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6.人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是(  )
A.神经B.神经元C.神经末梢D.神经纤维

分析 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

解答 解: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枝状的树突,轴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叫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神经末梢,神经末梢分布在全身各处,神经元的功能是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和传导兴奋.
故选:B.

点评 此题考查了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属于基础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人工鱼塘里的某种淡水鱼,成鱼底栖,捕食贝壳类;幼鱼生活在水体表层,滤食藻类和浮游动物.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幼鱼在捕食浮游动物的过程中信息传递是双向的
B.成鱼和幼鱼在水中的分层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
C.成鱼和幼鱼食性与生活空间的分化有利于充分利用资源
D.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大于藻类等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某弃耕土地生态系统的主要食物链由植物→田鼠→鼬构成,田鼠种群的K 值为2000只.回答下列问题:
(1)弃耕土地上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调查田鼠种群密度可采用标志重捕法;理论上当田鼠种群数量为1000只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快.
(2)生态学家对此食物链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表.单位是J/(hm2•a).
植物田鼠
固定的太阳能摄入量同化量呼吸量摄入量同化量呼吸量
2.45×10111.05×1097.50×1082.44×1072.44×1072.25×1072.18×107
能量从田鼠传递到鼬的效率是3%.
(3)若鼬的数fi增加,则一段时间后,植物的数量也增加,其原因是由于田鼠以植物为食,鼬的数量增加导致田鼠的数量减少,从而导致植物的数量增加.
(4)弃耕地周围建立的工厂引起的长期酸雨,导致部分生物死亡,这会使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当人的脚受到有害刺激时,同侧大腿的屈肌收缩、伸肌舒张,从而完成屈腿反射,完成该过程的神经结构如图,图中e为检测神经表面电位差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在图中d处给予一个刺激后,观察e处电流计指针的偏转情况,应该是两次相反方向的偏转,此时产生的兴奋传到骨骼肌引起的收缩不属于反射,原因是没有中枢系统的参与(或没有通过完整的反射弧).
(2)图中b处的突触后膜受到某种递质的作用后,细胞膜对Cl-的通透性增加,造成Cl-内流,这时膜内外的电位与没受到该递质刺激前的静息状态相比,所发生的变化是外正内负的电位差变大.图中c处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b处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种类不同(填“相同”或“不同”),判断的依据是屈腿反射发生时,屈肌收缩而伸肌舒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在二倍体动物(染色体数为2N)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细胞内染色体(a)和核DNA分子(b)的数目关系如图.正常情况下,此时期细胞内可能发生(  )
A.两组中心粒分别移向细胞两极B.细胞中某一极的染色体数为N
C.非同源染色体之间进行自由组合D.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在探究不同浓度的 2,4-D 溶液对插枝生根作用的实验中,下列属于因变量的是(  )
A.扦插枝条上芽的数量B.2,4-D 溶液的浓度
C.2,4-D 溶液处理插枝的时间D.插枝生根的总长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关于“减数分裂模型的制作研究”活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用红色橡皮泥和蓝色橡皮泥制作的二种染色体分别表示来自不同亲本
B.两条颜色长短一样的染色单体中部用一根铁丝扎起来,铁丝代表着丝粒
C.演示减数分裂过程最少需要红色橡皮泥和蓝色橡皮泥制作的染色体各一条
D.在纸上画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两个纺锤体要相互垂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高浓度酒精会抑制酵母菌活性,因而在米酒制作中,要筛选耐酒精能力较强和发酵性能优良的酵母菌.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解发酵液中酵母菌的数量,可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若将1mL发酵液稀释105倍,在三个平板上分别接入0.2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三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33、38、37,则1mL发酵液中有1.8×107个酵母菌.
(2)若用同一套装置和材料进行果酒、果醋发酵实验,应先进行果酒(填“果酒”或“果醋”)发酵.用重铬酸钾检测酒精,在酸性条件下呈现灰绿色.
(3)耐酒精能力实验:实验小组准备了液体培养基、酒精和其它材料用具,测定三种品系酵母菌(分别标记为Y1、Y2、Y3)对体积分数为6%、8%、10%、12%的酒精耐受能力.补充实验思路.
第一步:将等量的三种品系酵母菌分别接种在酒精浓度为6%、8%、10%、12%的液体培养基中.
第二步:使用一定的方法收集各组酵母菌产生的气体,记录产气量,比较三种品系酵母菌耐酒精能力.
(4)发酵性能测定:将三种品系酵母菌分别接种于含有相同发酵液的发酵瓶后,称重发酵瓶.称前拧松瓶盖,轻轻摇晃瓶子.随着发酵时间的延续,瓶重逐渐减轻.测定结果如图所示.
①瓶重减轻量即为酵母菌在酒精发酵中产生的CO2的量.
②据图分析,Y1比Y3更适合作为生产米酒的菌种,理由是Y1菌在1-4天(前期/初期)的失重量(产生CO2的量/发酵速率/发酵能力)大于Y3(Y3前期发酵能力不如Y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常见的酿酒酵母只能利用葡萄糖而不能利用木糖来进行酒精发酵,自然界中某些酵母菌能分解木糖产生酒精,科学家欲从果园的葡萄上或土壤中分离这种酵母菌,操作如下:
(1)制备酵母菌培养基要进行倒平板操作,待平板冷凝后,要将平板倒置,其主要原因是是防止培养皿盖的冷凝水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入侵.
(2)纯化菌株时,通常使用的划线工具是接种环.在第二次及以后划线时,总是从上-次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将聚集的菌落逐步减少以获得单个菌落.划线的某个平板培养后,第一划线区域的划线上都不间断地长满了菌落,第二划线区域的第一条线上无菌落,其它划线上有菌落.造成划线无菌落可能的操作失误是接种环灼烧后未冷却;划线未从第一区域末端开始.
(3)将自然界中采集到的葡萄带回实验室,用无菌水将葡萄皮上的微生物冲洗到无菌的三角瓶中,然后将瓶中的液体用涂布器涂布接种于以木糖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获得能利用木糖的多个酵母菌菌落.实验中所用培养基按功能属于选择培养基.
(4)若要检测土样中的酵母菌含量,应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在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培养基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检测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然后,将lmL土壤溶液稀释分别稀释10倍和100倍,每种稀释度各在3个平板上分别接人0.lmL稀释液,经1适当培养后,6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59、57、58、2、7和5,据此可得出每升土壤溶液中的活菌数为5.8×106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