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科学家对野生大象的种群进行调查统计发现,地球上大概有1 300 000只大象。但到了1999年,大象只剩下700 000只。另一项调查统计表明,现有50%的非洲雄象不再长有长牙。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野生大象一旦灭绝,人类将丧失部分宝贵的基因资源
B.非洲象群中控制长牙的基因频率下降
C.采取就地保护措施可使大象的数量回增
D.上述现象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安徽省高二上统一测试一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是人类某一单基因遗传病系谱图,己知II1号个体的家族没有该病基因,若1111号与III2 号个体生一个正常孩子甲,则甲携带该致病基因的概率为
A.7/17 B.7/18 C.1/9 D.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男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Y,临床上有举止异常、性格失调等表现,请判断这种病是父母的哪一方在减数分裂的哪个阶段出现异常引起的
A.母方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
B.母方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
C.父方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
D.父方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海南省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在西伯利亚大草原上生活着一群苔原狼,苔原狼的体型大,从鼻子到尾巴约200厘米长,平均重量45~57千克,身高70~100厘米。与它们同时生活在大草原上的还有马鹿,它们善于奔跑和游泳,以各种草、树叶、嫩枝、树皮和果实等为食,请分析回答一下问题:
(1)西伯利亚大草原上苔原狼种群中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统称为 ,经观察,该种群中有多种多样的基因型,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是在突变过程中产生的 ,通过有性生殖过程中的 而产生的。
(2)随机从苔原狼的种群中抽出100只,测知基因型AA(灰身)35只,Aa(灰身)60只,aa(黑身)5只,则A的基因频率为 ,a的基因频率为 ,Aa的基因型频率为 。
(3)草原上的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一般都具有很强的奔跑能力,这是 的结果;通过对苔原狼、马鹿及其他生物的群体遗传学的研究,可得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 的定向改变。
(4)苔原狼和马鹿是捕食和被捕时的关系,从进化的角度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苔原狼在客观上起着促进马鹿发展的作用
B.苔原狼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C.马鹿奔跑速度的加快可加速苔原狼的进化
D.马鹿的进化速度比苔原狼的进化速度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海南省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牵牛花中,叶子有普通叶和枫形叶两种,种子有黑色和白色两种。现用普通叶白色种子纯种和枫形叶黑色种子纯种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得到的F1为普通叶黑色种子,F1自交得F2,结果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下列对F2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
A.F2中有9种基因型,4种性状
B.F2中普通叶与枫形叶之比为3 : 1
C.F2中与亲本性状相同的个体大约占3/8
D.F2中普通叶白色种子个体与枫形叶白色种子个体杂交将会得到两种比例相同的个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海南省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对于二倍体西瓜来说,四倍体西瓜是一个新的物种,原因是 ( )
A.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 B.产生了生殖隔离
C.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D.出现了新的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海南省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已知某双链DNA分子中,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34%,其一条链中的T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2%和18%,则在它的互补链中,T和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 ( )
A.34%和16% B.34%和18% C.16%和34% D.32%和1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海南省高三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下图中序号的描述,正确的是
A. ①和②所示的过程分别是细胞吸收乙醇和葡糖糖
B. 能逆浓度运输物质的方式只有①
C. 分泌蛋白只有通过①过程才能出细胞
D. 氨基酸进入组织细胞与过程②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甘肃省高三9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所需营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配置各种培养基时先配置各种母液
B.维生素以辅酶的形式参与生物催化剂酶系活动
C.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包括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及赤霉素等
D.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无需从外部添加糖类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