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步骤 | 试管编号 | |||||
A | B | C | D | E | F | |
葡萄糖溶液(mL) | 等量 | |||||
pH | 2 | 4 | 6 | 8 | 10 | 12 |
酶溶液(mL)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酶促反应 | 恒温水浴3min | |||||
等量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 | 摇匀,沸水浴加热2~3min | |||||
振荡后观察颜色变化 | +++ | ++ | + | + | ++ | +++ |
分析 1、还原性糖可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
2、生物实验中变量梯度是指自变量相邻两次取值之间的差值大小,即自变量每次变化的幅度.生物实验中常见的变量梯度有pH梯度、温度梯度、浓度梯度等.本题涉及的是温度梯度的设计方法,梯度大小要根据实验目的确定,梯度过小,看不出变化,实验组数增多,增加了操作难度,梯度过大,实验结果不准确.若一次实验不能测出最适值,可以不断缩小范围设置更小的温度梯度再进行实验,直至测出具体的最适值.
解答 解:(1)实验过程中保温5分钟的目的是让反应充分进行.还原性糖可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葡萄糖是还原糖而蔗糖是非还原糖,但蔗糖的分解产物为还原糖.两个都出现砖红色,表明该酶不能能催化葡萄糖分解而能催化蔗糖分解,该物质是能催化蔗糖分解的酶;两个都不出现砖红色,说明蔗糖没有分解而葡萄糖被分解,故该物质是能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
(2)①根据图表中信息,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pH,因变量是试管中砖红色的深浅.
②实验结果说明,PH为6-8,实验现象红色最浅,说明酶活性最强,葡萄糖被分解最多,该酶的最适pH范围是6~8.为更精确确定该酶的最适pH,可以再选择其中砖红色最浅的两支试管所对应的pH,该实验的温度是该酶的最适温度.
故答案为:
(1)让反应充分进行 不会 会
(2)pH 试管中砖红色的深浅 6~8 浅 最适温度
点评 本题考查了还原性糖的鉴定方法和生物实验设计的内容.实验设计中要准确设置变量梯度、控制好无关变量.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牙签消毒和实验前漱口都是为了保证该实验的准确性 | |
B. | 制装片时在载玻片上滴一滴0.9%的生理盐水,目的是维持口腔上皮细胞正常形态 | |
C. | 在高倍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活细胞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 | |
D. | 在高倍镜下观察可以看到线粒体由两层膜组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③④⑤ | B. | ②④⑤ | C. | ①②③ | D. | ①③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 |
B. | 不同功能的细胞,其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相同 | |
C. | 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 | |
D. | 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是相对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细胞①在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中均发挥重要作用 | |
B. | 物质A和物质B属于免疫活性物质,在体液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 |
C. | 图中既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又能增殖分化的细胞是②③④ | |
D. | 再次受到α-银环蛇毒刺激,细胞⑤只能由细胞④增殖分化而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激素的分泌体现了生物膜的控制物质进出的特点 | |
B. | 生物膜系统有利于酶的催化作用和能量转换的顺利进行 | |
C. | 信息传递必须依赖于细胞膜上的相应受体 | |
D. | 生物膜系统间即可相互转化,又利于反应的区域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20个卵细胞和20个精细胞 | B. | 15个卵细胞和20个精细胞 | ||
C. | 15个极体和20个精细胞 | D. | 5个卵细胞和5个极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