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9.某女子是色盲基因携带者,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该女子与正常男性婚配,其子女的色觉表现都正常
B.该女子携带的色盲基因最可能来自她的母亲
C.该女子所携带的色盲基因最可能传给她的儿子
D.该女子产生的次级卵母细胞中,有一半不含色盲基因

分析 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此类疾病的特点是:(1)交叉遗传(色盲基因是由男性通过他的女儿传给他的外孙的). (2)母患子必病,女患父必患.(3)色盲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

解答 解:A、该女子的基因型可以表示为XBXb,正常男性为XBY,他们生男孩有一半的概率患病,A错误;
B、该女子携带的色盲基因来自她的母亲和父亲的概率相等,B错误;
C、该女子所携带的色盲基因传给她的儿子和女儿的概率相等,C错误;
D、该女子产生的次级卵母细胞中,有一半不含色盲基因,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以色盲为素材,考查伴性遗传,要求考生识记几种伴性遗传病的特点,明确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再结合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特点准确判断各选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选项描述的物质不一定是蛋白质的是(  )
A.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B.人体内降低血糖的激素
C.细胞内具有催化功能的物质D.发挥免疫作用的抗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若“淀粉-麦芽糖-葡萄糖-糖原”表示某生物体内糖类的某些转化,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此生物是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充当消费者  
②上述关于糖的转化可能发生在同一生物内  
③此生物中上述过程的发生能够引发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等的调节
④淀粉和糖原都是储存能量的多糖,麦芽糖是二糖.
A.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有关减数分裂和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精原细胞完成减数分裂最多形成2种精细胞
B.基因重组一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C.在减数第一、二次分裂过程中都可能出现染色体变异
D.减数分裂包括两次连续的分裂,具有细胞周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将基因型AA和aa的两个植株杂交,得到F1,再做进一步处理(如图所示).请分析:

(1)甲植株的基因型是Aa.
(2)乙植株的基因型是AAaa,属于四倍体;
(3)用乙植株的花粉直接培育成的后代叫单倍体;
(4)丙植株的体细胞中含有3个染色体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科学家通过转基因技术获得了含有人生长激素基因的奶牛,如果要加速转基因奶牛的繁育,可以对此转基因奶牛进行克隆(如下图所示),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形成重组细胞时应选用减Ⅱ中期的卵母细胞,去掉其细胞核的原因是使克隆出的动物个体的遗传物质几乎全部来自供体细胞.
(2)如果重组细胞为贴附性细胞,则在进行原代培养时,会表现出贴壁生长(或细胞贴壁)和接触抑制等特点.
(3)图中犊牛并非是对体细胞核供体母牛100%的复制,其主要原因是生物的性状受细胞核基因和细胞质基因共同控制生物的性状,还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4)图中所示的生物技术整体被称为核移植技术(或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其包括的具体生物技术有细胞培养、胚胎移植等.转基因奶牛的克隆成功,说明了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有关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细胞膜上的载体和受体都是能接收信号分子的糖蛋白
B.叶绿体和线粒体内合成ATP的过程均在膜结构上完成
C.高尔基体能参与胰岛细胞内的胰岛素的加工和运输
D.核膜不参与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运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有关基因工程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导入抗冻蛋白基因使烟草的耐寒能力提髙
B.抗真菌转基因植物可使用的基因夸抗毒素合成基因和复制酶基因
C.将合成赖氨酸的关键酶导人玉米,提髙玉米中赖氨酸含量
D.将药用蛋白基因与乳腺蛋白基因的启动子重组在一起,导入受体动物的乳腺细胞,该动物乳汁中含有药用蛋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人豆(2N=40)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请分析冋答下列有关 遗传学问题.

(1)某火豆品种2号染色体上的基因对S、s和M、m各控制一对相对性状,基因S在编码蛋白质时,控制最前端几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如图1所示.已知起始密码子为AUG或GUG.
①基因S发生转录时,作为模板链的是图1中的b链.若基因S的b链中箭头所指碱基对G/C缺失,则该处对应的密码子将改变为GUU.
②某基因型为SsMm的植株自花传粉,后代出现了4种表现型,在此过程中出现的变异类型属于基因重组,其原因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2)大豆的高秆易倒伏(H)对矮秆抗倒伏(h)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图2表示利用品种甲(HHRR)和乙(hhrr)通过二种育种方法(I〜Ⅲ)培育优良品种(hhRR)的过程.
①利用方法I培育优良品种时,获得hR植株常用的方法为花药离体培养,这种植株由于长势弱小且高度不育,须经诱导染色体加倍后才能用于生产实践.图2所示的三种方法(I〜Ⅲ)中,最难获得优良品种(hhRR)的是方法Ⅲ,其原因是基因突变频率很低而且是不定向的.
②用方法II培育优良品种时,若将F2代的全部高秆抗病植株去除雄蕊,用F2代矮秆抗病植株的花粉随机授粉,则杂交所得子代中的纯合矮秆抗病植株占$\frac{4}{27}$.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