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根据提取玫瑰精油的实验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提取玫瑰精油的实验流程填写有关内容:取材→_________→鲜玫瑰花+清水→_________→油水混合物(加入_________)→分离油层(加入_________)→除水→_________→玫瑰油

(2)蒸馏瓶中加_________,目的__________________。

(3)油水混合物加入NaCl目的:。__________________。

(4)层加入无水NaSO4目的:__________________。

(1)安装蒸馏装置、水蒸汽蒸馏、NaCl、无水NaSO4、过滤

(2)几粒沸石、防止液体过度沸腾。

(3)使乳化液分层 (4)除去油层中的水



加NaCl,形成盐溶液利于与油分层;无水NaSO4与H2O生成十水合硫酸钠Na2SO4·10H2O,以除去油层中的水。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生物实验室里,有下列试剂供实验时选用

   A.10-10M的吲哚乙酸 B.10-4M秋水仙素 C.6%NaCI溶液 D.醋酸洋红染液 E.10%HCl溶液 F.50%蔗糖溶液

(1)分别用上述6种试剂处理小麦幼苗根尖细胞30min后观察,经哪些试剂处理后的细胞仍有生活力?____

(2)欲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应选用试剂____

(3)能促使插条生根的试剂是____

(4)欲使单倍体水稻结实,应选用试剂____

(5)在验证“细胞吸水原理”的实验中,用试剂F处理洋葱表皮。过一段时间后,用清水替代试剂F,镜捡时发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研究小白鼠的生命活动调节时发现:给小白鼠注射促甲状腺激素,会使下丘脑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减少。对此现象的解释有两种观点,观点一:促甲状腺激素直接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观点二: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由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为探究哪种观点正确,请根据以下实验材料和用具,完成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结论。

(1)实验材料和用具:生理状态和性别相同的小白鼠若干只,各种相应手术、注射器材,适宜浓度的促甲状腺激素、生理盐水等(注:对相关激素的检测方法及手术过程不作要求)

(2)实验步骤:
①将实验小白鼠________分为A、B两组,测定每只小白鼠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求平均值,做好记录。
②用手术器械将A组小白鼠的________(写器官名称)切除,B组做相同的外伤手术,但不摘除此器官。
③给A组小白鼠________,给B组小白鼠________。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饲养。
④适宜时间后,同时测定A、B两组小白鼠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求平均值,做好记录。
⑤对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3)预期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⑥若________,说明观点一正确。
⑦若________,说明观点二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甘薯和马铃薯都富含淀粉,但甘薯吃起来比马铃薯甜,为探究其原因,某兴趣小组以甘薯的块根和马铃薯的块茎为材料,在不同温度、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处理30min后,测定甘薯块根还原糖含量见下表,而马铃薯块茎不含有还原糖。

处理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甘薯还原糖含量(mg/g)
22.1
23.3
25.8
37.6
40.5
47.4
54.7
68.9
45.3
28.6

(1)由表可见,温度为70℃时甘薯还原糖含量最高,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推测马铃薯块茎不含有还原糖的最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确认马铃薯不含还原糖的原因,请完成以下实验:
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与用具:甘薯提取液(去淀粉和还原糖),马铃薯提取液(去淀粉),斐林试剂质量分数为3%的淀粉溶液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A、B两支试管,在A管中加入甘薯提取液,B管中加入等量的马铃薯提取液。
第二步:70℃水浴保温5min后,在A、B两支试管中各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70℃水浴保温5min后,在A、B两支试管中再各加入_________________。
第四步:_______________1-2min,观察两试管中溶液颜色变化。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某自花授粉植物花色分为紫色、红色和粉色三种。某实验小组为验证其花色遗传特点,进行了以下杂交实验:(涉及的基因用A、a,B、b,C、c以此类推)
Ⅰ、紫色(纯种)x红色(纯种),F1表现为紫色,F2表现为紫色:粉色:红色=9:6:1
Ⅱ、取F2中某粉色①x红色,后代表现全为粉色
Ⅲ、取F2中某粉色②x红色,后代表现为粉色:红色=1:1

(1)该植物的花色遗传遵循的遗传规律是____,由____对遗传因子控制。

(2)实验Ⅱ中粉色①的基因型可能为____或____。

(3)若Ⅱ中粉色①xⅢ中粉色②,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则杂交组合中含有____对等位基因。

(4)请写出实验Ⅰ的遗传图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为了验证“植物主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能够抑制侧芽生长”,某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选取健壮、生长状态一致的幼小植株,分为甲、乙、丙、丁4组,甲组植株不做任何处理,其他三组植株均切除顶芽。然后乙组植株切口不做处理;丙组植株切口处放置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丁组植株切口处放置含有适宜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
②将上述4组植株置于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
回答下列问题:

(1)各组植株侧芽的预期生长情况分别为:甲组____;乙组____;丙组____;丁组____。

(2)比较甲组与乙组的预期结果,能够说明____。

(3)比较乙组和丙组的预期结果,能够说明____。

(4)比较丙组和丁组的预期结果,能够说明____。

(5)顶芽产生的生长素抑制侧芽生长的原因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下面的方法可用来测定田间棉花植株的光合作用强度。
①夏季晴天,在田间选定有代表性的叶片(叶片左右对称)20片,挂小纸牌编号。
②用5%的三氯乙酸点涂叶柄一圈,将叶柄的筛管细胞杀死,并采取措施尽量保持叶片的自然生长角度。
③按编号顺序分别剪下叶片对称的一半,依次夹入湿润的纱布中,贮于暗处;4小时后,再按编号顺序以同样的速度剪下另外半片叶,也依次夹入湿润的纱布中。
④返回实验室后将各同号叶片的两半对应叠在一起,在无粗叶脉处用刀片沿边缘切下一定面积的两个叶块,分别置于两个称量皿中,80—90℃下烘干5小时,然后在分析天平上称量、记录数据、进行比较。
两部分叶片干重差的总和除以叶面积及照光时数,即为光合作用强度。光合作用强度=干重增加总数÷(切取叶面积总和×照光时数)。

(1)在棉花的光合作用光反应产物中,与能量转换有关的两种化合物是____,影响两者合成的因素除温度外,主要还有____。

(2)在该实验中,特定时间段内的净光合产量=____。

(3)用三氯乙酸杀死叶柄筛管细胞的目的是____。

(4)实验步骤中,有一些措施是为了减少实验误差而设置的,请你列举两例。____。

(5)衡量光合作用强度的指标,除了本实验所选用的干重外,还可以用____或____来衡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某学校生物课外小组的同学用完全培养液培养了一批长势相同的大豆幼苗,并以这些大豆幼苗为实验材料,做了一系列的实验。请根据下列具体实验情况回答相关问题:

(1)取30株大豆幼苗随机均分成A、B两组放到完全培养液中培养,随后又对两组幼苗分别进行了如下处理:A组添加高浓度的KNO3溶液;B组注射“呼吸阻断剂”。A组植株根尖成熟区细胞可能发生____现象;B组植株对K+的吸收量会受到严重影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一个成熟的植物细胞中,相当于半透膜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

(2)将数量不等的大豆植株幼苗随机移栽到5块面积和土壤肥力都相同的地块,每一地块内的植株分布是均匀的,待成熟后,统计数据如下表:

地块号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地块植株数
20
40
60
80
100
荚果数/植株数
8.3
6.8
3.9
2.7
2.1
每个荚果中种子数
3.0
2.9
3.2
2.9
3.0

①请用生态学原理解释“地块植株数”、“荚果数/植株数”两个统计项目中数据产生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
②通过对表中数据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
③如果要全面调查了解5地块的物种多样性(微生物除外),除要调查地面上的植物、动物种类以外,还应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的调查。

(3)取50株大豆幼苗随机均分成甲、乙两组,分别种植于不同的地块中。一段时间后,甲组叶片出现发黄现象,乙组叶片生长正常。为了查明原因,同学们运用课本中的相关实验进行了探究,最后证明:甲组叶片发黄是由于叶绿素含量减少所致。请你根据下列要求,把同学们的实验设计补充完整。
①实验原理:略
②实验步骤:(简要叙述操作过程即可)
a选取甲组适量发黄叶片、乙组相同部位相同质量的正常叶片;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在理论上,上清液中不含放射性,下层沉淀物中具有很高的放射性;而实验的实际最终结果显示:在离心上层液体中,也具有一定的放射性,而下层的放射性强度比理论值略低。

(1)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采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2)在理论上,上层液放射性应该为0,其原因是:理论上讲,噬菌体已将含32P的DNA全部注入大肠杆菌内,上清液中只含噬菌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于实验数据和理论数据之间有较大的误差,由此对实验过程进行误差分析:
a.在实验中,从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到用离心机分离,这一段时间如果过长,会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含量升高,其原因是: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出来,经离心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在实验中,如果有一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将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误差的来源,理由是:没有侵入大肠杆菌的噬菌体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使上清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