(3)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中按单一方向传导的原因是在A图的[⑥]突触结构中,神经冲动的传递是单一方向的,在此结构中信号的转换模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吉林省高一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1、图2表示小麦开花数天后测定种子中几种物质的变化,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构成小麦植株的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种子成熟后期,含水量 ,结合水/自由水的比例 (上升/下降),进而改变干物质的量,干重的变化主要与 元素密切相关。

(2)小麦成熟过程中糖类物质之间可以发生转化, 含量增多,用 试剂检测还原糖的量,还原糖的多少可通过 来判断。

(3)红薯和土豆都富含淀粉,但红薯吃起来比土豆甜。某兴趣小组猜测土豆中可能不含 酶,所以淀粉不能被分解成甜度比较高的还原糖。为验证这一说法,他们进行了相关实验,请帮助其完成以下实验。

实验原理:

①淀粉能被淀粉酶水解为还原糖;

备选材料与用具:去掉淀粉与还原糖的红薯提取液,去掉淀粉的土豆提取液,双缩脲试剂A液,双缩脲试剂B液,斐林试剂甲液,斐林试剂乙液,苏丹Ⅲ染液,质量分数为3%的淀粉溶液,质量分数为3%的蔗糖溶液等。

实验步骤:(请补充完整)

第一步

第二步

向A、B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___________、水浴加热至60 ℃的水溶液中,水浴保温5 min

第三步

注入C试管混合均匀后,向A、B试管中各加入2 mL,然后

实验结果预测:该实验最可能的结果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