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藤壶是海产甲壳类,幼虫自由游泳,成虫外表有由石灰质骨片构成的匣,匣的基部附着在岩石、木材上。苏格兰海边有两种藤壶,一种名为Chthamalusstellatus,简称C,一种名为Semibalanusbalanoides,简称S。C附着于沿海潮间带的上部,S分布于潮间带的下部(见下图)。

(1)分析这两种藤壶形成这种分布的原因。

(2)实验证明,如果没有S藤壶存在,C藤壶是能在潮间带的较下部分附着生长的。反之,S藤壶不能在潮间带上部附着生长。这说明了什么?

答案:
解析:

  生态位(ecological niche)指的是生物种群在群落中的生活方式和它们在时间和空间上占有的地位。生态位远比栖息地复杂。

  群落中生态位相似的物种是要发生竞争的,夺取生态位。生态位越近似的物种,竞争越激烈,选择压也越强。激烈竞争的结果,可能使其中一个物种趋于灭绝,例如,我们前面所讲的两种草履虫在同一环境中的竞争。但是,这种现象是较少发生的,只有在外力(如人力)介入或新物种进入的情况下才可能发生。更多的一种情况是,生态位相似的物种,通过自然选择,生态位发生了分化,从而减少或排除了它们的竞争,使它们共存下来(见下图)。

  具体地说,如果两个种群的生态位有重叠之处,例如一个种群主要以a为食,另一种群主要以b为食,它们所吃食物有些是共同的,即见图中的c。自然选择对于以c为食的个体有更大的压力,因而两个种群中以c为食的个体就日趋没落。结果,两种群的生态位发生了变化,各就各位,都生存下来。上部潮涨时有水,潮落时无水,因而上部温度和盐分的变化较大,下部条件则比较稳定。生于潮间带上部的C藤壶的幼虫随水漂浮,它们或附着到下部的岩石上或附着于上部岩石上。附着于上部的幼虫不久即发育变态而成成虫,但下部岩石上却从无C藤壶生长其上。这是由于下部的S藤壶生长快,它们很快将C藤壶幼虫挤走,使之不能发育。这说明C藤壶的基本生态位有一部分是和S藤壶重复的。但是,C藤壶无力和S藤壶竞争,因为后者生长快,因此,C藤壶的生态位中与S藤壶生态位重复的部分全部被S藤壶占领,它的生态位缩小到S藤壶不能占据的那一部分,即实际占据的生态位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10年7月14日发布了全球红树林最新环境评估报告。报告指出,全球红树林的生存正面临严重威胁。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红树林面积已缩减了至少五分之一。我国的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的潮间带。她既是海岸的天然防护林,又是多种鸟类觅食、繁殖的场所,也是潮间带多种贝类、甲壳类等生物的栖息、繁衍之地。请完成下列问题:

(1)在红树林里,有一种以植物为食的鸟群,若一年中,该鸟群所储存的总能量保持不变,则该鸟群一年中呼吸消耗的总能量应等于这一年中该鸟群摄取的植物性食物的总能量减去      、减去       ,再减去           

(2)目前红树林日益缩小,亟待保护。请写出保护红树林植被的主要意义:①        ;②      

(3)①下图方框中字母代表该生态系统的不同成分,请根据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写出它们的名称:a        ,b        ,c             ,d              

②成分d的生态作用有                  

(4)在潮间带,浜螺能吃很多种藻类,尤其喜食大型绿藻一浒苔下图表示某一潮间带中浜螺与藻类种数的关系。请回答:

①当浜螺密度从极小增加到约140个/m2时,潮间带中藻类种数随之增加。这种变化可以说明浒苔在该群落中的作用具有怎样的特点              

②当浜螺密度继续增加时,潮间带藻类种数逐渐减少,原因是         

③浒苔虽然是浜螺最喜爱的食物,但是当浒苔的数量减少时,浜螺的数量并不随之减少,这是生态系统具有      的一种体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3-2014学年湖南师大附中高三上期第三次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8分)红树林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的潮间带,是海岸的天然防护林,还是多种贝类、甲壳类、鱼类及鸟类栖息繁殖的场所。薇甘菊是多年生藤本植物,能攀爬树冠迅速生长,繁殖能力强。某科研小组对薇甘菊入侵红树林的有关状况进行研究,选取未受入侵的红树林群落、轻度入侵的“红树林—薇甘菊”群落、重度入侵的薇甘菊为主的群落和无植被覆盖的光滩(分别编号为A、B、C、D)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如下表。该小组还研究了红树林植被的碳转移途径,如下图。请分析回答:

(1)由上表结果可知,该调查研究的名称是                                                

可得出的结论是:a.凋落物碳储量随薇甘菊入侵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b.                                                                     

(2)薇甘菊与红树之间的关系是              。从光滩上开始的群落演替属于          演替。

(3)据上图分析,能量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        (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途径⑤是指                          ,一年内植被碳储量的净增加量是              

(4)红树林是海岸的天然防护林,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3-2014学年湖南师大附中高三上期第三次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8分)红树林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的潮间带,是海岸的天然防护林,还是多种贝类、甲壳类、鱼类及鸟类栖息繁殖的场所。薇甘菊是多年生藤本植物,能攀爬树冠迅速生长,繁殖能力强。某科研小组对薇甘菊入侵红树林的有关状况进行研究,选取未受入侵的红树林群落、轻度入侵的“红树林—薇甘菊”群落、重度入侵的薇甘菊为主的群落和无植被覆盖的光滩(分别编号为A、B、C、D)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如下表。该小组还研究了红树林植被的碳转移途径,如下图。请分析回答:

(1)由上表结果可知,该调查研究的名称是                                                

可得出的结论是:a.凋落物碳储量随薇甘菊入侵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b.                                                                     

(2)薇甘菊与红树之间的关系是              。从光滩上开始的群落演替属于          演替。

(3)据上图分析,能量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        (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途径⑤是指                          ,一年内植被碳储量的净增加量是              

(4)红树林是海岸的天然防护林,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3届陕西省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文)试卷 题型:选择题

冬虫夏草是一味名贵中药。蛾类的幼虫在土壤中越冬时,被虫草属真菌侵入体内,菌丝逐渐充满虫体而变为菌核,使虫体内部组织遭到破坏,仅残留外皮,夏季菌核萌发,由幼虫的口或头部长出菌柄的子座,因而似直立的小草。这种真菌与幼虫的关系属于

A.互利共生   B.寄生        C.捕食     D.竞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