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基本上都是在酶的催化下进行的。请根据下列有关酶促反应的实验操作,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操作 | 试管 | |||||
A | B | C | D | E | F | |
(1)加入质量分数为1%的可溶性淀粉溶液1 mL | + | + | - | - | + | - |
(2)加入质量分数为2%的蔗糖溶液1 mL | - | - | + | + | - | + |
(3)加入唾液淀粉酶原液1 mL | + | - | + | - | - | - |
(4)加入蔗糖酶溶液1 mL | - | + | - | + | - | - |
(5)加入蒸馏水1 mL | - | - | - | - | + | + |
(6)酶促水解反应 | 摇匀,37 ℃水浴中保温10 min | |||||
(7)向每个试管中加入斐林试剂2 mL | 摇匀,水浴中加热1~2 min | |||||
(8)观察并记录各试管内的变化 |
| |||||
注:表中“+”为加入,“-”为未加入。
(1)本实验的变量是 。
(2)制备淀粉溶液时需加热煮沸,但制备好以后必须冷却到室温才能使用,这是防止 。
(3)上述实验中, 号试管能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本实验的结论为 。
(4)实验过程中,E、F号试管起 作用。如果E、F号试管也出现砖红色沉淀,可能有很多原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用序号表示) 。
①淀粉溶液、蔗糖溶液不纯,混有还原糖
②淀粉溶液、蔗糖溶液放置的时间太长,其中的微生物将部分淀粉、蔗糖分解成还原糖
③试管不干净,上面留有还原糖
④实验操作过程中,胶头滴管混用、错用
(5)如果条件所限,只保留两支试管,也能初步得出实验结论,请你写出可能的组合 。
(6)本实验,能否用碘液代替斐林试剂? (填“能”或“不能”)。理由是 。
(1)酶的种类(淀粉酶、蔗糖酶)或反应物的种类 (2)温度过高破坏酶的活性 (3)A、D(须答全) 酶具有专一性 (4)(空白)对照 ①②③④(须答全) (5)AB、CD、AC、BD(须答全) (6)不能 碘液不能检测蔗糖是否被分解
【解析】 (1)从表中可以看出变量可以是酶的种类,也可以是反应物的种类。(2)高温会导致酶的失活,因此煮沸淀粉溶液以后,必须冷却到室温才能使用。(3)从表中可以看出A试管中的淀粉被分解成麦芽糖(还原糖),D中的蔗糖被分解成葡萄糖,有砖红色沉淀形成。(4)E、F号试管起到了对照作用。如果E、F号试管也出现砖红色沉淀,题中所给的原因都有可能。 (6)本实验不能用碘液代替斐林试剂,因为碘液不能检测蔗糖是否被分解产生还原糖。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高三生物一轮总复习备课资源包:专题6光合作用(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取生理状态相同的某植物叶片,分离得到大量的叶肉细胞,将等量的叶肉细胞分别悬浮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并在适宜的条件下,测定该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强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强度达到最大后,随着蔗糖浓度升高,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强度 ,从渗透作用的角度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2)如果要研究光照强度等因素对蔗糖溶液中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最好将叶肉细胞放在浓度为
的蔗糖溶液中,原因是 。
(3)除蔗糖浓度外,如果分别改变叶肉细胞悬浮液中CO2浓度和温度也能影响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强度,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高三生物一轮总复习备课资源包:专题5ATP与细胞呼吸(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水果放在密封的地窖中,可以保存较长时间,地窖中影响水果代谢的原因是( )
A.温度恒定,水果抗病虫害能力强
B.温度适宜,水果容易保存
C.黑暗无光,不易引起早熟
D.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抑制水果的细胞呼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高三生物一轮总复习备课资源包:专题5ATP与细胞呼吸(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细胞内葡萄糖分解的反应式。
+4H+能量
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发生在细胞有氧时 B.只发生在细胞缺氧时
C.只发生在线粒体内 D.只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高三生物一轮总复习备课资源包:专题5ATP与细胞呼吸(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需要储备大量的ATP
B.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
C.ATP的合成总是伴随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D.黑暗条件下,只有线粒体可以产生AT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高三生物一轮总复习备课资源包:专题4酶(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乳糖酶催化乳糖水解。有两项与此相关的实验,其实验条件均设置为最适条件实验结果如下,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实验一 (乳糖浓度为10%) | 酶浓度 | 0% | 1% | 2% | 4% | 5% |
相对反应速率 | 0 | 25 | 50 | 100 | 200 | |
实验二 (酶浓度为2%) | 乳糖浓度 | 0% | 5% | 10% | 20 % | 30% |
相对反应速率 | 0 | 25 | 50 | 65 | 65 |
A.实验一如果继续增加酶浓度,相对反应速率不再加大
B.实验一增加乳糖浓度,相对反应速率将降低
C.实验二若继续增大乳糖浓度,相对反应速率不再加大
D.实验二若提高反应温度条件5 ℃,相对反应速率将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高三生物一轮总复习备课资源包:专题4酶(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一不可逆化学反应(S→P+W)在无酶和有酶催化时均可以进行。当该反应在无酶条件下进行到时间t时,向反应液中加入催化该反应的酶。图中能正确表示加酶后反应物浓度随反应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
A.甲B.乙C.丙D.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高三生物一轮总复习备课资源包:专题3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表示动物肌肉细胞细胞膜转运部分物质示意图,与图中信息不相符的是( )
A.甲侧为细胞外,乙侧为细胞内
B.Na+既可顺浓度梯度运输也可逆浓度梯度运输
C.图示中葡萄糖跨膜运输的直接驱动力不是ATP
D.图示中葡萄糖跨膜运输方式与细胞吸收甘油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高三生物一轮总复习备课资源包:专题2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B.不同细胞的细胞核数量是有差异的
C.染色质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
D.核孔是DNA、RNA等大分子物质出入细胞核的通道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