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丙物质含有的元素为C、H、O、N | |
B. | 乙物质为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 |
C. | 酶1、酶2和酶3催化的反应均伴有大量的能量释放 | |
D. | 细胞的无氧呼吸只有第一阶段产生了ATP |
分析 1、ATP的结构简式是“A-P~P~P”,其中“A”是腺苷,由1分子核糖和腺嘌呤组成,“~”是高能磷酸键,“P”是磷酸,ATP水解掉1分子磷酸是ADP,水解掉2分子磷酸是AMP,及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水解掉3个磷酸基是腺苷.
2、由分析可知,甲是ADP,乙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丙都腺苷,丁是磷酸;酶1、酶2催化水解高能磷酸键,释放能量多,酶3水解的是普通化学键,释放能量少.
解答 解:A、丙是腺苷,由核糖和腺嘌呤碱基组成,元素是C、H、O、N,A正确;
B、由分析知,乙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RNA的组成成分之一,B正确;
C、由分析可知,酶3水解的是普通化学键,释放能量少,C错误;
D、细胞无氧呼吸过程第一阶段产生ATP,第二阶段不能产生ATP,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的知识点是ATP的组成成分和组成元素,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和意义,ATP与RNA之间的关系,细胞无氧呼吸过程能量变化,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应用相关知识进行推理、判断.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江苏清江中学高三考前周练(模拟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放牧草地有一些占地约lm2的石头。有人于石头不同距离处,调查了蜥蜴个体数、蝗虫种群密度和植物生物量(干重),结果见下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蜥蜴活动地点离石头越远,被天敌捕食的风险越小
B.随着蝗虫种群密度的增大,植物之间的竞争将会减弱
C.距石头的远近是引起该群落垂直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
D.在该系统中的各种生物之间,物质都可以循环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人类白化病症状是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来实现的 | |
B. | 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状是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来实现的 | |
C. | 基因与性状呈线性关系,即一种性状由一个基因控制 | |
D. | 囊性纤维病患者中,编码一个CFTR蛋白的基因缺失了3个碱基,此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高尔基体形成的小泡 | B. | 线粒体的内膜突起 | ||
C. | 甲状腺细胞的内质网 | D. | 叶绿体的基粒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