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基因分离规律的实质表现在图中的①② | |
B. | 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表现在图中的③ | |
C. | Aa产生的雌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 |
D. | 基因(D)与基因(d)的根本区别在于所含的密码子不同 |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为Aa的自交,后代基因型分离比是AA:Aa:aa=1:2:1.
分析杂交实验过程①②为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③为受精作用.
解答 解:A、基因分离规律的实质表现在图中的①②,即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A正确;
B、图示只有一对等位基因,所以不能体现基因自由组合规律,B错误;
C、基因型为Aa的个体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雄配子数量要远多于雌配子,但在雌雄配子中,A:a的比都为1:1,C错误;
D、基因(D)与基因(d)的根本区别在于所含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不同,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题意、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DNA分子中有一个嘌呤就会有一个与之相配对的嘧啶 | |
B. | DNA分子中一条链的嘌呤数一定等于另一条链的嘌呤数 | |
C. | DNA分子中嘌呤总数一定等于嘧啶总数且各占5O% | |
D. | DNA分子中互补配对的两个碱基之间以氢键连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该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 | |
B. | 细胞中有1个四分体、4条染色体 | |
C. | 该细胞分裂后最终形成2种类型的精细胞 | |
D. | 细胞中A与A,A与a分别在MⅠ、MⅡ期分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迄今为止,杂交育种仍然是培育新品种的有效手段 | |
B. | 诱变育种具有大幅度改变某些性状,快速、定向等优点 | |
C. | 单倍体育种通常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 |
D. | 多倍体植物细胞通常比二倍体细胞大,有机物的含量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①②④⑤⑥ | |
B. | ①④分裂产生的是体细胞 | |
C. | ①所示的细胞有2个四分体 | |
D. | 细胞④中存在染色单体,细胞⑥中不存在染色单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