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分析题图可知,该遗传系谱图中双亲不患白化病,生有患白化病的女儿,因此该病是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色盲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先根据遗传系谱图判断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然后根据遗传方式和遗传系谱图判断出相关个体的基因型及比例,并根据相关个体的基因型进行遗传病的概率计算.
解答 解:(1)从系谱图上可以看出Ⅰ2是色盲患者XbY,其女儿→Ⅱ5是色盲基因携带者XBXb,最后传递给了患者Ⅲ10.
(2)Ⅱ-4的女儿白化病,父亲色盲,所以Ⅱ-3的基因型为AaXBY,Ⅱ-4的基因型为AaXBXb.由于Ⅲ-8个体的基因型为aa,则双亲基因型均为Aa,因此Ⅲ-7个体的基因型为$\frac{1}{3}$AA、$\frac{2}{3}$Aa,则Ⅲ-7个体完全不携带这两种致病基因(AAXBY)的概率是$\frac{1}{3}$.
(3)由于Ⅱ-4的基因型为AaXBXb,Ⅲ-8基因型为$\frac{1}{2}$aaXBXB、$\frac{1}{2}$aaXBXb,Ⅲ-10基因型为$\frac{1}{3}$AAXbY、$\frac{2}{3}$AaXbY,两个个体婚配,后代患白化病的概率=$\frac{2}{3}×\frac{1}{2}=\frac{1}{3}$;他们的后代两病都患的概率是$\frac{1}{2}×\frac{1}{2}×\frac{2}{3}×\frac{1}{2}=\frac{1}{12}$;只患一种病的概率=1-患两种病-不患病=1-$\frac{1}{12}$-$\frac{2}{3}×$(1-$\frac{1}{4}$)=$\frac{5}{12}$.
故答案为:
(1)Ⅰ2→Ⅱ5→Ⅲ10 交叉遗传
(2)AaXBXb $\frac{1}{3}$
(3)$\frac{1}{3}$ $\frac{1}{12}$ $\frac{5}{12}$
点评 本题结合系谱图,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伴性遗传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几种常见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特点,能根据系谱图准确判断甲和乙两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答题,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吉林扶余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美国加州大学教授卢云峰做出一个纳米级小笼子,可把分解酒精的酶(化学本质不是RNA)装入其中,有了这身“防护服”,酶就不怕被消化液分解,可安心分解酒精分子。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
A.该成果中用于分解酒精的酶可能是脂质
B.纳米级小笼子可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被吸收进入血液
C.“防护服”的主要功能是阻碍消化道内蛋白酶的作用
D.该酶进入人体后能分解人体内无氧呼吸的产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叶片 | 表现型 | 提取液 | 提取液中加入含氰糖苷 | 提取液中加入氰酸酶 |
叶片Ⅰ | 产氰 | 含氰 | 产氰 | 产氰 |
叶片Ⅱ | 不产氰 | 不含氰 | 不产氰 | 产氰 |
叶片Ⅲ | 不产氰 | 不含氰 | 产氰 | 不产氰 |
叶片Ⅳ | 不产氰 | 不含氰 | 不产氰 | 不产氰 |
A. | 白花三叶草叶片内产氰的生化途径是:前体物质$\stackrel{产氰糖苷酶}{→}$含氰糖苷$\stackrel{氰酸酶}{→}$氰化物 | |
B. | 叶片Ⅱ叶肉细胞中缺乏氰酸酶,叶片Ⅲ可能的基因型是ddHH | |
C. | 在叶片Ⅳ的提取液中同时加入含氰糖苷和氰酸酶,也能产生氰 | |
D. | 基因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生物的代谢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吉林扶余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生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长时间剧烈运动导致血钙下降,会引起抽搐
B.新鲜的谷物在晾晒过程中失去的主要是自由水
C.水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原因是水影响气孔的开与关
D.植物在冬季来临之前,自由水/结合水比值会增加,从而适应寒冷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血型 | A型 | B型 | AB型 | O型 |
抗原 | A | B | A、B | 无A、B抗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不具有选择性 | |
B. | 图示中有中心体,说明该生物为动物或高等植物 | |
C. | 染色质主要由RNA和蛋白质组成 | |
D. | 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