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回答如下与植物栽培有关的问题.,图乙是某同学“探究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图.试回答:

(1)某同学为测定种子在萌发过程中的呼吸速率(以单位时间内单位质量种子的氧气消耗量做计算),特制作了甲图所示装置一、二,1小时后装置一向左移动了8ml,装置二中的红色液滴向右移动了8ml,则水稻种子1小时内:细胞呼吸消耗的氧气为8ml,产生的二氧化碳为16 ml,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的质量之比为1:3(假设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只以葡萄糖为呼吸底物).
(2)有人把甲图所示装置一中萌发的种子换成绿色植物,把NaOH溶液换成饱和NaHCO3溶液(提供CO2),还要把整个装置置于适宜的光照下,这样测得的是否是真正的光合作用速率?否(是或否)
(3)利用图乙装置来探究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实验中,若在灯与广口瓶之间放一隔热装置(假设对透光性无影响),这时我们可用这个装置来探究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其中是光照强度自变量.若实验中每隔15min改变一次广口瓶与灯之间的距离,随着时间与距离的增加,气泡产生速率下降,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光照强度减弱.
(4)据研究发现,当土壤干旱时,植物根细胞会迅速合成某种化学物质X.有人推测根部合成的X运输到叶片,能调节气孔的开闭.他们做了如下实验:取大小和生理状态一致的叶片若干,平均分为三组,分别将叶柄下部浸在不同浓度X的培养液中,以分析叶片中X物质浓度与气孔开放程度之间的关系.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注:气孔导度越大,气孔开启程度越大.)
分组
测量指标
培养液中X的浓度/mol•m-3
5×10-55×10-45×10-3
叶片中X的浓度/mol•g-1(鲜重)2.472.979.28
叶片中的气孔导度/mol•m-2•a-10.540.430.27
①以上方案有一处不完善的地方,请指出来并加以改正缺乏空白对照.应增加1组,将叶片的叶柄下部浸在不含X的培养液中.
②由上表可以推测,随着培养液中X浓度的增大,植物光合作用强度降低,原因是随着培养液中X浓度的增大,气孔关闭程度逐渐增大,二氧化碳吸收减少.

分析 分析题图:图甲中自变量是氢氧化钠,其作用是吸收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图甲植物只能进行呼吸作用,图乙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据此答题.

解答 解:(1)1小时后装置一向左移动了8ml,其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8mL)被氢氧化钠吸收,所以细胞呼吸消耗的氧气为 8ml,则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也是8mL;装置二中的红色液滴向右移动了8ml,说明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为8mL,则水稻种子1小时内产生的二氧化碳为8+8=16ml,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都是8mL,则消耗的葡萄糖的质量之比=$\frac{8}{6}$:$\frac{8}{2}$=1:3.
(2)光照下绿色植物就既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也可以进行呼吸作用,所以该条件下测得的是植物的净光合作用强度.
(3)利用图乙装置来探究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实验中,光源可以提供光照强度和温度,而黑布排除了温度的影响,所以该实验是自变量是光照强度.若实验中每隔15min改变一次广口瓶与灯之间的距离,随着时间与距离的增加,光照强度减弱,导致光合作用减弱,气泡产生速率下降.
(4)①在探究实验中应设置对照实验,因此本实验缺乏空白对照.应增加1组,将叶片的叶柄下部浸在不含X的培养液中.
②随着培养液中X浓度的增大,气孔关闭程度逐渐增大,二氧化碳吸收减少,导致光合作用减弱.
故答案为:
(1)8      16      1:3 
(2)否
(3)光照强度   光照强度减弱
(4)①缺乏空白对照.应增加1组,将叶片的叶柄下部浸在不含X的培养液中
②降低  随着培养液中X浓度的增大,气孔关闭程度逐渐增大,二氧化碳吸收减少

点评 本题本题属于综合题,属于考纲中理解、应用层次的考查,考查光合作用的场所、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及应用、探究呼吸方式等方面的知识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分析曲线图和实验装置图,利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分析实验装置,能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实验装置和实验结果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4.图中的图P和图Q为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两种动物细胞,都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下列关于它们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图P细胞的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细胞中央
B.图P细胞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
C.联会只发生在图Q细胞,而不会发生在图P细胞
D.图Q细胞的染色体数与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要研究一个种群的密度通常需要根据种群生物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方法,下列关于种群密度的调查说法中正确的是哪项(  )
A.调查草地上的蝗虫种群      标志重捕法
B.调查太湖中的鲤鱼种群      取样调查法
C.调查某片森林灰松鼠种群    标志重捕法
D.调查沼泽中的丹顶鹤种群    取样调查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光学显微镜是中学生最常用的实验仪器,根据图回答问题.图中7mm、0.5mm表示观察清楚时物镜与观察物之间的距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表示显微镜的物镜,在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的实验中,应先用图中甲镜观察.
(2)①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该细小物体的D.
A.体积        B.表面积        C.像的面积       D.像的长度或宽度
②在观察中,③与④的显微视野中比较明亮的是④.
③若在低倍镜下发现有一异物,当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转换高倍镜后,异物仍可观察到,此异物可能存在于B.
A.物镜上      B.目镜上     C.装片上        D.反光镜上
(3)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一位同学在观察酵母菌细胞时发现视野右上方有一中间亮的黑边圆圈,于是想将它移到视野中央仔细观察,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
①中间亮的黑边圆圈是气泡.
②换高倍镜观察前,要将黑边圆圈移动到视野中央,应将标本向右上方移动,这样做的理由是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是倒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为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将同一品种玉米苗置于25℃条件下培养,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此分析,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B点条件下限制玉米CO2吸收量的因素是光照强度
B.C点条件下限制玉米CO2吸收量的主要因素是温度
C.在土壤含水量在40%~60%的条件下施肥效果明显
D.可以采取合理密植的措施以提高玉米的光能利用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图1为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甲病基因用A或a表示,乙病基因用E或e表示,其中有一种病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男性人群中隐性基因a占1%.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乙病的遗传方式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
(2)Ⅱ5个体的基因型是aaXEXe aaXEXE
(3)Ⅲ7为甲病患者的可能性是$\frac{1}{303}$.
(4)若Ⅲ7在一次核泄漏事故中受到核辐射,其睾丸中约4%的精原细胞在分裂过程中出现异常,即图2中③号染色体着丝粒不能分裂,其他染色体正常分配,则图2所示的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细胞,该男性产生的异常配子占总配子数的2%.
(5)B和b是一对等位基因.为了研究A、a与B、b的位置关系,遗传学家对若干基因型为AaBb和AABB个体婚配的众多后代的基因型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这些后代的基因型只有AaBB和AABb两种.据此,可以判断这两对基因位于同源(填同源或非同源)染色体上,理由是基因AaBb个体只产生Ab、aB两种类型配子,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以下之“最”的计算正确的是(  )
①若放大50倍时最多可在视野直径上看到20个完整细胞,则放大100倍时最多可看到10个完整细胞
②控制合成一个由65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的基因中,碱基数量最少应是390个
③合成某种蛋白质至少需要20种氨基酸
④通常情况下,分子式C63H103O45N17S2的多肽链中最多含有肽键16个
⑤植物细胞内含量最多的单糖是蔗糖
⑥一个蛋白质分子由四条肽链组成,364个氨基酸形成,则该分子含有-COOH和-NH2数目最多为2和4.
A.①②③B.③⑤⑥C.①②④D.④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如图是Y随X变化的曲线,下列几种现象中,与图中曲线变化趋势不符的是(  )
A.小鼠体内酶活性随外界温度升高而变化
B.插条生根数目随生长素浓度增加而变化
C.人在剧烈运动过程中和运动过后乳酸含量随时间而变化
D.酵母菌培养过程中其数量随时间而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请回答下列与实验室提取芳香油有关的问题:
(1)植物芳香油的提取可采用的方法有压榨法、蒸馏法和萃取法.
(2)橘子果实含有芳香油,通常可用橘子皮作为材料提取芳香油,而且提取时往往选用新鲜的材料,理由是芳香油含量较高.
(3)一般提取橘皮精油的方法是压榨法.橘皮在石灰水中的浸泡时间为10h以上,并且橘皮要浸透,这样才会得到高的出油率.
(4)橘皮精油的提取之所以不采取水蒸气蒸馏法,是因为水中蒸馏会导致原料焦糊和有效成分水解等问题.
(5)对材料压榨后可得到糊状液体,为除去其中的固体物获得乳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过滤.
(6)得到的乳状液加入氯化钠并放置一段时间后,芳香油将分布于液体的上层,原因是油层的密度比水层小.加入氯化钠的作用是增加水层密度,使油和水分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