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1表示的是pH对植物和人体内的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图2表示在不同条件下的酶促反应速率变化曲线。下列与图示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从图1中可知pH7时植物体内淀粉酶的活性最高

B. 从图1可知若使人淀粉酶的pH2升到7,则该酶活性逐渐升高

C. 2中影响ABBC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不同

D. 2中曲线显示,该酶促反应的最适温度为37

【答案】C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影响酶活性的主要因素,可结合题中示意图进行解答,难度不大。

A、由图1可以看出,植物的淀粉酶在pH值=5~6的时候催化活性是最高的,A错误;

B、由图1可以看出,人淀粉酶的最适pH值是7左右,pH值过低<3的时候,人淀粉酶会永久性失活,不会在随着pH的升高而逐渐恢复,B错误;

C、图2中,影响AB段的主要因素是底物浓度,影响BC段的主要因素是酶的浓度等,C正确;

D、通过图2两条曲线相比,只能说明37℃比25℃酶促反应速率快,但是不能得出最适温度就是37℃的结论,D错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高等动物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中 DNA 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 述中,正确的是

A. 若该图表示有丝分裂,则细胞板出现在 ef

B. 若该图表示减数分裂,则交叉互换发生在 cd

C. 若该图表示有丝分裂,则 bc 段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D. 若该图表示减数分裂,则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 e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蚕豆病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其表现为红细胞中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FP)缺乏,使红细胞的抗氧化能力下降.

(1)图1是某蚕豆病患者家族的遗传系谱图,据图1初步判断此病遗传方式_________

(2)随后研究表明,控制合成G6PD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在人的基因组中存在GA、GB两种形式;突变基因g不能控制合成G6PD,对该家族部分个体进行基因检测的结果如图2所示。

①人类基因组中GA、GB、g互为等位基因,带有突变基因的个体平时不发病,但在食用新鲜蚕豆后1-2天内会出现溶血症状,说明带有突变基因个体的发病是_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②Ⅱ-7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其发病是因为__________基因未正常表达。Ⅱ-7与Ⅱ-8婚配所生子女有g基因的概率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下列4个图中只能是由常染色体上隐性基因决定的遗传病(图中深颜色表示患者)(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研究者选取西葫芦幼苗进行了无土栽培实验,图甲为幼苗细胞内某些生理过程的示意图;图乙为该幼苗的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请分析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图甲中能产生[H]的过程有____________(填序号),过程②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____

(2)图乙中A点时,叶肉细胞中O2移动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图甲中的_________(填序号)过程正在进行。

(3)图乙中,____________点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两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人类白化病和苯丙酮尿症是代谢引起的疾病。白化病患者皮肤缺乏黑色素;苯丙酮尿症患者体内的苯丙酮酸大量从尿液中排出。如甲图表示苯丙氨酸在人体内的代谢,乙图为某家系苯丙酮尿症的遗传图谱,该病受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分析甲图可以得知,在基因水平上,白化病患者是由于基因________发生突变所致,苯丙酮尿症是由于基因________发生突变所致。

2)分析乙图可知,苯丙酮尿症是由________染色体上的________性基因控制的。

3)乙图中58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

4)乙图中10是患病女孩的概率是____。请写出56杂交生育有病后代的遗传图解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若做向光性实验测得胚芽鞘尖端向光一侧与背光一侧生长素含量之比为1:2, 则胚芽鞘尖端背光一侧的生长素浓度范围是

A. 小于2m B. 大于lm,小于2m

C. 夫于2m D. 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乙酰胆碱(Ach)是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分布的兴奋性神经递质。为研究乙酰胆碱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实验人员设计了如下实验:在图中A处注入不同浓度的乙酰胆碱,B处给予恒定刺激,C、D处分别为灵敏感应时间测量仪。另外,轴突末梢中已除去了突触小泡(但不影响后来的信号传导)。

(1)在轴突末梢中除去突触小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表为在不同浓度乙酰胆碱刺激下,C、D两处感受信号所用的时间。

Ach浓度(μmol·L-1)

C处感受刺激时间(ms)

D处感受刺激时间(ms)

0.1

0.80

5.96

0.2

0.81

5.68

0.3

0.80

5.40

0.4

0.81

5.24

0.5

0.80

4.96

由表中C处测量结果可知,乙酰胆碱的浓度对兴奋的传导无显著影响;从D处测量的数据可知,随着乙酰胆碱浓度的升高,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促进作用________(增强或减弱)。

(3)经测量,D处与B、C处的距离分别为96mm、48mm。当乙酰胆碱的浓度为上表中0.3μmol·L-1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为________。兴奋在细胞体上的传导速度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大约相等,BC与CD段的长度相等,但兴奋在CD段的传递速度比BC段的传导速度________(大/小),这是因为兴奋在细胞体上(或神经纤维上)是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的,而CD段由于存在________结构,使信号的传递经过一个转换过程而影响了传递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甲图是水平放置在黑暗环境的植物的生长素运输情况,乙图是不同浓度生长素对顶芽和根部生长的生理作用,丙图是来自同种植物相同部位的茎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根部向地生长,且根部与顶芽近地侧生长素浓度相等时,则其浓度范围为(c~d)mol/L

B. 图乙中曲线②代表的是根

C. 将丙图两茎段正确插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易存活的是②

D. 图乙中①曲线,生长素浓度髙于a表现为抑制生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